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5ABA008)

作品数:13 被引量:382H指数:10
相关作者:刘成武李秀彬黄利民张安录柯新利更多>>
相关机构:咸宁学院中国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农地
  • 5篇农地利用
  • 5篇耕地
  • 4篇集约度
  • 3篇土地管理
  • 3篇土地利用
  • 3篇撂荒
  • 3篇耕地撂荒
  • 2篇灾害
  • 2篇农地边际化
  • 2篇耕地利用
  • 2篇洪涝
  • 2篇播种
  • 2篇播种面积
  • 1篇动机
  • 1篇灾害效应
  • 1篇土地覆被
  • 1篇土地覆被变化
  • 1篇土地利用现状
  • 1篇农田

机构

  • 12篇咸宁学院
  • 7篇华中农业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2篇刘成武
  • 4篇黄利民
  • 4篇李秀彬
  • 3篇柯新利
  • 3篇徐新创
  • 3篇张安录
  • 1篇陈志

传媒

  • 3篇咸宁学院学报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生态经济
  • 2篇2007中国...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国土资源科技...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2007中国...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以湖北省通城县为例被引量:12
2009年
文章依托县域范围内的农户调查资料和统计资料,利用资料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通城县近20多年来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耕地利用复种指数有所降低;以货币额表示的集约度有所增加。这主要是经济增长、科技进步的推力和人口增长、耕地面积减少的压力的结果,而并非农民内生的动力的结果。
黄利民张安录刘成武
关键词:农地利用集约度
1980年以来中国农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被引量:121
2006年
依托1980 ̄2002年的中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与中国农业统计年鉴等基础数据,从集约度、播种面积与耕地撂荒变化三个方面,对中国1980年以来农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西部地区农地利用的集约度具有强劲的上升态势,而东、中部地区在1992 ̄1993年时集约度下降显著,在1997年以后,集约度具有明显的持续下降趋势;②东部地区农地利用的总播种面积显著下降,而西部地区却有相当稳定的扩大趋势;③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三种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变化均经历了一个“三缩二扩”的变化过程:“缩小(1980 ̄1985)—扩大(1985 ̄1991)—缩小(1991 ̄1994)—扩大(1994 ̄1999)—再缩小(1999 ̄2002)”;但在变化幅度与发展态势上,三个区域之间差异明显。东部地区的播种面积有显著的下降态势,而中部与西部地区在1999年以前,其总的态势是播种面积有所扩大,此后播种面积明显下降,但其下降幅度小于东部地区;④中部地区耕地撂荒案例最多,涉及地域最广,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相对较少;东部地区的耕地撂荒现象主要出现在1992 ̄1995年,而中部地区高度集中在1998 ̄2002年,西部地区耕地撂荒的时间分布较为均匀,没有高度集中出现的特点。
刘成武李秀彬
关键词:农地利用集约度播种面积
耕地撂荒的概念、类型及其定量描述
本文对耕地撂荒的概念、类型和耕地撂荒的定量描述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1)耕地撂荒是指耕地处于一种未知性的荒芜或未充分利用时的状态。(2)可从不同角度出发对耕地撂荒进行不同的类型划分。(3)耕地撂荒的定量描述的研究,...
黄利民张安录刘成武
关键词:土地管理耕地撂荒
文献传递
基于AHP方法的土地利用现状评价与分析被引量:22
2008年
以湖北省咸宁市为例,应用AHP方法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根据咸宁市的特点,建立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HP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采用综合评价方法从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综合效益以及土地利用总体水平等方面对咸宁市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咸宁市土地开发利用程度低于湖北省平均水平,土地开发利用的潜力较大;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亟待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土地综合利用效益较高;土地利用总体水平略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柯新利
关键词:土地利用
对中国农地边际化现象的诊断——以三大粮食作物生产的平均状况为例被引量:62
2006年
在界定农地边际化的本质及其诊断标准的基础上,利用1980~2002年的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数据,以稻谷、小麦与玉米生产的平均状况为例,对中国农地边际化现象进行了宏观层次的诊断研究。结果表明:近20多年来,在我国农地利用过程中出现过“一次边际化迹象与两次明显的边际化现象”。农地边际化迹象出现在1987年前后,但持续时间短、程度轻,农地“边际化”特征不明显;第一次明显的农地边际化现象出现在1991年前后,第二次发生在1996年以后,后一次边际化现象范围更广、程度更重。我国农地利用过程中集约度的显著下降、播种面积的明显缩小以及严重的农地弃耕撂荒现象均与农地边际化的作用密切相关。用农地边际化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近20多年来中国农地利用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变化。
刘成武李秀彬
关键词:土地利用农地边际化
基于生产成本的中国农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特征被引量:104
2006年
以价值形态的农作物种植成本为表征指标,对我国1980—2002年农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年际间、不同种植业之间与不同区域之间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近20多年来,我国农地利用的集约度不断提高,但在1985—1986年、1993—1994年与1998—2002年,农地利用的集约度出现过三次明显的下降;②我国农地利用主要以物质成本投入为主;物质成本投入相对稳定,而劳力成本的投入变化较大,其变化同总成本变化同步;③不同种植业生产的集约度有一定差异,但在总的时序变化规律上差异不明显;④不同区域之间农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特征差异显著。低收入地区农地利用集约度的提高幅度比高收入地区大;高收入地区集约度的提高主要依赖于物质成本的投入,劳力成本投入增加不明显,而低收入地区劳力成本与物质成本的投入比例基本相当,且在1991年以后,劳力成本的投入比例超过了物质成本;从集约度的波动上看,集约度下降的阶段,收入高的地区下降幅度大,而收入低的地区下降幅度小。
刘成武李秀彬
关键词:农地利用集约度
农地边际化进程理论和实证研究被引量:14
2008年
当农地利用的纯收益逐年降低,且其后出现农地利用集约度降低和相应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少甚至农地的弃耕撂荒现象时,就出现了农地的边际化现象。农地在边际化的进程中会经历不同的边际化阶段,不同阶段的边际化程度不同,可分为初始边际化、中期边际化、完全边际化。本文依托湖北省通城县的实地调查资料结合统计资料,研究了通城县的两种代表性农地——水田和旱地的边际化进程。结果表明:同种类型的农地的边际化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不同类型农地的边际化进程也有差别。在通城县,旱地的边际化进程快于水田。一般来说,边际化会导致相应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减少,而完全边际化会直接导致农地的弃耕撂荒。
黄利民张安录刘成武
关键词:农地利用纯收益农地边际化
历史时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洪涝灾害效应——以江汉平原为例
本文基于地方志以及相关史料的基础上,通过类比法、代用资历料法、人口推算法等方法恢复和重建了江汉平原地区明清时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过程,同时统计分析了该区相应时期洪涝灾害的特征。根据上述结论,运用相关分析法分析江汉平...
徐新创刘成武
文献传递
近20多年来中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变化特征
<正>近20多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发生了显著变化。耕地资源数量变化不仅是准确刻画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必不可少的内容,同时也是关系到中国耕地安全与粮食安全的重大问题,因而耕地资源...
黄利民刘成武
文献传递
耕地撂荒的概念类型及其定量描述
本文对耕地撂荒的概念、类型和耕地撂荒的定量描述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1)耕地撂荒是指耕地处于一种未知性的荒芜或未充分利用时的状态。(2)可从不同角度出发对耕地撂荒进行不同的类型划分。(3) 耕地撂荒的定量描述的研究...
黄利民张安录刘成武
关键词:土地管理耕地撂荒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