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0452nm028)
-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 相关作者:陈群罗淑芳舒婕余家会彭敏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功能磁共振成像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聚缩醛药物载体的合成表征及其降解动力学的NMR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在对甲苯磺酸催化下,将聚乙二醇2000(PEG2000)和氨基保护的丝胺醇与三甘醇二乙烯基醚三元共聚,再脱去丝胺醇的氨基保护基团,合成了4种氨基含量不同的聚缩醛PA1,PA2,PA3和PA4,用1HNMR表征了其结构.同时,利用1HNMR监测了聚缩醛PA3在pH值为7·4,6·5和5·7的磷酸缓冲液及pH值为4·7,4·1和3·8的醋酸缓冲液中的降解行为.结果表明,PA3在酸性缓冲液介质中的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且随着介质pH值的减小降解速率常数增大,降解半衰期减小.
- 舒婕彭敏余家会罗淑芳俞磊陈群
- 关键词:降解动力学一级动力学^1H
- MRI评价药物投递性能方法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采用MRI评价自制肝组织特异性非离子型高分子磁共振造影剂在小鼠体内药物投递效果.分别在注射造影剂后0.1h、6h、12h、24h及7天采集磁共振T1加权图像.所有扫描均在1.5T临床磁共振成像仪上完成,以固定体线圈为射频发射线圈,三英寸圆形表面线圈为信号接收线圈.数据分析前采用线圈非均匀性校正和信号非稳定性校正进行预处理.实验结果显示,线圈空间敏感性校正使得小鼠组织图像信号强度空间更加均匀,稳定性校正后使得图像数据更加准确可靠,MRI是一种在体评价顺磁性标记高分子化合物药物投递效果的有效方法.
- 李建奇舒婕罗淑芳余磊杜冰陈群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非均匀性校正造影剂
- 环糊精和α-萘乙酸包络物的核磁共振研究被引量:8
- 2006年
- 利用溶液2D-ROESY谱、13C固体高分辨谱以及自扩散系数测量等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环糊精(CD)和α-萘乙酸(α-NA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α-CD和β-CD均能与α-NAA形成包络物,但是由于尺寸更为匹配,-βCD与α-NAA体系的包络相互作用强度明显比α-CD和α-NAA体系的大;通过测量-βCD与α-NAA混合溶液中α-NAA的自扩散系数,计算出包络物结合与解离的平衡常数,以此为基础对-βCD/α-NAA体系在实现α-NAA缓释方面的应用方式进行了探讨.
- 彭敏孔旭新余亦华陈群
- 关键词:ROESY^13C自扩散系数包络物
- 肝组织特异性非离子型高分子磁共振造影剂的制备及性能评价被引量:2
- 2008年
- L-酪氨酸甲酯与DTPA双N-羟基琥珀酰亚胺活性酯(SuO-DTPA-OSu)反应,合成了含L-酪氨酸甲酯残基的DTPA单N-羟基琥珀酰亚胺活性酯(SuO-DTPA-Tyr).以EDC/NHS为媒介,通过一步反应将不同量的乳糖酸偶联到α,β-聚[(2-氨乙基)-L-天冬酰胺]上,然后将含有苯环的结构的SuO-DTPA-Tyr与联有D-半乳糖的α,β-聚[(2-氨乙基)-L-天冬酰胺]反应,合成了3种含糖量不同的大分子配体,并制备了其Gd(III)螯合物.结果表明,EDC/NHS方法操作简便,产率高且易于提纯;而SuO-DTPA-Tyr上L-酪氨酸甲酯残基的引入,不仅实现了高分子造影剂的非离子化,同时L-酪氨酸甲酯残基上的苯环结构也可以方便核磁氢谱的指认.大分子配体的细胞毒性随含糖量降低而增加,但均小于同浓度聚(L-赖氨酸)的毒性;大分子螯合物的细胞毒性与商用小分子造影剂的细胞毒性相当,但其弛豫率明显高于小分子造影剂的弛豫率;大分子螯合物在小白鼠肝部有比商用小分子造影剂(钆喷酸葡胺)更好的成像增强效果及更长的停留时间,且在注射后前6h,含D-半乳糖酸残基的大分子螯合物比不含D-半乳糖酸残基的大分子螯合物在小白鼠肝部的代谢速率慢,并呈现出更清晰的造影效果.
- 舒婕李建齐徐敏罗淑芳刘顺英余家会丛蓉杜冰
- 氮气鼓泡法制备L-丙交酯的新工艺
- 2006年
- 用氮气鼓泡法成功制得了L-丙交酯,此工艺路线中,氮气温度对丙交酯的生成至关重要,所得L-丙交酯粗品的纯度和产率比减压蒸馏所得L-丙交酯粗品的纯度和产率要高;用填料装置可完全吸收丙交酯;用活性炭对L-丙交酯粗品进行脱色比用沉淀法脱色效果好,收率较高。
- 余家会罗淑芳俞磊陈群
- 关键词:L-丙交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