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4026)
-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3
- 相关作者:董在杰袁新华缪为民陈家长尤洋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罗非鱼雌、雄群体遗传差异的RAPD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从40个随机引物中分别筛选出15和18个,对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雌、雄群体进行RAPD分析,结果显示:奥利亚罗非鱼雌性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为56.25%,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358,Shannon氏指数为0.3417,群体内的遗传相似指数为0.8625;雄性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为57.50%,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356,Shannon氏指数为0.3418,群体内的遗传相似指数为0.8375。尼罗罗非鱼雌性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为47.44%,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788,Shannon氏指数为0.2637,群体内的遗传相似指数为0.7667;雄性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为64.10%,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347,Shannon氏指数为0.3486,群体内的遗传相似指数为0.6769。试验结果表明,奥利亚罗非鱼雌、雄性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程度接近,而尼罗罗非鱼雄性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要比雌性群体丰富,遗传变异比雌性群体大。
- 董在杰农肖颖黄代中李丽娟佟雪红
- 关键词: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RAPD
- 尼罗罗非鱼六个性别相关标记的FISH分析被引量:3
- 2006年
- 从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BAC基因文库5个克隆中提取和纯化含有6个性别连锁或相关标记(CLC5,GM204,GM271,GM354,UNH995和UNH104)的重组质粒DNA作为模板,以简并核苷酸为引物,通过PCR制备原位杂交探针。探针用荧光素进行标记,并与尼罗罗非鱼中期相染色体进行荧光原位杂交以确定这些标记在尼罗罗非鱼染色体上的位置和分布。结果显示,这些性别连锁或相关标记都位于尼罗罗非鱼第一对染色体长臂近末端,从分子细胞学角度验证了第一对染色体是尼罗罗非鱼的性染色体。另外由于这些标记的荧光信号在XY个体的2条性染色体上都有,一方面说明这些标记在罗非鱼上还不是性别特异的;另一方面也验证了尼罗罗非鱼的性染色体还处于分化的早期阶段。[中国水产科学,2006,13(4):525-529]
- 董在杰缪为民袁新华尤洋陈家长
-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尼罗罗非鱼性染色体
- 鱼类的性别决定和分化及其研究方法综述被引量:18
- 2004年
- 董在杰袁新华缪为民
- 关键词:性别决定环境决定研究方法
- 尼罗罗非鱼芳香化酶基因的染色体定位被引量:1
- 2006年
- 从尼罗罗非鱼的细菌人工染色体基因文库中提取和纯化含有卵巢和脑芳香化酶基因的重组质粒DNA,通过简并PCR制备芳香化酶基因原位杂交探针,并用荧光素进行标记。结果显示,尼罗罗非鱼卵巢和脑芳香化酶基因位于2对不同的小染色体上,而不是位于性染色体上。结果提示:芳香化酶基因不是尼罗罗非鱼主要的性别决定基因。
- 董在杰缪为民尤洋袁新华陈家长
- 关键词:芳香化酶基因尼罗罗非鱼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