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05P47)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陈兆贵丁运华李桥文苏鸿坤邓汉超更多>>
相关机构:惠州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马铃薯
  • 1篇冬种
  • 1篇冬种马铃薯
  • 1篇引种
  • 1篇愈伤
  • 1篇愈伤组织
  • 1篇试管苗
  • 1篇试管薯
  • 1篇田间
  • 1篇田间调查
  • 1篇培养基
  • 1篇微型薯
  • 1篇马铃薯茎尖
  • 1篇马铃薯品种
  • 1篇马铃薯微型薯
  • 1篇茎尖
  • 1篇卷叶
  • 1篇卷叶病
  • 1篇RT-PCR...
  • 1篇ISSR

机构

  • 4篇惠州学院

作者

  • 4篇陈兆贵
  • 1篇林于绵
  • 1篇邓汉超
  • 1篇黄成
  • 1篇李桥文
  • 1篇丁运华
  • 1篇苏鸿坤

传媒

  • 1篇种子
  • 1篇中国马铃薯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马铃薯茎尖试管苗及微型试管薯繁育的影响因子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以广东省引种的荷兰马铃薯费乌瑞它(Favorita)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从茎尖脱毒分化到试管微型薯诱导过程中的一些影响因素。结果表明:MS+NAA0.10mg·L-1+6-BA1.0mg·L-1为诱导愈伤组织的合适培养基;愈伤组织分化培养时,GA3的最适浓度为0.1~0.2mg·L-1;壮苗阶段,液体基本培养基MS加矮壮素CCC1.0~1.5mg·L-1的效果较好;弱光照比连续强光照更有利于结薯,弱光处理40d后黑暗处理一周,结薯诱导培养的时间为50d左右,0.1%的活性炭对诱导结薯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丁运华李桥文陈兆贵
关键词:马铃薯茎尖愈伤组织试管薯
冬种马铃薯卷叶病田间调查及RT-PCR检测技术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对惠州市冬种马铃薯卷叶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建立了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RT-PCR检测技术。结果表明,马铃薯卷叶病发病率为3.0%~29.7%。比较LiCl、异硫氰酸胍和试剂盒3种方法提取马铃薯卷叶病毒总RNA,以异硫氰酸胍和试剂盒提取效果较好,LiCl次之;根据卷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从感染马铃薯卷叶病毒的马铃薯叶片中提取出病毒RNA,合成cDNA并运用RT-PCR技术进行体外扩增,得到一条长度约336bp的特异PCR扩增产物,与理论设计的外壳蛋白基因大小一致,而健康叶片RNA扩增未得到任何产物。应用RT-PCR技术对马铃薯试管苗和种薯进行了卷叶病毒检测。
陈兆贵林于绵黄成
关键词:马铃薯田间调查RT-PCR检测
马铃薯微型薯诱导因素的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以马铃薯栽培品种粤引85-38试管苗为材料进行微型薯诱导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MS+8.0%蔗糖)中添加500 mg.L-1的矮壮素或5 mg.L-1的6-BA均能促进微型薯的形成,增加结薯数量和鲜薯产量,矮壮素和6-BA配合使用虽能提高微型薯的大薯率和鲜薯产量,但平均结薯数量却下降。温度在20~25℃有利于微型薯的形成和膨大;液体培养基诱导微型薯的效果优于固体培养基,是诱导微型薯较好的培养方式;经过壮苗的试管苗诱导微型薯效果优于未经壮苗的植株。
陈兆贵殷芳钟志铭
关键词:马铃薯微型薯培养基
惠州引种马铃薯品种的ISSR分子鉴定被引量:6
2009年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7个惠州市引种的马铃薯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从30条ISSR引物中共筛选出3务引物,对7个马铃薯品种基因组DNA进行有效扩增,共扩增出25条带,其中多态性带20条,多态性比率为80%。用NTSYS-pc 22.10e软件计算各马铃薯品种间的Jaccard遗传相似系数,7个马铃薯品种之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界于0.35~0.85,平均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93。利用UPGMA进行的系统聚类分析表明,7个马铃薯可划分成2组,广引1号独立聚为一类,剩下6个马铃薯聚为另一大类。试验结果说明,引种的马铃薯品种间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基础狭窄,有必要进一步扩大引种的数量和范围。
陈兆贵曾秀文张涛邓汉超苏鸿坤
关键词:马铃薯ISS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