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16-004)
- 作品数:29 被引量:165H指数:9
- 相关作者:武会宾王立东唐荻王世刚邢晓凯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更多>>
- 火驱地面尾气处理工艺进展被引量:11
- 2013年
- 调研常规尾气处理工艺的研究现状、现场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对比分析尾气焚烧、硫回收、CO2捕集以及酸气回注等尾气处理工艺技术的优缺点,提出在火驱开采尾气处理时,应结合其尾气量大、酸气含量高的特性,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地制宜地选择适用工艺。
- 陈锐邢晓凯
- 关键词:火驱尾气处理硫回收CO2捕集
- 玻璃钢与含CO_2流体界面模型与MS模拟
- 2016年
- 在CO_2驱油项目中,由于CO_2是以超临界状态与水交替注入井下,局部形成了具有腐蚀性的CO_2和水的混合物.为研究玻璃钢(GFRP)与这种混合物的界面间相互作用,本文采用Material Studio(MS)模拟软件建立了环氧树脂与链烃、水、CO_2、H_2CO_3 4种纯净物流体之间的界面模型,以及树脂与链烃/水/CO_2、链烃/H_2CO_32种混合流体间的界面模型,并通过分子动力学计算得到了6种界面模型的最低能量结构和界面能.结果表明,链烃与树脂界面几乎不吸附,CO_2、水与树脂界面吸附较差,H_2CO_3与树脂界面能较高,能与树脂中的—NH_2、—OH基团形成氢键具有较好的吸附作用,即H_2CO_3是混合体系中与环氧树脂作用的主要物质.
- 张东兴张兵王冠辉王世刚贾近陈雨时
- 关键词:玻璃钢环氧树脂分子模拟
- 微米/纳米复合结构逆转变奥氏体组织控制被引量:2
- 2013年
- 为了控制微米/纳米复合结构逆转变奥氏体组织,研究了冷变形及退火工艺参数对316L奥氏体不锈钢逆转变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首先,对样品进行冷变形;然后,对不同变形量的样品进行退火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以不同尺度对样品进行组织观察,通过X射线衍射、磁性测量进行组成相分析,利用维式硬度和单向拉伸试验对样品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冷变形量为90%时,钢中应变诱导马氏体含量接近71.72%,硬度由原始试样的193.10 Hv增加到475.77 Hv;在820~ 870℃保温60 s,退火后可以获得微米/纳米复合结构组织,其中850℃退火后的样品其逆转变奥氏体组织的百分含量为100%,粒径≤500 nm的晶粒占29.6%,粒径>0.5μm的约占70.4%,其抗拉强度可达959.24 MPa,延伸率为44.6%,强塑性结合好于原始试样.
- 武会宾武凤娟孙蓟泉唐荻
- 关键词:奥氏体不锈钢晶粒细化
- Q125级ERW用石油套管钢力学性能及CO_2腐蚀行为被引量:4
- 2012年
- 设计研发一种低碳的Q125级ERW用石油套管用钢。运用SEM和TEM分析实验钢的强化机制,并采用高温高压反应釜对实验钢的CO2腐蚀行为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实验钢的晶粒粒径10~15μm,晶区的长度约为2μm,马氏体板条束宽度约150 nm,这些均为实验钢具有较好的强韧性配合提供条件;直径约为50 nm的圆形(Nb,Ti)(C,N)析出物,通过钉扎晶界阻止γ晶粒的粗化过程,可有效阻止奥氏体晶粒的长大;直径约20 nm的椭圆形(Nb,Ti)C以及纳米级圆形NbC析出物,可起到钉扎位错的作用,阻止位错移动,可很大程度地提高强度;实验钢腐蚀速率随着温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90℃时平均腐蚀速率和点蚀速率均达到最大值;在60℃时,点蚀速率与平均腐蚀速率相差程度最大。
- 王立东唐荻武会宾梁金明
- 关键词:位错CO2腐蚀
- Cr含量对X120级管线钢组织及耐酸性腐蚀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3年
- 运用SEM,TEM和失重法研究了Cr元素对X120级管线钢力学性能及耐CO2/H2S腐蚀性能的影响。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四种实验钢显微组织均为回火马氏体,力学性能均达到API 5L标准中X120级别,且随Cr含量增加,板条束数量增加,宽度变窄,使得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逐渐增大;钢中析出物主要为(Nb,Ti)(C,N),当Cr含量达到3%(质量分数)时,析出物中发现极少量Cr。腐蚀实验结果表明:在CO2/H2S环境下,四种钢腐蚀产物膜均分为两层,内层主要为CO2腐蚀产物FeCO3,外层是FeS;Cr主要存在于腐蚀产物膜的内层,且随钢中Cr含量的增加,Cr在内层腐蚀产物中的富集量加大;钢中的Cr元素使腐蚀产物膜变得致密且具有离子选择性,阻止腐蚀液中的阴离子到达基体,进而提高钢的耐CO2/H2S腐蚀性能。
- 武会宾刘跃庭王立东刘立甫
- 关键词:CR含量CO2/H2S腐蚀离子选择性
- 热处理工艺对Q125级石油套管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9
- 2012年
-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Q125级ERW石油套管用钢中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钢采用870℃淬火+500℃回火调质处理后,其组织为典型的回火索氏体,组织内含有100~150 nm的细化马氏体板条,板条内部存在两类亚结构,一类是对提升韧性有利的位错胞状亚结构,另一类是对强度贡献较大的高密度、相互缠结的位错亚结构;在此工艺条件下,使得Q125石油套管钢的屈服强度为950 MPa,抗拉强度985 MPa,伸长率为18%,0℃冲击功为58 J,具备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满足API的标准对钢板的要求。
- 武会宾马茂源王立东唐荻
- 关键词:ERW回火马氏体
- 未再结晶区变形量对X120管线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研究了5种不同未再结晶区压缩比(变形量)方案对X120管线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奥氏体晶界宽度的降低,板条束有效晶粒尺寸得到细化,材料强韧性能得到提升。并且当扁平奥氏体晶粒宽度小于5μm时,X120管线钢具有优良的性能;奥氏体晶界宽度与未再结晶区变形量呈近线性比例关系,随未再结晶区变形量的增加,奥氏体晶界宽度相应降低,板条宽度减小,板条束取向呈多元化,组织相应细化,并且未再结晶区变形量增加对板条宽度的细化有明显效果。
- 尹雨群郑宏伟武会宾杨柳
- 关键词:X120管线钢
- 夹杂物对低合金钢在酸性Cl^-溶液环境中点蚀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4年
- 为了探究低合金钢中夹杂物在低pH值,高浓度氯离子腐蚀环境下诱发点蚀的作用机理,利用pH为0.85的10%NaCl溶液,模拟货油舱下底板腐蚀环境,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夹杂物原位观察等手段,分析了不同类型、尺寸、形状的夹杂物对E36级船板钢点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中存在MnS、TiO2等不同类型的夹杂,夹杂物在酸性溶液中最先被溶解,是点蚀的诱发源。夹杂物周围存在直径10μm左右的阴极保护区,在早期不易被腐蚀。此外,不同类型和形状的夹杂物诱发点蚀的优先顺序不同,MnS较TiO2优先诱发点蚀,长宽比大的夹杂较圆形夹杂优先诱发点蚀。
- 武会宾王迪梁金明张鹏程刘晓童岳远杰
- 关键词:货油舱点蚀
- 原油泡沫生成及稳定性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6年
- 分析了原油泡沫的生成及稳定机理,论述了影响原油泡沫生成及稳定性的因素,介绍了适用于研究原油泡沫的实验方法,同时展望了原油泡沫研究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研究原油泡沫的产生和消除奠定基础。
- 左丽丽邢晓凯宁雯宇酆春博宋保强
- 关键词:原油沥青质
- 黏土颗粒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利用动力学模型分析、Turbiscan Lab型分散稳定性分析仪、单滴法等研究了黏土颗粒对吉林原油乳状液及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黏土浓度增加,体系动力学反应速率常数先降低后增加,乳状液稳定性先增加后有所降低;黏土颗粒的加入降低了乳状液背散射光减小的幅度,增加体系聚结稳定性,但也可充当液滴间的连接媒介促进小液滴间的排液与聚并;黏土在油水界面的吸附使液滴排液时间、生存半衰期增长,破裂速度常数降低,界面膜强度增加。
- 曹东青康万利孟祥灿张凯波刘述忍杨润梅
- 关键词:乳状液稳定性动力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