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项目(05-02-02B)

作品数:9 被引量:720H指数:8
相关作者:田纪春孙彩玲张永祥王延训胡瑞波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省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小麦
  • 3篇超级小麦
  • 2篇淀粉
  • 2篇性状
  • 2篇食品
  • 2篇品质性状
  • 2篇籽粒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含量
  • 1篇淀粉含量
  • 1篇淀粉制备
  • 1篇育种
  • 1篇生理
  • 1篇生理功能
  • 1篇食品工业
  • 1篇食品研究
  • 1篇探头
  • 1篇通径
  • 1篇通径分析

机构

  • 7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山东省作物生...
  • 1篇济宁市农业科...

作者

  • 8篇田纪春
  • 3篇孙彩玲
  • 1篇李素真
  • 1篇邓志英
  • 1篇赵凯
  • 1篇周爱莲
  • 1篇张永祥
  • 1篇胡瑞波
  • 1篇付蕾
  • 1篇王霖
  • 1篇孙雷鸣
  • 1篇李永强
  • 1篇王延训
  • 1篇姜小苓
  • 1篇王秋云
  • 1篇郝志
  • 1篇翟红梅

传媒

  • 3篇作物学报
  • 3篇中国粮油学报
  • 2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实验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不同播期播量对不同类型超级小麦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被引量:84
2005年
以大穗型(01-35、8355)、中间型(62008、4133-2)和多穗型(988044、02-48)超级小麦品种(系)为试材,研究其适宜播期和播量。结果表明,大穗型品种最佳播期10月15日,中间型、多穗型品种最佳播期10月5日,播期对单位面积穗数的影响差别最高可达15%以上,对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差别均在13%以下;播量对其各项指标的影响差别均在5%以下,3种类型的品种均以中、高密度产量较高。播期对超级小麦产量各构成因素的影响大于播量。
李素真周爱莲王霖王秋云孙雷鸣赵凯
关键词:超级小麦播期播量产量构成因子
不同类型超级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籽粒产量的通径分析被引量:156
2006年
以8个不同类型的超级小麦新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3种类型超级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变化及其对籽粒产量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高肥地力下,大穗型品种和中间型品种的产量高于多穗型品种;而中、低肥力下,多穗型品种的产量又显著高于大穗型品种。在本试验条件下,大穗型和多穗型品种的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之间大多数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但中间型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间均为正相关,与产量的相关性也比其他类型大;偏相关分析表明,所有供试品种、多穗型、中间型和大穗型品种的穗数每增加1个单位(万穗),产量分别增加15.51、13.401、6.90和19.34 kg;穗粒数每增加1个单位(粒),产量分别增加233.153、53.861、89.22和203.90 kg;千粒重每增加1个单位(g),产量分别增加151.08、157.61、157.05和147.89 kg。通径分析表明,所有品种产量三因素对产量都有正向效应,其中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不仅多穗型品种首先必须依靠穗数,而且大穗型品种也必须在一定穗数基础上才能有更大的突破。大穗品种和多穗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间接通径系数既有负值也有正值,而中间类型品种的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值,说明中间型品种产量三因素间相互协调、平衡发展且都还有提高的潜力。总之,在中等肥力下,小麦的高产栽培选择多穗型品种较为稳定;在高肥条件下,大穗型品种则具有更高产量潜力,中间型品种则是今后超级小麦育种最值得注意的类型。
田纪春邓志英胡瑞波王延训
关键词:AESTIVUM通径分析
不同基因型和环境影响小麦主要品质的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选用参加山东省2005~2006年小麦高肥组区域试验的11个小麦品种(系),研究了不同品种(系)的硬度、容重、粗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沉淀值、湿面筋含量、粗淀粉含量、黏度、稳定时间、W值、P/L值和小麦粉白度等小麦主要品质性状在9个地区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所有性状均受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的影响,且影响排序为基因型(环境(两者互作(除容重外);所有品种的绝大多数性状表现出显著的差异(P〈0.05);所有地区的绝大多数性状表现出显著的差异(P〈0.05);不同品种在不同地区的稳定性不同,DH5197的稳定性较好、泰山098的稳定性较差。
孙彩玲田纪春彭波
关键词:基因型品质性状稳定性
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对小麦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2
2007年
以小麦强筋品种山农12和中筋品种山农11为材料,利用面团重组方法,在保持面粉中其他成分不变的情况下,配成不同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样品,研究了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对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蛋白质含量依次为120%、140%和160%时,两品种面团的峰值高度和峰值宽度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最大抗延伸阻力山农12分别为40.7(CK)、49.8 g、59.0 g和71.6 g,山农11分别为20.6(CK)、29.5 g、32.1 g和36.0 g,呈增加趋势,而延伸性变化不大;当淀粉含量依次为85%、90%和95%时,两品种面团的峰值高度和峰值能量呈显著降低趋势(P<0.05),延伸性山农12分别为110.8 mm(CK)、68.8 mm、59.2 mm和36.5 mm,山农11分别为81.6 mm(CK)、75.8 mm、59.1 mm和50.3 mm,呈降低趋势,而最大抗延伸阻力变化不大。
李永强翟红梅田纪春
关键词: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面团流变学特性
利用RILs群体分析小麦粉品质性状与面条品质的关系被引量:2
2008年
利用132个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R ILs),测定了不同群体小麦面粉蛋白品质性状、面条感官品质和面条质构特性,研究了品质性状与面条品质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用逐步回归法筛选了影响面条感官品质和质构特性的关键因素,对影响面条品质的所有性状做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面筋指数、吸水率和干湿面筋含量是影响面条感官总评分的关键性状,而且面筋指数对总评分的直接效应正向最大;面筋指数、面团形成时间和干湿面筋含量是影响面条硬度的关键性状,面筋指数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均为正向较大,与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吸水率和蛋白质含量是影响煮熟面条最大拉力的关键性状,蛋白质的作用大于吸水率。面筋指数极大地影响着面条品质。
孙彩玲田纪春
关键词:小麦面条重组自交系
国际小麦育种挑战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参加体会被引量:10
2006年
国际小麦育种挑战会议于2006年3月20日至24日在墨西哥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全面总结了自第一次“绿色革命”以来,世界小麦育种的主要成就,分析了今后20年国际小麦育种工作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打破目前限制小麦产量潜力屏障、大幅度提高小麦产量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并结合会议主要内容,讨论了山东省超级小麦育种项目的主要目标和工作思路。
田纪春
关键词:小麦育种超级小麦
TPA质构分析模式在食品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352
2007年
阐述了质构仪TPA(Texture Profile Analysis)测试模式的定义和原理,介绍了TPA模式在面条、面包等面制品,肉制品,凝胶,奶制品和水果等不同样品测试时探头的使用,参数的设定以及其他测试条件的设置,给科研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孙彩玲田纪春张永祥
关键词:探头测试条件
小麦主要亲缘种籽粒的Fe、Zn、Cu、Mn含量及其聚类分析被引量:17
2007年
以19份小麦亲缘种及普通小麦中国春为材料,测定比较了籽粒的Fe、Zn、Cu、Mn含量,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Fe、Zn、Cu、Mn含量平均值分别为50.94、34.89、6.96和33.21μg g-1,其改良潜力分别为121.94%、40.46%、41.17%和73.03%。根据Fe、Zn、Cu、Mn含量将供试材料均分为高、中、低3类,其中塔城高拉山小麦Fe含量高达124.32μg g-1,为富Fe材料。富Zn材料有野生一粒小麦、野生二粒小麦等6个品种(系),均值为49.91μg g-1。富Cu材料有分枝小麦和小黑麦(8×),均值为8.66μg g-1。富Mn材料为斯卑尔脱小麦,含量高达63.85μg g-1。不同倍性染色体倍性材料间,Fe、Zn和Mn含量均以四倍体小麦最高,Cu含量以八倍体小麦最高。不同染色体组间,AABB染色体组材料的Fe、Zn和Mn含量最高,其次是AA染色体组材料,Cu以AABBDDRR染色体组最高。这些结果可为小麦营养品质育种的亲本选择和有利基因的发掘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郝志田纪春姜小苓
关键词:小麦
抗性淀粉制备、生理功能和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57
2008年
抗性淀粉是健康者小肠中不吸收的淀粉及其降解产物,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和广泛的食品应用价值。对抗性淀粉的制备、生理功能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付蕾田纪春
关键词:抗性淀粉生理功能食品工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