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2017) 作品数:34 被引量:435 H指数:12 相关作者: 王晓燕 高学军 胡德渝 田福聪 李雪 更多>> 相关机构: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经济管理 更多>>
温度循环对自酸蚀粘接剂与牙本质粘接耐久性的影响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用温度循环的方法评价老化对一步法和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与牙本质粘接耐久性的影响。方法:选择人离体磨牙42颗,制备浅层牙本质平面,随机分为6组,分别使用3种自酸蚀粘接剂:两步法粘接剂ClearfilSEbond(SE),一步法粘接剂AdperPrompt(AP)和G-bond(GB),用复合树脂形成树脂冠。沿长轴纵向切割成1.0mm×1.0mm的条状,在粘接后24h、温度循环(5℃~55℃)5000次后测试微拉伸粘接强度及进行硝酸铵银渗漏实验观察界面纳米渗漏情况。粘接强度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界面渗漏情况在扫描电镜背散射模式下进行观察。结果:3种粘接剂微拉伸粘接强度分别为:SE粘接即刻(40.60±5.76)MPa,温度循环后(45.80±2.97)MPa;AP粘接即刻(19.06±1.50)MPa,温度循环后(12.62±2.10)MPa;GB粘接即刻(17.75±1.10)MPa,温度循环后(6.24±0.42)MPa。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粘接剂种类与温度循环对粘接强度均有显著影响(P〈0.05),二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温度循环后,AP与GB强度显著下降(P〈0.05),SE略有升高。3种粘接剂相比,即刻及温度循环处理后SE粘接强度显著高于AP、GB组(P〈0.05)。纳米渗漏结果显示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界面渗漏比两步法更为显著。结论:温度循环实验可导致自酸蚀粘接剂界面的变化,表现为界面形态与粘接强度的变化。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耐久性弱于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 田福聪 王晓燕 高学军关键词:牙本质粘接剂 酸蚀 温度 洞缘形态对复合树脂颜色匹配的影响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评价复合树脂在垂直、肩台和斜面3种形态洞缘处的颜色偏移及匹配。方法:收集20颗颊面颜色为A2的离体前磨牙,在颊面中央制备长×宽×深为2 mm×2 mm×3 mm的窝洞,将龈方与牙合方洞缘分别备成肩台与斜面,其他洞缘保持垂直,用Clearfil AP-X(AP)和Clearfil Majesty(MJ)复合树脂各充填10颗牙,Crystal Eye比色仪测量洞缘处的色差,观察者主观评价充填体边缘颜色匹配性。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树脂充填体由中心向洞缘,与牙面的色差都逐渐减小。比色仪测量与主观评价都显示AP树脂在3种洞缘的匹配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J树脂在斜面洞缘的匹配性显著优于垂直洞缘。结论:复合树脂充填体在洞缘处会发生颜色偏移,光学性质中散射性强的复合树脂在颜色匹配上更易受到洞缘形态的影响,制备洞缘斜面可能会提高树脂颜色的匹配性。 蔡雪 聂杰 王祖华 田洪琰 赵莹 王晓燕关键词:复合树脂类 北京市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防龋效果分析 被引量:42 2014年 目的 探讨北京市2005年以来开展窝沟封闭预防龋齿项目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8月~2012年8月,从北京市接受窝沟封闭复查的儿童中分层随机抽样,共抽取3353人,复查9984颗第一恒磨牙,其中封闭组7282颗,未封闭组2702颗.检查第一恒磨牙合面窝沟封闭剂保留情况及脱落后患龋状况,对所得的数据进行SPSS 13.0统计学分析.结果 窝沟封闭1年后的封闭剂保留率为875%,只有4.1%完全脱落;窝沟封闭5年后封闭剂保留率为34.7%.窝沟封闭组患龋率为1.9%,未封闭组为5.2%,两组患龋率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封闭组患龋率显著低于未封闭组.结论 窝沟封闭防龋效果显著.同时,窝沟封闭必须严格管理,提高窝沟封闭剂保留率,以保证防龋效果. 赵梅 陈薇 韩永成 黄碧蓉 张辉关键词:第一恒磨牙 窝沟封闭 龋齿 放大系统对复合树脂修复体修形抛光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通过体外观察复合树脂修复体边缘着色,评价牙科放大系统在直接粘结修复体修形抛光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个完整上颌前磨牙,在颊(舌)面制洞,使用粘结剂Adper Prompt和树脂Tetric N Ceram直接粘结修复。修复体随机使用传统(C)或放大系统辅助(C+L)修形抛光技术。1周后将牙齿进行染色并对修复体边缘着色进行分区评价。结果:修复体边缘着色主要由于粘结剂/复合树脂存留于牙齿表面造成。C技术和C+L技术的修复体边缘着色评分分别为4.6±1.7和3.4±2.0(P<0.05)。结论:使用牙科放大系统能有效提高复合树脂直接粘结修复体修形抛光效果,减少边缘着色。 刘颖熠 田福聪 王晓燕 王春莲 高学军循环加载对不同涂布次数下粘结剂粘结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在离体牙上循环加载对不同涂布次数下第七代粘结剂Easy One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选择90个离体前磨牙制备标准I类洞型后,随机分3组,涂布1次(A组)、涂布2次(B组)、涂布3次(C组),根据相应涂布次数处理后进行树脂充填。每组又随机分3组,无加载组(a组)、加载10000次组(b组)、加载60000次组(c组)。各组在加载后经薄片推出试验测定各组的粘结强度值。结果:各组的粘结强度值为:Aa(33.91±4.17)MPa,Ab(30.93±4.47)MPa,Ac(22.82±4.68)MPa,Ba(35.73±4.35)MPa,Bb(32.40±4.43)MPa,Bc(24.13±4.59)MPa,Ca(28.15±4.30)MPa,Cb(24.85±4.70)MPa,Cc(16.61±4.66)MPa,相同的涂布次数条件下,加载60000次组界面的粘结强度明显小于加载10000次组或无加载组(P<0.05);相同的加载次数条件下,涂布3次的粘结界面强度小于涂布2次和涂布1次的粘结界面强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环加载会使牙本质粘结剂的粘结强度下降;不同涂布次数中,涂布1次、2次的均能得到较为理想的粘结强度。 姜海敏 阙国鹰 李奉华关键词:循环加载 粘结强度 粘结剂 涂布方式 四川省733名12岁儿童患龋状况2年追踪调查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12岁儿童组(1998年出生)在2010年和2011年的患龋状况,监测龋病的患病趋势,为四川省口腔卫生保健规划提供信息和科学依据。方法根据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抽取四川省12岁儿童(1998年出生)733名,对其患龋状况连续调查2年(2010年和2011年)。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四川省12岁儿童的患龋率、龋均及龋面均分别为34.8%、0.93、1.09,1年后儿童的患龋率、龋均及龋面均显著升高(44.3%、1.08、1.40)(P<0.01)。恒牙萌出数女性高于男性(P<0.05)。儿童2010年和2011年的显著性龋均指数分别为2.54、2.90,龋补充填比分别为4.2%、6.5%,1年间的龋齿发病率为9.6%。结论四川省12岁儿童恒牙的患龋率较高,随着年龄的增加患龋情况呈现上升趋势,龋病治疗情况差,龋齿发病率较高,应立即采取各种预防治疗措施以降低龋齿发病率。 毛传霞 李雪 胡德渝关键词:龋病 流行病学 儿童 发病率 不同龋敏感儿童牙菌斑中4种致龋菌的动态监测分析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监测无龋儿童组(caries free,CF)、低龄儿童龋组(early childhood caries,ECC)和重度低龄儿童龋组(severe early childhood caries,S-ECC)牙菌斑中4种致龋菌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60名3~5岁儿童,对其进行龋病检查和牙菌斑样本收集,追踪观察1 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2次取样的4种致龋菌(变形链球菌、远缘链球菌、嗜酸乳杆菌和内氏放线菌)进行定量检测,计算各致龋菌所占总菌的比例。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χ2检验和配对t检验。结果:在基线及1 a后患龋率分别为66.7%和81.7%,差异无显著性(χ2=1.76,P〉0.01);龋失补牙面数分别为(5.80±2.53)和(7.90±1.76),差异显著(t=3.51,P〈0.01)。ECC、S-ECC组中,4种致龋菌所占比例在基线和1 a后有显著差异(P〈0.01)。1 a后ECC、S-ECC组中变形链球菌、远缘链球菌之和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基线水平(P〈0.01)。变异链球菌与远缘链球菌之和所占总菌的比例与dmfs指数的变化在基线和1 a后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菌斑中致龋菌的比例变化与低龄儿童龋密切相关,致龋菌所占总菌的比例越高,低龄儿童龋易感性就越高。 褚昊月 孙静 张颖 郭静 亓庆国关键词:牙菌斑 致龋菌 实时荧光定量PCR 我国城乡居民牙病综合防治模式专家共识 被引量:6 2014年 牙病包括龋病和牙周病,是造成牙齿丧失、影响国民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口腔疾病。牙病是慢性病,患病率随年龄递增,几乎可累及所有人群。用于牙病的治疗和修复所需费用,对个人和国家都是巨大的开支。因此,应该集合社会力量对牙病进行早期预防、早期治疗并对治疗质量进行监控。关键词:牙病 城乡居民 生活质量 口腔疾病 计算机辅助颌骨畸形术前计划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1年 颌骨畸形的治疗中,传统的方法需要X线头影测量与石膏模型外科技术的辅助。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辅助手术技术的兴起,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快速原型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颌骨畸形的术前规划和辅助治疗中。本文就计算机辅助颌骨畸形术前计划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黄栋 何冬梅 张善勇 杨驰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手术 国际龋病检测和评估系统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13年 国际龋病检测和评估系统(international caries detection and assessment system,ICDAS)是一种新型的龋病检测和评估系统,其不仅能够准确定义龋齿的各个阶段、严重程度及活跃性,并且能在个人和公共健康卫生两方面对龋病进行高质量的诊断、预防和临床管理。现就ICDAS的制定背景、与其他系统的比较及临床、流行病学等方面的应用及前景进行综述。 涂蕊 胡德渝关键词:评估系统 龋病 口腔医学 临床管理 公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