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1893)

作品数:17 被引量:108H指数:5
相关作者:孙爱华严杰汪强王寅葛玉梅更多>>
相关机构:杭州医学院浙江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耐药
  • 6篇内酰胺
  • 6篇球菌
  • 5篇内酰胺类
  • 5篇酰胺类
  • 5篇抗生素
  • 5篇类抗生素
  • 5篇肺炎
  • 5篇肺炎链球菌
  • 5篇Β-内酰胺类...
  • 4篇基因
  • 3篇内酰胺酶
  • 3篇临床菌株
  • 3篇菌株
  • 2篇蛋白
  • 2篇阻塞性
  • 2篇阻塞性肺疾病
  • 2篇慢性
  • 2篇慢性阻塞性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机构

  • 16篇杭州医学院
  • 11篇浙江大学
  • 6篇浙江中医药大...
  • 6篇温州医科大学
  • 2篇浙江省人民医...
  • 2篇浙江医院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浙江警察学院

作者

  • 16篇孙爱华
  • 10篇严杰
  • 5篇汪强
  • 4篇葛玉梅
  • 4篇楼永良
  • 4篇王寅
  • 3篇刘建芳
  • 3篇孙颜红
  • 3篇黄燕颖
  • 2篇汤小芳
  • 2篇张少妮
  • 1篇柴栖晨
  • 1篇陈旭娇
  • 1篇王银环
  • 1篇赵金方
  • 1篇张幼芳
  • 1篇程东庆
  • 1篇刘小香
  • 1篇张传领
  • 1篇汪浙炯

传媒

  • 8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Infect...

年份

  • 5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炎链球菌CiaR调控pbps和csRNAs基因表达作用及其与耐药相关性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构建肺炎链球菌ciaR基因敲除(ΔciaR)突变株,了解该菌二元信号传导系统CiaH/CiaR中反应调节蛋白CiaR对青霉素结合蛋白基因(pbps)和cia-依赖小RNA基因(csRNAs)表达的作用。方法采用电泳迁移率试验(ESMA)确定与重组表达CiaR蛋白(rCiaR)结合的pbps基因。构建用于敲除肺炎链球菌ciaR基因的自杀质粒pEVP3ciaR,通过自杀质粒同源重组、插入失活及氯霉素筛选获得ΔciaR突变株。采用PCR及测序鉴定ΔciaR突变株。采用E-test测定青霉素(PCN)和头孢噻肟(CTX)对肺炎链球菌菌株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ΔciaR突变株及其野生株1/4 MIC PCN或CTX作用前后pbps-mRNAs和csRNAs水平变化与差异。结果CiaR能与肺炎链球菌pbp1a、pbp1b和pbp2b基因启动子区结合。PCR和测序结果证实ΔciaR突变株中ciaR基因被插入失活。1/4 MIC PCN或CTX作用后,肺炎链球菌ΔciaR突变株pbps-mRNAs水平明显升高(P〈0.05)、csRNAs水平明显降低(P〈0.05),但其野生株pbps-mRNAs水平明显降低(P〈0.05)、csRNAs水平明显升高(P〈0.05)。E-test结果显示,PCN和CTX对ΔciaR突变株MIC均较野生株增加250倍。结论肺炎链球菌CiaR可通过下调PBP1a、PBP1b和PBP2b表达或上调csRNAs表达抑制PBPs表达,使该菌对PCN和CTX耐药性增强。
张新蔚黄燕颖楼永良严杰孙爱华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耐药
杭州地区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耐药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 MRSE)临床菌株对利奈唑胺耐药机制。方法2013年5月—2015年4月从杭州地区多家医院败血症、泌尿道感染、感染性胸膜炎患者标本中分离出23株对利奈唑胺耐药表皮葡萄球菌( LRSE )。采用 E-test测定13种抗生素对上述LRSE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 PFGE)和聚类分析确定上述LRSE菌株的同源性。采用PCR及其产物测序了解上述LRSE菌株23S rRNA 基因第5功能区G2576T突变和cfr基因与利奈唑胺耐药的关系。结果23株LRSE中,15株利奈唑胺MIC〉256μg/ml,8株利奈唑胺MIC分别为6或8μg/ml,但均对苯唑西林和头孢西丁耐药。利奈唑胺高耐药( MIC〉256μg/ml) LRSE菌株中,LRSE1和LRSE2、LRSE3~LRSE6、LRSE9~LRSE12分别为来自同一医院的同一克隆系。所有LRSE菌株均携带cfr基因,但利奈唑胺高耐药( MIC〉256μg/ml)的15株LRSE菌株同时存在23S rRNA基因第5功能区G2576T突变,但利奈唑胺低耐药( MIC=6或8μg/ml)的8株LRSE菌株则否。结论本地区分离的LRSE菌株对利奈唑胺耐药水平差异较大,但分布较广且均为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LRSE对利奈唑胺耐药性与其23S rRNA基因第5功能区G2576T突变和携带cfr基因有关。
汪强王寅刘建芳陈雪静黄晨静孙爱华严杰
关键词:表皮葡萄球菌利奈唑胺耐药RRNA基因
大肠埃希菌临床菌株优势β-内酰胺酶基因型及其诱导表达与抑制的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了解浙江地区大肠埃希菌临床菌株优势β-内酰胺酶基因型及其携带模式、β-内酰胺类抗生素诱导β-内酰胺酶基因表达及组氨酸激酶抑制剂氯氰碘柳胺(CLO)抑制其表达的作用。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和E—test检测大肠埃希菌临床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和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PCR及其产物测序法检测大肠埃希菌耐药菌株β-内酰胺酶基因型及携带模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β-内酰胺酶确证试验分别检测1/4MIC头孢噻肟或青霉素及CLO对大肠埃希菌耐药菌株6一内酰胺酶基因转录和表达的影响。结果浙江地区61.7%(285/462)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西丁、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耐药。285株耐药菌株中,TEM和CTX-M基因检出率(83.2%和75.1%)显著高于KPC、SHV和OXA基因(1.4%~10.2%)(P〈0.01),两种以上β-内酰胺酶基因携带率(68.8%)显著高于单基因(31.2%)(P〈0.01),其中61.4%菌株携带TEM+CTX—M基因(P〈0.01)。除KPC基因外,1/4MIC头孢噻肟和青霉素能诱导89株β-内酰胺酶单基因菌株TEM、CTX.M、SHV和OXAmRNA水平迅速升高(P〈0.01),但可被50~500μg/ml CLO所抑制(P〈0.01)。100gg/ml CLO预处理后,82.8%~85.6%耐药菌株对上述抗生素敏感(P〈0.01),β-内酰胺酶检出率也从95.1%下降至16.1%(P〈0.01)。结论TEM和CTX.M是浙江地区大肠埃希菌临床菌株优势β-内酰胺酶基因型,并以TEM-1+CTX.M为优势携带模式。低浓度头孢噻肟和青霉素可经细菌二元信号系统上调β-内酰胺酶基因表达,但可被组氨酸激酶抑制剂CLO所抑制。
谈潘莉汪浙炯孙爱华严杰赵金方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Β-内酰胺类抗生素
肺炎链球菌StkP激酶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结合能力及耐药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 确定肺炎链球菌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tkP与耐药相关性及其胞外区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结合的能力.方法 采用插入失活法构建肺炎链球菌ATCC6306株stkP基因敲除(ΔstkP)突变株.采用E-test检测青霉素(PCN)和头孢噻肟(CTX)对Δstkp突变株及其野生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确定肺炎链球菌ATCC6306株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编码基因(stkP)胞外区(EC-StkP)、构建EC-StkP三维空间结构模型、分析EC-StkP结构与功能关系.采用PCR扩增stkP基因胞外区片段(EC-stkP),T-A克隆后测序.构建EC-stkP原核表达系统,SDS-PAGE联合凝胶图像分析系统检查目的重组蛋白(EC-rStkP)表达情况,Ni-NTA亲和层析法提纯EC-rStkP.采用等温滴定量热法(VT-ITC)和表面等离子共振法(Biacore)检测EC-rStkP与PCN和CTX结合能力.结果 肺炎链球菌ATCC6306株对PCN和CTX敏感(MIC=0.06和0.12 μg/ml),但ΔstkP突变株对PCN和CTX高度耐药(MIC=16和32 μg/ml).肺炎链球菌ATCC6306株StkP C端295 aa片段为胞外区,该胞外区有4个青霉素结合蛋白和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相关(PASTA)功能结构域.克隆的stkP胞外区序列与GenBank中相应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6%和100%.构建的EC-stkP原核表达系统可表达可溶性EC-rStkP.PCN和CTX均能与EC-rStkP结合,但后者结合EC-rStkP能力强于前者.结论 肺炎链球菌stkP基因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密切相关,其表达产物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tkP具有识别并结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能力.
黄燕颖张新蔚楼永良严杰孙爱华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Β-内酰胺类抗生素
肺炎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喹诺酮耐药决定区突变与左氧氟沙星敏感性下降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杭州市肺炎链球菌临床菌株parC/parE和gyrA/gyrB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突变,及与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下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37株临床菌株对8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PCR法扩增目的基因并测序。结果对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和万古霉素全部敏感,其余抗生素耐药率都〉60%,对左氧氟沙星MIC≤1 mg/L和MIC=2 mg/L分别有21株和16株。所有菌株gyrA/gyrB的均无突变,其中3株parC/parE也未见突变;34株临床菌株parE有突变,其中10株同时存在parC基因突变,parE基因分别有33株和8株发生I460V和D435N突变,parC基因有8株发生S79F突变。MIC=2 mg/L的菌株中parC/parE基因同时突变、S79F和/或D435N突变明显高于MIC≤1 mg/L菌株(χ2=4.2~6.2,P〈0.05)。结论本地区未发现左氧氟沙星耐药肺炎链球菌株,parC/parE同时突变、S79F和/或D435N突变使左氧氟沙星MIC提高。监测临床菌株parC/parE和gyrA/gyrB突变情况,防止药物诱导耐药株的产生。
贺培园孙颜红张幼芳孙爱华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喹诺酮类耐药最小抑菌浓度
肺炎克雷伯菌临床菌株β-内酰胺酶基因型及其表达诱导与抑制机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了解肺炎克雷伯菌临床菌株常见β-内酰胺酶基因型及其携带模式、抗生素诱导及组氨酸激酶抑制剂抑制β-内酰胺酶基因表达的初步机制。方法采用微量试管稀释法及E-test检测肺炎克雷伯菌临床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采用PCR和测序法检测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株携带的主要β-内酰胺酶基因型,纸片扩散确证试验检测其β-内酰胺酶活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了解头孢噻肟诱导β-内酰胺酶基因表达以及组氨酸激酶抑制剂氯氰碘柳胺抑制头孢噻肟诱导β-内酰胺酶基因表达的作用。结果118株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均表达β-内酰胺酶,其中90.7%(107/118)菌株可检出KPC-2、SHV-11、TEM-1、CTX-M-14和/或OXA-1基因,其中TEM-1(71.0%)和SHV-11(64.5%)基因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3种β-内酰胺酶基因( P<0.05)。68.2%(73/107)菌株携带两种以上β-内酰胺酶基因型,其中 TEM-1+SHV-11(30.8%,33/107)为优势β-内酰胺酶基因型携带模式。除KPC-2 mRNA外,1/4 MIC头孢噻肟能使肺炎克雷伯菌TEM-1、SHV-11、CTX-M-14、OXA-1 mRNAs水平显著升高( P<0.05),该诱导作用可被100μmol/L氯氰碘柳胺所抑制(P<0.05)。结论 TEM-1和SHV-11是本地区肺炎克雷伯菌临床菌株所携带的主要β-内酰胺酶基因型,TEM-1+SHV-11为β-内酰胺酶基因型优势携带模式。亚致死量头孢噻肟可诱导肺炎克雷伯菌β-内酰胺酶基因表达上调,组氨酸激酶抑制剂氯氰碘柳胺具有抑制头孢噻肟诱导肺炎克雷伯菌β-内酰胺酶基因表达上调的作用。
汪强葛玉梅孙爱华刘建芳王寅严杰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Β-内酰胺酶基因型基因表达
HIF-1α在老年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联合气雾剂治疗老年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84例老年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2在观察组1基础上联合吸入噻托溴铵及沙美特罗/氟替卡松3个月。与38例健康老人相比,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HIF-1α、IL-8水平及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的变化。结果①对照组、观察组1、观察组2 HIF-1α水平分别为(43.33±10.42)pg/ml、(140.23±17.43)pg/ml、(72.56±9.67)pg/ml,观察组1、观察组2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2与观察组1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观察组1、观察组2 IL-8水平分别为(65.31±8.98)pg/ml、(96.11±17.47)pg/ml、(73.58±11.25)pg/ml,观察组1、观察组2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2与观察组1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照组、观察组1、观察组2肺功能指标FEV1分别为(3.21±0.26)L、(1.26±0.17)L、(1.77±0.19)L,肺功能指标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分别为(88.87±5.73)%、(39.56±2.24)%、(52.63±3.63)%,观察组1、观察组2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2与观察组1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HIF-1α水平与IL-8水平呈正相关,与肺功能呈负相关。结论HIF-1α、IL-8的变化是观察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的较好的实验室参数。
汤小芳汪强柴栖晨陈旭娇吕晶孙爱华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白介素-8肺功能
肝脓肿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及毒力基因型流行性分析被引量:26
2016年
目的了解肝脓肿分离的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及毒力基因分型流行性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2015年医院肝脓肿患者穿刺液和确诊为肝脓肿患者血液分离112株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采用PCR及其产物测序了解上述hvKP菌株毒力基因型。结果 112株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临床菌株经过拉丝试验检测,结果显示阳性提示均为高毒力株;ESBLs阳性26株,阳性率为23.2%;除亚胺培南与美洛培南之外,抗菌药物在ESBLs阳性耐药率显著高于ESBLs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2株高毒力中102株检出毒力基因,其余10株未检出,102株高毒力基因中以K1+rmpA+wcaG基因携带为主,共34株占33.3%。结论肝脓肿分离肺炎克雷伯菌均为高毒力菌株;rmpA、wcaG和K1基因是医院分离hvKP所携带的主要毒力基因型,而K1+rmpA+wcaG为优势毒力基因型携带模式。
汪强葛玉梅刘建芳王寅孙爱华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多药耐药革兰阴性菌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了解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革兰阴性多药耐药菌(MDRB)下呼吸道感染的易感因素、病原菌分布,为预防和控制多药耐药菌株产生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1月医院呼吸内科277例革兰阴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分析MDRB感染率、易感因素和病原菌分布。结果重度COPD患者MDRB感染率为28.52%,易感因素包括医院获得性感染、合并糖尿病、低白蛋白血症、侵袭性操作、第三代头孢菌素、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联合应用抗菌药物≥3d;79株革兰阴性多药耐药菌主要为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结论应加强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革兰阴性多药耐药菌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监测与控制,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吴文汉孙爱华袁满春张秋楼翔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革兰阴性杆菌下呼吸道感染多药耐药抗菌药物
肺炎链球菌 ciaH 基因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构建肺炎链球菌ciaH基因敲除(ΔciaH)突变株,了解肺炎链球菌二元信号系统CiaH/CiaR中ciaH基因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 扩增肺炎链球菌ATCC6306株ciaH基因片段,T-A克隆后测序。构建用于敲除ciaH基因的自杀质粒pEVP3ciaH ,CaCl2法将其转化入肺炎链球菌ATCC6306株,通过同源重组、插入失活及氯霉素筛选获得肺炎链球菌ATCC6306株ciaH基因敲除突变株ΔciaH。采用PCR、测序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法对ΔciaH突变株进行鉴定。采用二倍琼脂稀释法测定并比较青霉素G( PCN)或头孢噻肟( CTX)对ΔciaH突变株和野生株最低抑菌浓度( MIC)及其差异。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 qRT-PCR)检测1/4 MIC PCN或CTX作用前后ciaH-mRNA水平变化。结果 PCR和测序结果显示,所构建的ΔciaH突变株染色体DNA中ciaH基因被插入失活;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显示,ΔciaH突变株不表达CiaH蛋白。 PCN和CTX对ΔciaH突变株MIC分别为32μg/ml 和64μg/ml,明显高于野生株的0.06μg/ml 和1μg/ml ( P<0.01)。1/4 MIC PCN或CTX作用后,肺炎链球菌ciaH-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肺炎链球菌CiaH/CiaR二元信号系统中CiaH与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有关。
张少妮孙颜红楼永良严杰孙爱华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