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1033)

作品数:15 被引量:168H指数:7
相关作者:刘文兆王俊张燕青李志陈荣荣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8篇水分
  • 7篇土壤
  • 5篇土壤水
  • 5篇土壤水分
  • 5篇黄土
  • 5篇黄土塬
  • 4篇农田
  • 4篇小麦
  • 4篇黄土塬区
  • 3篇冬小麦
  • 3篇水分利用
  • 3篇水分利用效率
  • 3篇利用效率
  • 3篇降水
  • 2篇玉米
  • 2篇蒸散
  • 2篇蒸腾
  • 2篇施肥
  • 2篇胁迫
  • 2篇黄土高原

机构

  • 14篇中国科学院
  • 11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西北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厦门理工学院
  • 1篇平顶山学院
  • 1篇宝鸡市农业技...
  • 1篇水利部黄河水...

作者

  • 14篇刘文兆
  • 3篇张燕青
  • 3篇王俊
  • 2篇李志
  • 2篇刘全全
  • 2篇王芸
  • 2篇陈荣荣
  • 2篇韩晓阳
  • 1篇王培榛
  • 1篇朱元骏
  • 1篇郑粉莉
  • 1篇李怀有
  • 1篇官情
  • 1篇王钧强
  • 1篇李官民
  • 1篇张俊俊
  • 1篇宋献方
  • 1篇方磊
  • 1篇王锐
  • 1篇贾筱文

传媒

  • 5篇干旱地区农业...
  • 4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覆盖方式对玉米农田土壤水分、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38
2012年
为了加深对地面覆盖措施保墒增产机理的认识,通过大田试验,对黄土高原南部旱塬区秸秆和地膜两种覆盖方式下玉米农田土壤水分动态、作物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年份,与不覆盖相比,秸秆覆盖后玉米生育期内土壤储水量提高了5.2%~8.4%(P<0.05),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降低了7.8%和3.5%;而地膜覆盖下土壤储水量的差异不显著,但显著提高了产量构成指标,其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4.1%和10.6%(P<0.05),显示后者抑制土表蒸发所增加的土壤水分更多地、更有效地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了。从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效率角度分析,本地区旱作玉米农田使用地膜覆盖有较好的保墒增产效果。
宋淑亚刘文兆王俊官情张燕青
关键词:秸秆覆盖土壤水分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
黄土高原南部小流域土壤水分时程变化的分层特征及其驱动机制被引量:2
2013年
选取位于黄土高原南部的长武王东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典型样地0-600 cm土壤剖面水分的长期连续测定,系统研究了王东沟小流域土壤水分年内、年际变化的分层特征以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剖面的时程变化有分层特征,与利用类型关系密切;王东沟小流域0-50 cm土层土壤水分季节变化剧烈,0-150cm土壤含水量在雨季前(6月)降到最低;与雨季前相比,小麦地12月土壤水分恢复深度可达到460 cm,而刺槐林地、苹果园和苜蓿地土壤水分恢复深度最大达到260 cm左右;就同一测点比较,2011年刺槐林地和苹果园300-600cm土壤含水量较2003年减少,而2011年小麦地和荒草地300-600 cm土壤含水量较2003年有所增加。土地利用和地形地貌是驱动王东沟小流域土壤水分变化的主要因素,但是土地利用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影响更加显著。
俱战省郑粉莉刘文兆
关键词:土壤水分时程变化黄土高原
黄土高塬沟壑区砚瓦川流域近60年降水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气候趋势倾向率、小波变换、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对黄土高原砚瓦川流域1951—2009年近60年的降水进行时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过程上看,该流域春、秋季降水量明显趋于减少,而夏、冬季则稍有增加,年降水量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年降水量最显著的振荡周期为32年,经历高-低-高3个循环交替,夏、秋季的周期变化对年降水量的影响较大;该流域50年一遇的年降水量和最大日降水量分别是815.3 mm和111.5 mm;降水年内分布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的68%。年降水量没有明显的突变现象,但在50年代有两次降水转折,80年代后期以来出现七次降水转折。从空间分布上看,流域年降水呈西高、东低的态势。
王芸刘文兆李志李怀有方磊
关键词:降水黄土高塬沟壑区
陕西长武塬区冬小麦的蒸散特征被引量:5
2013年
利用包裹式茎流计和大型称重式蒸渗仪,对陕西长武塬区冬小麦的蒸散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了蒸散速率的日变化特征、叶面积指数、土壤含水量对冬小麦蒸散的影响以及冬小麦蒸腾和蒸散量的比值,并比较了水量平衡法与蒸渗仪所测的蒸散量。结果表明,不同天气的冬小麦蒸腾速率日变化差异明显,晴天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阴天及雨天则呈现不规则的多峰曲线,蒸腾变化幅度也较小;蒸散量的日变化曲线大致呈单峰型,叶面积指数和土壤含水量对蒸散过程都有重要影响;从抽穗至灌浆前期,冬小麦蒸腾与蒸散的比值在80.3%一83.4%之间;采用水量平衡法(O一220cm)所得蒸散量比蒸渗仪的测量值小6%。
张俊俊刘文兆韩晓阳
关键词:蒸散冬小麦蒸腾
黄土塬区土壤水分运动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研究被引量:23
2014年
根据测得的长武塬区降水和土壤水中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研究不同层位土壤水中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水分转换与迁移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水中δD和δ18 O的变化范围分别为(-77.15‰)^(-24.89‰)和(-13.00‰)^(-3.39‰),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51.50‰和9.09‰,-7.22‰和1.45‰,其变化幅度远小于降水中δD和δ18 O值的变化幅度。土壤水中δD和δ18 O在当地降水线两侧分布,其关系为:δD=4.495δ18 O-19.05,降水进入土壤后在土表后重氢氧同位素分馏明显。表层土壤中δD和δ18 O值受降水直接影响明显,下层土壤所受影响减小。土壤水中δD和δ18 O值在30cm土层处最大,向下迅速减小,100cm以下变化较小。下层土壤水中δD和δ18 O值受其上部土壤水中δD和δ18 O值的影响,降水进入土壤后,向下入渗过程中与浅层自由水发生不同程度的混合;150cm处土层土壤水中δD和δ18 O值动态变化过程中存在突变,表明黄土在局部土体内有大孔隙,可导致土壤水分以"优先流"的形式向下入渗。
王锐刘文兆宋献方
关键词:水分运动土壤水氢氧同位素黄土塬区
人工模拟降水条件下旱作农田土壤“Birch效应”及其响应机制被引量:16
2016年
降水事件引起干土复湿刺激土壤CO_2,脉冲释放的现象被称为"Birch效应",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降水刺激土壤"底物供给"增加或引起土壤"微生物胁迫"所致。为深入了解土壤"Birch效应"对降水格局改变的响应过程及内在机制,在冬小麦拔节期和夏闲期分别进行了不同降水量(1-32 mm)人工模拟降水实验,系统观测了降水后0-72 h土壤呼吸及土壤碳组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呼吸随降水量的增大而增强,1-16 mm降水土壤呼吸峰值出现在降水后4h,而32 mm降水土壤呼吸峰值出现时间滞后了4 h。与较小降水量相比,较大的降水量能增加土壤呼吸但会推迟土壤呼吸峰值出现时间。土壤呼吸速率峰值(SRP)与降水量(P)呈幂相关(拔节期:SR-P=0.97P^(0.09),R^2=0.5,P<0.05;夏闲期:SR-P=1.07P^(0.09),R^2=0.98,P<0.01)。降水后72h累积CO_2释放量(CO_2-P)与降水量呈线性相关(拔节期:CO_2-P=0.03P+5.99,R^2=0.58,P<0.05;夏闲期:CO_2-P=0.11P+6.04,R^2=0.86,P<0.01)。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系数和降水量之间存在二次曲线关系(拔节期:Q_(10)=-0.007P^2+0.2P+0.7,R^2=0.32,R^2<0.05;夏闲期:Q_(10)=-0.01P^2+0.3P+0.2,R^2=0.86,P<0.01)。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冬小麦拔节期所有降水量处理土壤呼吸与土壤微生物量碳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指示土壤"Birch效应"是由"微生物胁迫"所致。而在夏闲期,当降水量小于8 mm时土壤呼吸与微生物量碳相关性显著,即以微生物胁迫机制占主导;8 mm降水处理下土壤呼吸与氯仿熏蒸-K_2SO_4提取态有机碳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指示则为两种机制共同起作用,而当降水量大于16 mm时,土壤呼吸主要与可提取态有机碳显著相关,"Birch"效应转为以底物供给机制占主导。与夏闲期相比,冬小麦拔节期作物生长会削弱"Birch效应",并改变其响应机制。
陈荣荣刘全全王俊刘文兆Upendra M. Sainju
关键词:土壤呼吸
Long Term Effects of Farming System on Soil Water Content and Dry Soil Layer in Deep Loess Profile of Loess Tableland in China被引量:11
2014年
Soil water is strongly affected by land use/cover in the Loess Plateau in China. Water stored in thick loessal soil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sources regulating vegetation growth. However, soil water in the deep loess profile, which is critical for maintaining the function of the "soil water pool" is rarely studied because deep profile soil samples are difficult to collect. In this study, four experimental plots were established in 2005 to represent different farming systems on the Changwu Tableland: fallow land, fertilized cropland, unfertilized cropland, and continuous alfalfa. The soil water content in the 15-m-deep loess profiles was monitored continuously from 2007 to 2012 with the neutron probe techniqu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emporal variations in soil water profiles differed among the four farming systems. Under fallow land, the soil water content increased gradually over time, first in the surface layers and later in the deep soil layers. In contrast, the soil water content decreased gradually under continuous alfalfa. The distributions of soil water in deep soil layers under both fertilized and unfertilized cropland were relatively stable over time. Thus farming system significantly affected soil water content. Seven years after the start of the experiment, the soil water contents in the 15-m-deep profiles averaged 23.4% under fallow land, 20.3% under fertilized cropland, 21.6% under unfertilized cropland, and 16.0% under continuous alfalfa. Compared to measurements at the start of the experiment, both fallow land and unfertilized cropland increased soil water storage in the 15-m loess profiles. In contrast, continuous alfalfa reduced soil water storage. Fertilized cropland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soil water storag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deep soil water can be replenished under the fallow and unfertilized farming systems. Dry soil layers(i.e., those which have soil water content less than the stable field water capacity) in the subsoil of the Changwu Tableland region can be classifie
CHENG Li-pingLIU Wen-zhao
关键词:土壤干层耕作制度黄土塬土壤水分含量农田施肥
基于水分驱动的AquaCrop模型及其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介绍了AquaCrop模型的原理及基本参数,从模型的校验与应用两方面阐述了该模型的研究进展。指出目前仍缺乏实测数据验证AquaCrop模型对蒸发及蒸腾的模拟效果;AquaCrop模型在严重水分及盐分胁迫下模拟结果精度较差;已开展的模拟研究地域范围窄;由于缺少更复杂的生理子模块,AquaCrop模型不能很好解释水分胁迫对光合产物向籽粒运输分配过程的影响。为了提高模型的模拟精度并进一步延伸模型的应用范围,应完善模型水分及盐胁迫模块,并在较广范围内获取丰富的实测数据对模型开展进一步的校验研究。
张万红刘文兆王芸
黄土塬区农田土壤温度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根据长武农业生态试验站深剖面土壤水热观测场2011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农田土壤温度日变化、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与休闲地土壤温度的差异。结果表明:农田0—20cm(冬季0—10cm)土层土壤温度呈正弦曲线趋势变化;垂直剖面上,土层越深,土壤温度的日振幅越小;土壤日最高和最低温度出现的时间越晚。土壤温度的日振幅,春季最大,夏秋次之,冬季最小;土壤日最高和最低温度出现的时间春、夏季较早,秋季次之,冬季较晚。典型晴天的土壤温度的日变化曲线较典型阴天的平滑且土壤温度的日振幅较大。就季节变化而言,农田与休闲地土壤温度的季节变化趋势一致,但是农田0—70cm土层的月平均最高温度出现的时间较休闲地有所滞后;农田0—110cm间各土层的月平均最高温度低于休闲地0.6~1.5℃,月平均最低温度低于休闲地0.2~1.1℃。7—8月农田土壤日平均温度显著低于休闲地,而降雨会明显降低农田与休闲地的土壤温度差异。
何汇虹刘文兆
关键词:土壤温度日变化黄土塬区农田
不同覆盖方式下春玉米田水量平衡及产量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处理对旱作玉米都具有明显的蓄水效果,但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效应不同。春玉米田连续三年(2009—2011年)的定位覆盖试验表明,随覆盖时间的增加,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处理的保墒效果逐渐明显,且与不覆盖处理的差异幅度不断增大,影响土层深度也下渗至400cm以下。地膜覆盖处理能够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农田耗水量较无覆盖处理增加31.75mm,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不覆盖处理平均提高了20.8%和11.8%。但秸秆覆盖处理的效果并不理想。
张燕青刘文兆王钧强贾筱文李官民
关键词:春玉米秸秆覆盖水分利用效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