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23218110028) 作品数:17 被引量:111 H指数:6 相关作者: 周德群 周鹏 朱佩枫 张浩 王传会 更多>> 相关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临沂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社会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理学 更多>>
经济增长与化石能源脱钩测度分析——基于中国和韩国比较 被引量:4 2015年 根据Tapio脱钩理论,使用基于基期的化石能源和经济增长的复合增长率重新定义脱钩弹性,并从经济学角度给出脱钩解释,得出6种脱钩状态。将脱钩弹性分解为增长替代因子、清洁因子和节能因子,并以中国和韩国为对象,实证研究3种因子对脱钩效应的贡献大小。结果表明,增长替代因子、清洁因子和节能因子为韩国化石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弱脱钩发挥显著促进作用;3种因子在中国化石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脱钩起反向作用力,只是3种因子反向作用力在减弱。这也间接说明增加非化石能源、减缓化石能源消费增速,提高一次能源消费强度,为未来碳减排和保障经济增长提供思考方向。 郭承龙 周德群关键词:脱钩 化石能源 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的IPDA模型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5 2013年 分解分析是一种能够将综合指标变化定量地分解为若干贡献因素的分析工具,已被广泛应用于能源与环境系统分析特别是测算二氧化碳(CO2)排放变化驱动因素的贡献度。本文在生产分解分析(PDA)框架内引入LMDI指数分解,提出了能够将不同驱动贡献因素聚合的IPDA模型。IPDA以我国能源消费产生CO2排放为分析标的,涉及29个省区5大行业12个跨期数据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技术差距、节能减排潜力等16项驱动指标,涵盖省区、行业多种生产技术,并设计区域前沿解决省区生产技术异质性问题。实证结果表明:现有碳基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模式下,能源结构调整节能作用有限,但能源效率提高趋势明显。在能源利用与CO2减排技术进步方面,都出现了"创新者",但整体而言,技术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业能源利用结构优化带来的结构减排潜力得到有效释放。工业能源利用结构优化产生的减排潜力不足,但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较快。 孙作人 周德群 周鹏关键词:距离函数 CO2排放 结构变动与二氧化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特征研究——基于分位数回归与指数分解相结合的方法 被引量:10 2015年 本文兼顾能源、产业与人口构成与驱动结构变动对CO_2排放量的影响。首先使用分位数回归检验三者构成结构变动与C02排放量之间的弹性系数关系。进而使用LMDI(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指数分解方法将总体、生产、生活三大领域CO_2排放分解为规模、结构与强度驱动量,并使用分位数回归方法验证不同驱动诱因、不同分位点下CO_2排放的库兹涅茨曲线特征。结果表明:城市化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与非煤能源比重对CO_2排放的弹性系数分别成线性、倒N型、N型与U型关系。能源消费规模驱动下CO_2排放量具有较强的伴随人均GDP增长的趋势,能源消费结构驱动下CO_2排放量的演变过程滞后于排放总量的演变过程;生产领域,单位增加值CO_2排放强度驱动下的排放量处于"环境库兹涅茨增长区间"的时间长于其它驱动因素;生活领域,城乡人口结构变动驱动下的排放量处于"环境库兹涅茨增长区间"时间长于人口规模扩大驱动下的排放量。 孙作人 周德群 周鹏 白俊红关键词:LMDI 分位数回归 碳排放 借鉴欧盟分配原则的我国碳排放额度分配研究——基于ZSG环境生产技术 被引量:12 2013年 欧盟的碳排放分配顾及公平原则、溯往原则和产值原则。借鉴"零和博弈"思想的分配思路,采用多阶段DEA迭代规划求解,并结合本文提出的不同权重因子,以创建兼顾效率、公平、溯往和产值原则的分配机制。实证部分以我国2010年30个省区的化石能源碳排放分配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分别完成基于效率、公平、溯往和产值原则的初始分配,再完成兼顾效率、公平、溯往和产值原则的最优分配,并对我国的东、中、西三个地区以及30个省区的权重因子的临界值加以测算和讨论。实证分析表明:不同的权重因子,对碳排放量的分配结果影响较大;兼顾效率、公平、溯往和产值原则的分配机制,与其他导向的分配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经过多阶段计算分配后,各省区同时处于兼顾效率、公平、溯往和产值原则的共同ZSG-DEA前沿面上,从而实现兼顾效率、公平、溯往和产值原则的整体帕累托最优。 苗壮 周鹏 李向民关键词:零和博弈 碳排放 基于多Agent的分布式能源并网策略 被引量:5 2014年 分布式能源并网难一直是困扰其发展的重要原因,是涉及到分布式能源用户、电网公司、政策和市场等多因素的复杂系统.应用多Agent建模理论,对分布式能源主体和电网主体的微观属性和行为进行分析,建立分布式能源并网时二者的利益博弈仿真模型.分析在并网不上网和并网上网模式下,分别采取电价补贴策略、环境效益策略和规模效益策略实现双赢的行为调整过程及边界条件,以此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分布式能源并网策略提供依据,为分布式能源并网政策的进一步细化提供参考. 侯健敏 周德群关键词:分布式能源 多AGENT 生产技术异质性、二氧化碳排放与绩效损失——基于共同前沿的国际比较 被引量:15 2014年 考虑到二氧化碳排放国之间普遍存在的生产技术的异质性,本文利用共同前沿和非径向DEA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二氧化碳排放绩效评价指标,并实现了对二氧化碳排放绩效损失来源的分解。对58个国家和地区1995-2007年二氧化碳排放绩效及其损失状况的实证研究表明:以共同前沿为评价基准时各国各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绩效均不大于以组别前沿为参照时的情形,但显示了最佳生产技术条件了最大的绩效改善潜力;欧洲二氧化碳排放的绩效表现好于美洲和亚洲,同时,亚洲、欧洲和美洲的技术差距比呈现不同走势;生产技术差距和管理无效都是导致二氧化碳排放绩效损失的来源,并在总体上显示出后者明显高于前者的特征;尽管二氧化碳排放绩效在整体上已有所改善,但在现有的投入约束下潜在的二氧化碳强度约是实际数值的一半,减排任务依然艰巨。 王群伟 周鹏 周德群关键词:二氧化碳 生产技术 供给侧视角下江苏新能源产业技术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技术是影响新能源产业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江苏省通过采取以企业为主体构建产学研技术联盟、创建科技产业园区搭建科技创新载体,不断提升行业技术政策制定水平等举措使新能源产业技术水平全国领先,但在关键技术供给、高级技术人才供给和支持政策供给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使新能源产业技术水平发展滞后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消费者购买意愿低,产能大量过剩。本文从关键技术供给、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供给、支持政策供给和技术创新环境供给等方面提出推动江苏省新能源产业技术进步的提升路径。 朱佩枫 张浩 马澜关键词:新能源产业 基于实物期权的中国光伏发电项目投资评价 被引量:5 2014年 针对中国光伏发电的实际,建立基于实物期权的光伏发电项目投资评价模型,考虑市场条件、技术条件以及上网电价政策的不确定性,应用最小二乘蒙特卡洛模拟方法求解。分析中国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价值与最优投资时间,通过灵敏度分析,探讨市场变化与技术变化对投资价值与最优投资时间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现在的光伏发电投资环境不足以吸引投资者的即刻投资;非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波动性的提高会增加光伏发电项目投资价值,但会推后项目的最优投资时间;技术变化漂移率的提升可提高光伏发电项目投资价值,而技术变化的波动率则降低光伏发电项目投资价值。因此,国家应该一方面提高电价补贴,增加研发投入;另一方面维护光伏发电市场条件和技术发展的稳定。 张明明 周德群 周鹏关键词:实物期权 风力发电并网调度中碳目标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017年 风力发电并网调度可以有效地缓解发电企业的高碳排放现状,但受限于风力发电的不稳定性和预测难度大,现有的风力发电并网调度存在较大障碍。本文将碳排放视为风力发电并网调度的一个目标,基于碳市场对碳价作出刻画,并用IEEE30节点系统对发电侧的风电并网调度进行仿真。通过对模型相关参数的讨论,探讨了对风力发电并网调度的影响的因素及其影响方式,在此基础上给出风电并网调度中碳目标引入后的有关建议。 马骥 周德群 丁浩关键词:风力发电 能耗强度与能源结构优化对内生经济增长影响研究 被引量:6 2013年 本文在垂直创新模型框架下,将能耗强度和碳减排比例引入生产函数,将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警惕意识引入效用函数,建立了一个动态的内生低碳经济增长模型。通过求解所建动态优化模型,找到了经济长期均衡增长的最优路径,讨论了能源强度和能源消费结构变化与经济均衡增长的相互关系,分析了各参数对经济最优增长路径的影响,比较了化石能源内部消费结构不变和逐年清洁两种情景下的经济最优增长路径的异同。长期来看,能源强度、二氧化碳减排速率与经济增长率有相互的负向线性关系,缩小反映化石能源内部消费结构的综合碳排放系数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非化石能源比例越高,低碳技术应用越广泛,研发成果对技术积累的贡献率越大,消费者对当前消费的偏好程度越小,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警惕意识越强,则越有利于经济的低碳发展。 公维凤 王传会 周德群 曾昭鹏 朱佩枫关键词:经济可持续发展 动态优化模型 内生经济增长 能源消费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