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点科技计划(2010C02005)
- 作品数:4 被引量:48H指数:3
- 相关作者:姚小华曹永庆龙伟洪利兴柏明娥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点科技计划浙江省省院合作林业科技项目国家林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油茶林种植决明对土壤生态和油茶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4年
- 针对油荼林地表裸露、地力下降等现象,开展了在油荼林种植豆科植物决明的生态栽培试验。试验表明:油茶林种植决明后对O~20cm、20~40cm各土层的有机质和全氮、全磷、速氮、速磷、速钾等养分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种植决明后能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和潜在养分的能力;对各土层土壤含水率分别提高6.59%和6.08%,在高温季节日平均降低土壤温度2.67℃;同时促进了油茶生长,油茶苗的高度、冠幅和地径生长指标分别提高7.70%、12.15%和10.93%。
- 柏明娥洪利兴沈建军
- 关键词:油茶套种决明土壤生态
- 高温干旱对油茶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4年
- 调查了干旱、高温等自然因素对不同林分、不同栽培模式油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油茶物种抗旱性差异显著,在调查的3个物种中,小果油茶的抗旱性最强,普通油茶次之,腾冲油荼的抗旱性最差;不同林龄林分的抗旱性不同,1—2年生新造林分的抗旱能力明显低于3年生或以上林龄的林分,且3—4年生林分抵御夏季高温干旱的能力要强于5—7年生林分;山坡中下部造林、大苗造林、减少新造林套作经营(花生)、科学覆膜管理措施能显著提高新造林的抗旱能力,加强修剪和抚育管理是改善油茶成林和老林抗旱性的重要技术手段。在今后的油茶生产过程中,应从油茶育种、育苗、造林和栽培管理一系列环节出发,研究形成一整套油茶抗旱栽培的技术体系,才能够真正地提高油茶抗旱生产水平。
- 曹永庆姚小华龙伟
- 关键词:干旱油茶栽培管理
- 油茶树体对钙镁硫元素年吸收和积累规律研究被引量:20
- 2012年
- 以5年生油茶为试材,研究了树体对中量矿质元素钙、镁、硫的年吸收和积累规律。结果表明:叶片中钙、镁元素的含量较高,硫元素在根系中的含量较高;油茶年发育周期中对钙、镁、硫元素的吸收量分别为3.98g株-1、6.01 g株-1和3.91 g株-1,吸收比例约为2︰3︰2。从休眠期(1月15日)至抽梢期(4月15日),油茶植株新梢生长所需的钙镁硫元素全部由枝干和根系中贮存的营养供给;抽梢期(4月15日)至果实发育期(7月15日)是吸收矿质元素的活跃时期,植株对钙元素的吸收几乎全部集中在该段时期内,对镁、硫元素的吸收量超过了年吸收量的50%,且吸收的钙、镁、硫元素中分别有8.83%、20.56%和50.57%被根系所利用;果实发育期(7月15日)至果实成熟(10月15日),植株吸收的镁、硫元素分别有32.86%、14.84%被根系利用,其余的转运积累至枝干和果实中。该研究弄清了油茶树体对钙、镁、硫矿质元素的吸收规律,为指导科学施肥提供了理论依据。
- 曹永庆王开良任华东林萍龙伟姚小华
- 关键词:油茶钙镁硫积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