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GCX3-SYW-202)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GCX3-SYW-202)
-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浩静侯永平孙同庆吴东李东风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利用感应加热技术进行炭纤维连续石墨化被引量:4
- 2006年
- 采用感应加热技术研制出炭纤维连续高温热处理专用设备石墨化炉,最高使用温度3000℃。对PAN基炭纤维T300进行了连续石墨化处理,热处理温度为2000℃~3000℃,制备出力学性能相当于日本东丽公司M40的石墨纤维,验证了该设备的技术可行性。考察了热处理温度对炭纤维力学性能、密度和直径的影响,用SEM观察了石墨化前后炭纤维表面微观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热处理温度的提高,炭纤维的密度增大、直径减小,弹性模量升高,而抗拉强度下降。经3000℃高温热处理后,纤维的弹性模量高达450GPa。
- 王浩静李东风王心葵
- 关键词:炭纤维石墨化
- 化学滴定法分析PAN基HM炭纤维表面酸性官能团被引量:1
- 2007年
- 利用化学滴定法分析阳极氧化PAN基HM炭纤维表面酸性官能团,结果发现:炭纤维表面酸性官能团随电流密度增大而明显增加,最终达到“饱和”。这将有利于进一步研究PAN基高模炭纤维氧化机理和粘结机理。
- 侯永平王浩静
- 关键词:化学滴定法阳极氧化
- 臭氧预氧化聚丙烯腈纤维工艺条件的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通过在线监测聚丙烯腈纤维的热收缩行为,对臭氧预氧化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超过150℃通入臭氧会引起纤维分子链断裂,对预氧化不利;低温下恒温,臭氧预氧化效果不明显;恒温温度过高,加快了臭氧的分解,臭氧预氧化的效果也不明显,因此最佳的恒温温度应为125℃。同时对恒温时间进行了优化,发现当恒温时间达到1h,臭氧会引起晶区PAN纤维分子链的断裂,对预氧化不利,因此最佳恒温时间应为0.5h。
- 侯永平孙同庆王浩静吴东
- 关键词:臭氧温度预氧化聚丙烯腈纤维
- 预氧化时间和温度对聚丙烯腈纤维预氧化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通过在线监测聚丙烯腈(PAN)纤维在预氧化过程中热收缩行为,结合纤维预氧化前后性能变化,考察了时间和温度对预氧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和时间作用不同,即温度作用不能用时间代替。温度在预氧化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要得到较高的环化度,预氧化温度必须超过240℃。
- 侯永平孙同庆王浩静吴东
- 关键词: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