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1685)

作品数:10 被引量:34H指数:3
相关作者:蒋电明邬均李玉宝左奕李吉东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四川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微球
  • 3篇利福
  • 3篇利福喷丁
  • 2篇体外
  • 2篇体外释放
  • 2篇聚乳酸
  • 2篇骨质
  • 2篇骨质疏松
  • 1篇多孔支架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药物
  • 1篇药物释放
  • 1篇药物释放系统
  • 1篇乙醇酸
  • 1篇载药
  • 1篇载药微球
  • 1篇生物材料
  • 1篇生物活性骨
  • 1篇生物力学

机构

  • 8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四川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成都医学院第...
  • 1篇重庆市梁平区...

作者

  • 8篇蒋电明
  • 2篇左奕
  • 2篇李吉东
  • 2篇李玉宝
  • 2篇邬均
  • 1篇董咪娜
  • 1篇瞿向阳
  • 1篇谯波
  • 1篇崔红旺
  • 1篇黄棣
  • 1篇何彬
  • 1篇谢丽娜
  • 1篇罗聪
  • 1篇常山
  • 1篇孟纯阳
  • 1篇范剑波
  • 1篇李明
  • 1篇张华
  • 1篇张钢
  • 1篇袁霄

传媒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材料导报
  • 1篇西部医学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中华老年骨科...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感染生物活性骨组织工程支架研究进展
2016年
通过查阅载抗感染药物骨组织工程支架方面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按所载抗骨感染药物分类,从制备工艺、药物释放特点及体内体外抗感染效果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发现目前已成功制备载大部分抗骨感染药物的三维骨组织工程支架,体内体外实验证实均能成功释放药物,并具有较好抗感染效果,但为了临床应用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曹治东蒋电明
关键词:骨组织工程药物释放系统骨髓炎
聚乳酸-羟基乙酸载利福喷丁微球的体外释放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聚乳酸-羟基乙酸载利福喷丁微球体外释放机制。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不同载药量的聚乳酸-羟基乙酸载利福喷丁微球,于PBS缓冲溶液(0.2 mol/L,pH7.4)中测定微球体外释放量,对释放曲线进行零级方程拟合、一级方程拟合和Higuchi方程拟合。结果:聚乳酸-羟基乙酸载利福喷丁微球的载药量分别为(8.04±0.29)%、(17.16±0.40)%和(23.93±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195.325,P=0.000)。微球呈球形,分散性良好,药物均匀地分布于载体基质中。载药微球在前2 d释放药物较快,累计释放药物量分别为(9.07±0.11)%、(13.33±0.04)%和(15.5±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 414.474,P=0.000)。从第3天开始,释放药物速率减缓,总累计释放量分别为(72.10±0.26)%、(80.22±0.56)%和(78.60±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2.916,P=0.000)。在3种拟合方程中,均以Higuchi方程的相关系数更接近于1。结论:聚乳酸-羟基乙酸载利福喷丁微球体外释放呈突释和缓释两相释放,释放曲线更符合Higuchi方程释放规律。
王昌绚胡运玖李明罗聪瞿向阳谢丽娜邬均蒋电明
关键词:利福喷丁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体外释放HIGUCHI方程
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的临床应用评述被引量:1
2020年
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手术具有悠久的历史。1934年,日本Ito通过直接切开进入病变椎体清除病灶治疗脊柱结核,其疗效并不理想。1948~1951年,抗结核药物陆续应用于临床,随后出现了“香港术式”和方先之先生的“病灶清除疗法”。2000年后,彻底病灶清除术以及微创理念用于脊柱结核的病灶清除。近年脊柱内镜、经通道手术也相继用于脊柱结核的治疗。本文就不同时期的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作一述评。
蒋电明刘列华周强
关键词: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寒性脓肿脊柱微创
双磷酸盐药物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约占心律失常住院患者的1/3[1]。在55岁以上的人群中,年龄每增长10岁,其房颤事件发生率增加1倍;在85~94岁人群发病达到高峰[2-3]。在75岁以上的人群中,男性房颤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60% vs.40%)[4-6]。我国大规模调查研究显示,房颤患病率为0.77%,男性房颤患病率(0.9%)高于女性(0.7%)。此外,房颤患病率的增长还与冠心病、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增长密切相关,未来50年房颤将成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7]。近年来,除了双磷酸盐药物使用的常规不良反应外,逐渐有学者关注到骨质疏松患者长期使用双磷酸盐药物与房颤事件发生风险有密切关系。
张钢蒋电明
关键词:骨质疏松心房颤动并发症双磷酸盐
骨细胞程序性死亡在骨质疏松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个全球公共健康问题,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研究发现骨细胞过度死亡在OP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人类对细胞死亡方式的不断认识,发现除凋亡以外,自噬和程序性坏死也被认为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方式。本文就骨细胞的这三种程序性死亡方式在O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崔红旺蒋电明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细胞自噬程序性坏死
聚己内酯载药微球的制备及释药性能研究被引量:14
2015年
首次以利福喷丁为模型药物、聚己内酯为载体材料,制备了用于长效抑制骨结核生长的利福喷丁聚己内酯缓释微球,观察其理化特性和体外释放性能。采用O/W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载利福喷丁聚己内酯微球,系统考察了投药量、聚乙烯醇的浓度、乳化速度对微球形貌、粒径、载药量和包封率的影响。通过对制备工艺的优化,得到最佳制备条件是乳化速度300r·min-1,投药量20mg,聚乙烯醇的浓度2%。所制备的载利福喷丁聚己内酯微球圆整,表面有微孔,大小分布均匀,粒径分布较窄,平均粒径为(27.249±0.256)μm、载药量(3.098±0.011)%、包封率(34.078±0.123)%。实验结果表明:聚己内酯是负载利福喷丁的一种理想控释材料。
胡运玖左奕邬均李玉宝孟纯阳王尖蒋电明
关键词:利福喷丁聚己内酯载药微球
表面矿化的载银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抗菌多孔支架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与植入骨修复替代材料相关的感染一直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相分离法制备载银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Ag-nHA/PA66)多孔抗菌组织工程支架,并通过在过饱和磷酸钙溶液中矿化以增强支架表面生物活性,对比研究了矿化前后支架的多孔结构、Ag+释放及抗菌性能。结果表明矿化后Ag-nHA/PA66多孔支架孔隙贯通性良好,大孔平均孔径为(626.61±141.94)μm,孔隙率为(76.89±8.21)%,压缩强度达到(2.94±1.12)MPa,矿化后多孔支架表面形成片状结构的磷灰石层。矿化前后Ag+释放速度变化不大,均表现为1d内较快,之后平稳缓慢释放。抗菌实验表明矿化后Ag-nHA/PA66多孔支架仍保持很强的抗菌能力。
范剑波常山常山董咪娜黄棣李吉东
关键词:矿化抗菌性能
自组装肽纳米纤维支架用于骨修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对自组装肽纳米纤维支架的生物学特性及用于骨修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广泛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自组装肽纳米纤维支架和骨修复研究的文献,并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结果自组装肽纳米纤维支架由氨基酸构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降解产物无毒性。自组装肽纳米纤维形成的微环境与细胞外基质高度相似,且生长因子的控释和功能基序的修饰显著提高了该材料的生物活性。大量体外细胞复合培养及动物体内骨缺损修复实验结果显示,该支架可促进细胞的黏附、增殖和分化,且有利于体内新骨组织形成。结论自组装肽纳米纤维支架有望成为理想的骨修复材料,但其生物力学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何彬袁霄张华蒋电明
关键词:分子自组装骨修复
接骨板材料的研究现状被引量:8
2017年
接骨板是目前固定四肢骨折最常见的方式。金属接骨板特别是钛合金材料的接骨板在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其安全性、有效性早已得到认可。但金属材料高弹性模量、生物活性低下等问题,催生了对非金属材料接骨板的研究。目前,非金属材料普遍存在生物力学较差的问题,在临床上应用受到限制。因此,理想的接骨板材料必须兼具优良的生物力学和生物学功能,本文将从材料学角度,对接骨板的研究进行综述。
谯波蒋电明
关键词:接骨板金属生物材料生物力学
载利福喷丁/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微球制备及体外释放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制备可用于持续抑制脊柱结核术后病灶残留结核分枝杆菌的载利福喷丁/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微球,并研究其体外释放性能。方法通过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载利福喷丁/PLGA微球,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微球形貌,激光粒度分布仪测定微球粒径及分布,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微球载药量及包封率。检测利福喷丁抗结核分枝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并以p H=7.4的PBS缓冲溶液为释放介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载药微球体外释放特性。结果载利福喷丁/PLGA微球成球形状良好,表面光滑,分散性好,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25.49μm。载药量及包封率分别为21.37%±0.16%和74.79%±2.71%。体外释放实验显示在突释期内,利福喷丁释放量占载药微球中药物含量的37.08%±1.68%;在缓释期内载药微球释药速度减慢,第5周释放量仍超过利福喷丁抗结核分枝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35 d后体外累积释放量为80.67%±0.97%,仍高于利福喷丁抗结核分枝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2μg/m L。结论 PLGA是一种理想的控缓释材料,所制备的载利福喷丁/PLGA微球具有良好的控释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抗结核缓释剂型。
邬均胡运玖左奕李吉东李玉宝蒋电明
关键词:微球体利福霉素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