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04NG020-017)

作品数:8 被引量:149H指数:7
相关作者:杨文钰张含彬任万军伍晓燕王竹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天全县农业局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套作
  • 4篇大豆
  • 3篇氮量
  • 3篇施氮
  • 3篇施氮量
  • 3篇套作大豆
  • 2篇氮肥
  • 2篇内源
  • 2篇内源激素
  • 2篇根系
  • 1篇氮代谢
  • 1篇氮肥处理
  • 1篇氮素
  • 1篇氮素营养
  • 1篇新三熟
  • 1篇新芽
  • 1篇性状
  • 1篇休眠
  • 1篇叶片
  • 1篇叶片内源

机构

  • 8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四川省农业技...
  • 1篇天全县农业局

作者

  • 8篇杨文钰
  • 5篇张含彬
  • 4篇任万军
  • 3篇伍晓燕
  • 2篇王竹
  • 2篇袁媛
  • 1篇杨继芝
  • 1篇雍太文
  • 1篇牟锦毅
  • 1篇陈远平
  • 1篇樊高琼

传媒

  • 2篇作物杂志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大豆科学
  • 1篇长江蔬菜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园艺学报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年份

  • 4篇2007
  • 4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氮肥处理下套作大豆根系建成与产量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在小麦/玉米/大豆种植模式中,研究了施氮量对套作大豆(贡选1号)根系性状与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施氮能增加根干重、一级侧根数和根系活力,提高单株结荚数和百粒重。其中低氮(N 45、90 kg/hm2)处理效果较明显,使套作大豆增产16.8%~19.9%;高氮(N 180、225 kg/hm2)处理延缓大豆根系衰老,但大豆产量明显较低氮处理低。根系性状与产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在V3(三节期)与R5(始粒期)两个生育时期,所测4个根系参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在其它生育时期与产量的相关性较差。
张含彬任万军杨文钰
关键词:套作大豆施氮量根系性状
玉/豆套作对大豆开花后光合生产的影响被引量:13
2006年
研究了玉/豆套作模式中不同玉米株高与幅宽的空间配置对大豆开花后光合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前作玉米植株高度与大豆干物质积累量、LAI和NAR呈显著负相关,与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矮秆玉米下的大豆开花后平均干物质量分别比中、高秆玉米下的大豆高26.05%和29.16%,LAI分别高7.68%和27.49%,NAR分别高36.86%和40.30%.比较不同幅宽的大豆开花后光合生产,幅宽1.67m/0.83m(大豆/玉米)下的大豆花后平均干物质量高于其他幅宽下的大豆27.84%~42.61%,LAI高6.89%~31.68%,NAR高4.1%~30.37%.
伍晓燕王竹张含彬杨文钰
关键词:大豆光合生产玉米株高幅宽
遮荫对野生大百合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07年
试验研究了在花茎抽生期对野生大百合遮荫后,其在成花过程中叶片内源激素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不同遮荫条件下的大百合叶片的IAA,GA3和ABA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IAA与GA3在花茎抽生期含量最高,其后呈下降趋势,而ABA的变化趋势恰好相反;较高比值的ABA/GA3与ABA/IAA,均有利于成花;遮荫程度越高IAA含量越高,ABA含量越低,其开花率也越高,花期越长,对照则因不能正常生长,激素的变化趋势与处理不一致。
袁媛杨文钰
关键词:内源激素遮荫
南方丘陵地区旱地新三熟麦/玉/豆高效栽培技术被引量:40
2006年
在南方丘陵地区采用的旱地新三熟麦/玉/豆套作模式,可充分利用有效空间,扩大绿色面积,提高光能和土地利用效率,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两年的试验推广,总结了麦/玉/豆的配套种植栽培技术。
杨文钰张含彬牟锦毅任万军雍太文李兴佐陈平陈文
关键词:栽培技术
氮肥对套作大豆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被引量:31
2006年
在麦/玉米/豆种植模式下,研究了施氮量对套作大豆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提高,大豆LAI增大,叶片衰老延缓,在盛荚期保持更大的叶面积,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适宜的施氮量(≤135kg/hm^2)在大豆结荚期后能协调植株各部分干物质的输出率,对套作大豆有明显的增产作用;高氮处理(180.225kg/hm^2)促使植株茎、叶干物质量在始熟期积累过多,而干物质的输出率降低,导致源/库比例不协调,对豆荚的贡献率降低,产量降低。就不同器官而言,叶片对籽粒的贡献率大于茎秆对籽粒的贡献率。干物质量与产量构成因素存在明显相关,在套作大豆苗期,根、茎干物质量与充实度、产量显著正相关;在套作大豆生育中、后期,叶片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构成因素呈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适宜施氮量(45~90kg/hm^2)提高干物质的贡献率,减少大豆秕粒,有利于套作大豆获得高额产量。
张含彬伍晓燕杨文钰
关键词:施氮量套作大豆干物质
不同栽植期对野生大百合开花期性状及成花过程碳氮代谢的影响被引量:7
2007年
研究了不同栽植期的野生大百合在成花过程中叶片主要营养物质、碳氮比的变化,以及对其生育进程、开花期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与碳氮比在成花过程中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花期结束时有所上升,11月12日栽植的大百合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与碳氮比最先达到最高值;各处理含氮量在现蕾期达到最低值,后处于平稳状态;同时11月12日栽植的大百合开花期最长,达到24天;开花率为29.33%,单株花朵数达18朵,且平均每朵花的花穗长11cm。2月17日后栽植的大百合不能正常生长。
袁媛杨文钰
关键词:栽植期碳水化合物氮素营养
不同温度下卵叶韭更新芽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被引量:5
2006年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3种不同温度下卵叶韭更新芽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卵叶韭更新芽休眠完全解除必需经过一段时间的冷温处理,且冷温积累量与休眠解除程度和植株长势呈正相关趋势;(3±1)℃处理不少于92d可完全解除休眠,而5~12℃、(20±1)℃处理均不能完全解除休眠。(2)贮藏31d后,(3±1)℃和5~12℃处理的GA3和ZT含量上升,ABA含量下降,其中(3±1)℃处理的上升和下降幅度更大,解除休眠所需时间更短;而(20±1)℃处理在鳞茎干枯腐烂前GA3和ZT含量下降,ABA含量上升,更新芽不能萌发。(3)卵叶韭更新芽休眠过程可分为预休眠、真休眠和强制休眠3个阶段,其中预休眠阶段更新芽的GA3、ZT、ABA和IAA含量居中;真休眠阶段更新芽的GA3和ZT含量较低,ABA含量较高,IAA含量较高或居中;强制休眠阶段更新芽的GA3、ZT含量达最大值,IAA含量略有增加,ABA含量降至最小值。(4)卵叶韭更新芽休眠的解除可能主要受控于内源激素GA3、ABA的含量水平和GA3/ABA比值,当GA3/IAA比值大于16.59±3.90时,卵叶韭更新芽的休眠就可能完全解除,此外ZT也对萌发起着一定的作用。
陈远平杨文钰任万军樊高琼
关键词:温度休眠内源激素
不同施氮量对套作大豆根系形态与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2
2007年
在小麦/玉米/大豆套作模式中,利用挖掘法研究了施氮量在不同生育时期对套作大豆(贡选1号)一些根系形态与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V3-R5时期,根干重、根瘤数、一级侧根长、伤流量均以低氮(纯氮45、90kghm^-2)处理最优;在R7时期。高氮(纯氮180、225kghm^-2)处理能够延缓大豆根系衰老,根干重、伤流量与施氮量呈正相关。根冠比与施氮量在V3-R5时期呈二次曲线关系。在生育末期呈直线递增关系。伤流量冠比(y)与三节期后天数(x)呈极显著负指数函数关系y=ae^bx。伤流液氮素内含物中NO3^-高于NH4^+,并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在套作大豆整个生育时期中根系活力呈单峰曲线,低氮处理的套作大豆根系活力明显增强,高氮处理促使根系活力的峰值推迟至R3出现,并在生育末期(R7)保持高水平(〉116.00μgg^-1 FWh^-1)。
张含彬任万军杨文钰伍晓燕王竹杨继芝
关键词:套作大豆施氮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