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3M531810)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3
相关作者:方华婵肖鹏巢宏陈康华熊翔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篇再结晶
  • 2篇熔渗
  • 2篇弥散
  • 2篇弥散相
  • 2篇合金
  • 2篇复合材料
  • 2篇ZR
  • 2篇C/C
  • 2篇C/C复合材...
  • 2篇复合材
  • 1篇润湿
  • 1篇润湿性
  • 1篇金属
  • 1篇金属间化合物
  • 1篇浸渗
  • 1篇晶粒
  • 1篇晶粒细化
  • 1篇活性元素
  • 1篇合金组织
  • 1篇NIAL

机构

  • 6篇中南大学
  • 2篇湖南省科学技...

作者

  • 6篇方华婵
  • 3篇肖鹏
  • 3篇陈康华
  • 3篇巢宏
  • 2篇熊翔
  • 1篇张茁
  • 1篇尚攀举

传媒

  • 3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Transa...

年份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活性元素对C/NiAl复合材料界面润湿及浸渗组织的影响
2016年
采用座滴法研究了真空、1800℃下NiAl在碳、TiC、SiC和ZrC上的润湿性,并通过铺展实验和熔渗实验优化了NiAl改性C/C复合材料的活性添加元素及添加量。采用真空熔渗法制备NiAl改性C/C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渗透机制。结果表明,NiAl与C或SiC的润湿性较差,与TiC或ZrC的润湿性很好;添加Ti能改善NiAl和C的润湿性,Ti粉含量为15%(质量分数)时,C/C复合材料熔渗NiAl的效果最佳,NiAl渗透层的厚度为0.8-0.9 mm;添加Ti利于C/C复合材料渗NiAl的主要原因是Ti与C反应形成TiC,改善了NiAl在C/C复合材料中的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特性,NiAl通过毛细管力作用渗入到C/C复合材料坯体中。
方华婵於广军肖鹏熊翔
关键词:C/C复合材料熔渗NIAL
复合添加Zr,Ti和Cr对Al-Zn-Mg-Cu超强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采用铸锭冶金法制备Al-Zn-Mg-Cu-Zr-Ti和Al-Zn-Mg-Cu-Zr-Ti-Cr合金。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和硬度、力学、腐蚀性能测试,对比复合添加Zr和Ti的合金及复合添加Zr,Ti和Cr对Al-Zn-Mg-Cu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Al-Zn-Mg-Cu合金中复合添加Zr,Ti和Cr形成的大量10~20 nm共格的固溶部分Zn,Mg和Cu的(Al,Cr)_3(Zr,Ti)弥散相,这些弥散相强烈钉扎位错和亚晶界;与复合添加Zr和Ti相比,复合添加Zr,Ti和Cr能够显著细化Al-Zn-Mg-Cu合金铸锭组织,抑制基体再结晶;在提高合金强度、塑性和断裂韧性的同时,提高合金的应力腐蚀和剥落腐蚀抗力,合金应力腐蚀临界应力强度因子KISCC由5.0 MPa·m^(1/2)提高到12.6 MPa·m^(1/2),剥落腐蚀由EC提高至EB-。
方华婵巢宏张茁陈康华
关键词:AL-ZN-MG-CU合金晶粒细化
Al-(Zr)-(Pr)-(Cr)合金析出和再结晶行为研究(英文)
2016年
采用透射电镜和高分辨透射电镜研究了Al-Zr-Pr-Cr合金中析出弥散相的结构和稳定性。采用硬度和金相观察对比了弥散相在500℃的析出硬化作用及其稳定性,以及对合金再结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由于热处理析出了大量共格的、L12结构的15-20 nm含Pr的(Al,Cr)3Zr弥散相。因此,Al-0.16Zr-0.26Pr-0.18Cr合金具有显著地析出硬化效果、热稳定性和抑制再结晶效果。其高温析出硬化及抑制铝基体再结晶作用优于Al3Zr和含Pr的Al3Zr弥散相。
方华婵巢宏陈康华
关键词:弥散相
Al-Zr-Yb-Cr合金中的弥散相的形成与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透射电镜研究了Al-Zr-Yb-Cr合金中析出的弥散相的形态、结构和成分,采用硬度和金相观察对比了弥散相在500℃的析出硬化作用及其稳定性,以及对合金再结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Al-Zr-Yb-Cr合金经500℃均匀化处理后析出了大量共格的、L12结构(Al,Cr)3(Zr,Yb)弥散相,弥散相均匀化处理400 h仍保持共格态,粒径维持在15~25nm。其高温析出硬化及抑制铝基体再结晶作用优于Al3Zr和Al3(Zr,Yb)弥散相。
方华婵巢宏陈康华尚攀举
关键词:弥散相再结晶
Microstructures,mechanical and oxidation behaviors of C/C composites modified by NiAl alloy被引量:6
2016年
Carbon/carbon composites modified by NiAl alloy were prepared using vacuum reactive melt infiltration methods with NiAl and titanium mixed powders as raw materials. The microstructures were investigat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fracture behavior, infiltration and oxidation mechanism were further discuss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NiAl alloy exhibited good wettability on the C/C preform because a TiC reaction layer formed at the interface. Multi-layer(PyC/TiC/NiAl+TiC) coating evenly and compactly distribut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carbon fiber in tubular form. The penetration depth of molten NiAl alloys depended on the reaction between the PyC and titanium. The impact fracture was inclined to along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NiAl permeability layer and C/C matrix. Al_2TiO_5 and TiO_2 formed on the surface, while the interior multi-layer tubular structure partially remained after oxidation at 1773 K for 30 min.
方华婵肖鹏熊翔於广军
关键词:INTERFACEOXIDATION
添加Ti对C/C复合材料渗NiAl金属间化合物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通过铺展实验研究添加Ti对NiAl金属间化合物与C/C复合材料润湿性的影响,发现添加Ti元素可改善熔融NiAl与C/C复合材料基体的润湿性。以低密度C/C复合材料为坯体,采用真空熔渗法制备C/C-NiAl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材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的Ti粉含量(质量分数)为15%时,C/C复合材料熔渗NiAl金属间化合物的效果最佳,且TiC颗粒与NiAl熔体在C/C复合材料内部呈网状分布;渗NiAl后材料的密度从1.35 g/cm3提高到2.47 g/cm3,开孔率从27%下降到15.1%,沿平行纤维排布面方向的洛氏硬度较未渗NiAl的C/C复合材料提高约30.7%。添加Ti能改善C/C复合材料渗NiAl性能的主要原因是Ti与C反应形成的TiC改善了NiAl在C/C复合材料中的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特性。
於广军肖鹏方华婵
关键词:NIAL金属间化合物熔渗润湿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