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091)

作品数:5 被引量:100H指数:5
相关作者:张真李典谟孔祥波王鸿斌王淑芬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中南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马尾松
  • 2篇松林
  • 2篇松毛虫
  • 2篇种群
  • 2篇马尾松林
  • 2篇马尾松毛虫
  • 1篇地理分布
  • 1篇动物群落
  • 1篇叶类
  • 1篇食叶害虫
  • 1篇群落
  • 1篇种群动态
  • 1篇自然种群
  • 1篇稳定性
  • 1篇节肢动物
  • 1篇节肢动物群落
  • 1篇枯叶蛾
  • 1篇枯叶蛾科
  • 1篇昆虫
  • 1篇昆虫多样性

机构

  • 4篇中国林业科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南林学院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5篇张真
  • 3篇王鸿斌
  • 3篇孔祥波
  • 3篇李典谟
  • 2篇王淑芬
  • 1篇马钦彦
  • 1篇吴东亮
  • 1篇李新航
  • 1篇张培义
  • 1篇张爱兵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昆虫知识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中国枯叶蛾科昆虫地理分布及其与环境的相关性被引量:16
2004年
运用GIS操作平台对我国枯叶蛾科 7个属的地理分布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枯叶蛾科 7个属的松毛虫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部和南部 (除松毛虫属的个别物种在我国西北部有分布 ) .栎毛虫属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北方中高纬度地区 (N2 8°~ 4 0°之间 ) ;丫毛虫属分布于我国的最南方低纬度地区 (N2 6°以南 ) ;大毛虫属和云毛虫属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中低纬度地区 (N2 3°~ 34°和N2 3°~ 37°) ;松毛虫属、杂毛虫属和小毛虫属 3个属在我国的高、中、低纬度地区均有分布 (N19°~ 5 2°) .除丫毛虫属与大毛虫属及栎毛虫属分布区之间几乎不重叠之外 ,7个属的松毛虫的分布区大多数有不同程度的重叠 ,其中松毛虫属、杂毛虫属、小毛虫属的分布区几乎完全重叠 .各属的平均体长、平均翅展与经纬度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线性相关关系 ,而雌性体长的变异与经度成一定的负相关 .该文分析了分布与相对湿度、年均气温、降雨量和温暖指数之间的关系 ,并推测了枯叶蛾科
张爱兵张真王鸿斌孔祥波
关键词:枯叶蛾科地理分布环境因子
自然种群中混沌的检测及其在种群动态研究中的意义被引量:23
2003年
混沌现象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通过大量的生物模型模拟说明混沌也存在于生物系统中。几十年来生态学家一直在努力寻找混沌在自然生态系统存在的证据 ,但所获不多 ,这是源于自然的现实还是由于检测方法的不当和数据的局限 ?一直困扰着生态学家 ,自然界中对混沌的检测成为一个要点 ,也是一个难点。在概述混沌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 ,着重介绍目前在自然生态系统检测混沌的方法 ,对各种方法的应用条件和范围进行了概述。这些方法包括功率谱法、时间序列的自相关函数分析、模型参数估计、庞加莱截面法、全局和局域李雅普若夫特征指数的估计、吸引子关联维的确定、非线性预测。大量研究结果显示 ,虽然在自然界检测到的混沌的例子还不多 ,但其存在却是不容怀疑的。问题是什么样的系统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会出现混沌 ?研究表明食物链的结构、种群的迁入和迁出、环境噪音都会对种群的复杂性动态特征产生影响。混沌动态可能对产生系统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有利 ,它比随机系统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更强。自然界的变化和系统的维持是持续性和混沌相互矛盾统一的结果。害虫种群复杂性动态的研究为害虫的管理提供了更多的理论依据。混沌控制的理论和方法有可能为害虫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在孤立的种群?
张真李典谟张培义王鸿斌孔祥波
关键词:混沌非线性动力学种群
马尾松林节肢动物群落的稳定性被引量:5
2009年
依据广西大青山马尾松林区马尾松毛虫一个暴发周期中食叶、捕食、寄生、刺吸四大类群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MD)、均匀度指数(J)和害虫与天敌的数量比例的数据,建立突变模型对马尾松林节肢动物群落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并利用湖南桂阳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马尾松毛虫的整个暴发过程中,暴发区在暴发年的昆虫生物群落处于明显的不稳定状态,而在非暴发年时,群落则处于亚稳定的状态;非暴发区在暴发年处于亚稳定的状态,非暴发年时处于稳定状态。在松毛虫各个发生阶段,当上升期处于不稳定状态时,有可能导致松毛虫的大发生;松毛虫暴发后,节肢动物群落依旧处于不稳定状态,有可能会造成松毛虫的连续暴发,这主要依赖于各种因子的影响。马尾松毛虫暴发呈现非线性、突变性等特点,食叶类群的影响为马尾松毛虫暴发的关键因子,各类群作用均衡的系统比较稳定,虫害暴发是群落结构趋稳调节过程中的强烈外部表现。研究表明,突变模型在检测群落结构稳定性和预测松毛虫发生上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李新航张真马钦彦王鸿斌孔祥波王淑芬
关键词:马尾松马尾松毛虫群落稳定性
马尾松毛虫暴发机制分析被引量:47
2008年
马尾松毛虫的暴发过程具有周期性和突发性相结合的特点,不同环境条件下,即不同的发生区,发生类型不一样,常灾区是典型的暴发发生类型,偶灾区和无灾区一般为渐进发生型、扩散发生型和低密度稳定发生型。暴发的原因一方面是马尾松毛虫具备了成为暴发种的遗传特性,另一方面是大面积马尾松纯林的存在。暴发的启动因子为高温干旱或由环境噪音引起的混沌动态,暴发的上升期为正密度相关作用驱使,下降期和潜伏期主要是由松树诱导抗性、严重失叶和天敌所引起的负密度相关的作用。松林和松林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是抑制马尾松毛虫暴发的主要因素。
张真李典谟
关键词:马尾松毛虫种群动态
马尾松林食叶类群昆虫多样性及相互关系被引量:11
2005年
广西凭祥地区主要的马尾松食叶害虫有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Walker、松茸毒蛾DasychiraaxuthaCollenette、松艺夜蛾HyssiaadustaDraudt、松尺蠖EctropisbistortataGoze、松叶蜂(Diprinid)。对马尾松林食叶类群昆虫多样性、组成结构和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表明,无灾区各种食叶害虫的多样性较高,比例比较均匀,而常灾区多样性较低,以马尾松毛虫和松毒蛾为主,其它食叶害虫的比例都很小,偶灾区介于二者之间。非暴发期的多样性高可降低害虫的变动幅度。松毒蛾与松毛虫具有协同危害的特性,而其它几种马尾松食叶害虫对松毛虫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水平相互关系可能降低或增加松毛虫暴发的机会。增加食叶类群的多样性,不但可以通过竞争抑制松毛虫,还有利于增加天敌和整个群落的多样性,是松毛虫持续控制的研究方向。
张真王淑芬吴东亮李典谟
关键词:食叶害虫马尾松林类群叶类尺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