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2008B180004)
- 作品数:3 被引量:52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磊丁圣彦张恒月张彤魏巍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结荚期短期干旱和复水对大豆(Glycine max)叶片光合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3
- 2009年
- 以大豆为研究对象,研究结荚期土壤水分的短期变动对大豆叶片光合生理生态以及最后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叶片的水分状况相比,大豆的叶片气孔对土壤水分的匮缺更加敏感,在实验的第2天,处理组叶片气孔导度降为对照的24.9%(P<0.01),但是叶片水势和对照相差不显著(P>0.05);随着土壤干旱的进行,处理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都显著下降,但ФPSⅡ只有在第3天才出现显著的下降。复水后第3天,净光合速率比对照高24.3%(P<0.01),表现出了明显的旱后超补偿效应;研究发现,结荚期即使短期的土壤水分干旱,也会对大豆后期的生物量的分配产生较大的影响,使处理组的豆干重降低13.9%(P<0.01),根茎比增加35.3%(P<0.05),收获指数减少17.4%(P<0.05)。
- 王磊王鹏程张彤张恒月丁圣彦
- 关键词:大豆干旱结荚期
- 开花期土壤短期干旱和复水对大豆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9年
- 以大豆(Glycine max)为材料,研究开花期土壤水分变动对叶片光合生理以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以期为大豆的节水栽培和水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大豆叶片气孔导度(Gs)对土壤水分的匮缺更加敏感。干旱胁迫降低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但复水后,叶片水势和净光合速率等在实验过程中都可以得到迅速恢复,并且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Ci)在复水后的第3天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表现出一定的超补偿效应。研究发现,在开花期即使短期的土壤干旱,也会对大豆后期的生物量及其分配产生较大的影响,开花期干旱和复水,显著降低了大豆叶片和茎的生物量,使根茎比提高16.7%(P<0.05),收获指数增加26.3%(P<0.05)。
- 王磊张彤丁圣彦
- 关键词:开花期大豆
- 干旱和复水对大豆叶片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3
- 2009年
- 实验运用盆栽技术,选用豫豆29作为材料,对逐步干旱和旱后复水过程中大豆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及最后作物产量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土壤相对含水量高于22%时,处理组大豆凌晨叶片水势和对照组相比基本没有下降,但当含水量低于22%时,处理组叶片水势急剧下降,表现为一定的阈值反应(约为-0.89MPa),存在明显的凌晨叶片水势临界值.低于此临界值,叶片水势急剧下降,净光合速率也明显降低.复水后大豆叶片水分状况得到改善,大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都表现为接近于直线的上升,气孔导度的恢复也很快,并在实验的最后接近对照组的水平,这表明豫豆29的叶片光合在水分胁迫解除后有迅速恢复的能力.成熟期,处理组与对照组的种子产量相差不大,所以适当的干旱胁迫并不影响最终的大豆产量.
- 张恒月郭屹立王磊魏巍丁圣彦
- 关键词:大豆水势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