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Y2006C02)
- 作品数:51 被引量:513H指数:11
- 相关作者:栾希英李燕王元芝孟庆海王子珍更多>>
- 相关机构:滨州市人民医院滨州市中心医院聊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卫生厅科技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宫颈癌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分析宫颈癌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2月医院收治的90例宫颈癌发生医院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菌株进行鉴定;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 90例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15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8株占49.1%,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22株占13.8%,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59株占37.1%,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0.9%和54.8%,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检出率为78.0%;病原菌普遍具有耐药性,真菌对氟胞嘧啶、制霉菌素、咪康唑、两性霉素、益康唑和酮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2.2%、2.2%、20.4%、3.2%、35.5%、20.9%。结论宫颈癌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通常具有多药耐药性,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且耐药性较高,因此应加强对病原菌耐药性监测,以降低多药耐药菌的产生。
- 杨焕莲李永梅李欣刘新强王莎莎
- 关键词:宫颈癌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 siRNA阻断B7H1在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上表达对其黏附和迁移的影响
- 2011年
- 背景: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表达的共刺激分子B7H1在其负性免疫调节作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B7H1对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尚未见报道。目的:观察阻断B7H1对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黏附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消化法分离、培养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培养3代后用于实验。用流式细胞仪及RT-PCR检测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对B7H1的表达。用阳离子脂质体法将针对B7H1的siRNA转染入细胞,应用RT-PCR法检测B7H1基因在mRNA水平的变化。然后应用细胞计数法检测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的黏附能力,Transwell法检测迁移能力。结果与结论: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高表达B7H1,siRNA转染能有效阻断B7H1的表达;接种后0.5h阻断组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的黏附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在接种后1,3h阻断组细胞黏附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ranswell检测结果显示,在SDF-1α单独存在条件下、DMEM-LG完全培养基或者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条件下,阻断组细胞的迁移数量均比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结果表明阻断B7H1的表达后,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的黏附能力增强,而迁移能力受到抑制。提示B7H1在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的黏附和迁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 张思英王国艳都海波栾希英
- 关键词: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SIRNA迁移
- 医院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血液透析室的效果评价被引量:61
- 2016年
- 目的研究医院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血液透析室中的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8月医院收治的2 00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 0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干预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率、环境微生物检测达标率、透析液和反渗水病原菌检测结果;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率干预组为1.30%,对照组为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病区物品表面、医务人员手和空气的微生物检测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透析液和反渗水的细菌培养及内毒素检测结果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感染管理的持续性质量改进可以有效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感染发生风险。
- 李燕王元芝高岸英逯霞王子珍崔向芹
- 关键词: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
- 牛膝提取物对碘乙酸钠诱导的软骨细胞保护作用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探讨牛膝提取物对碘乙酸钠(MIA)诱导的软骨细胞保护作用。方法:通过Ⅱ型胶原酶消化SD大鼠软骨,获得软骨细胞,实验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4μmol·L-1MIA),牛膝提取物低剂量组(10 mg·L-1+4μmol·L-1MIA),牛膝提取物中剂量组(30 mg·L-1+4μmol·L-1MIA),牛膝提取物高剂量组(100 mg·L-1+4μmol·L-1MIA),造模与给药分别为24 h;MTT法检测各组软骨细胞活力;Hoechst 33258染色法检测各组软骨细胞形态变化;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软骨细胞中Caspase-3活性;Western blot分析各组AKT激活状况及下游靶分子Bax,Bcl-2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软骨细胞活力下降,细胞核发生皱缩或裂解,细胞中Caspase-3活性和Bax表达量上升,Bcl-2表达量下降,AKT磷酸化程度降低,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牛膝提取物中、高剂量组可改善软骨细胞活力,恢复软骨细胞形态并抑制Bax表达;牛膝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皆能降低大鼠软骨细胞中Caspase-3活性,提高Bcl-2表达,并促进AKT磷酸化,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牛膝提取物具有保护MIA诱导的软骨细胞作用,是通过抑制软骨细胞凋亡实现的,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 李淑洁陈秀娟任艳红王伟
- 关键词: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
- 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导致新生儿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控制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医院出生的383例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导致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导致新生儿呼吸道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出生的新生儿出现呼吸道感染83例,感染率为21.67%;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生产方式(β=1.026,OR=6.186)、侵入性治疗(β=1.345,OR=7.868)、未母乳喂养(β=1.204,OR=7.046)、羊水浑浊(β=1.095,OR=6.498)是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应该对容易引起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加大重视程度,提倡自然分娩及母乳喂养,对存在呼吸系统感染危险的新生儿注意无菌操作,降低其感染率。
- 张丽莉殷洁高静
-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新生儿
- 内分泌患者对医院感染的认知调查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调查住院内分泌科患者对医院感染的认知状况,并研究健康教育策略,为预防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内分泌科住院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对患者医院感染认知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98例患者中58例对医院感染认知完全知晓、15例部分知晓,知晓率为74.49%;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年龄、住院次数及文化程度患者对医院感染知晓率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医院感染各环节的认知情况,其了解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洗手频次、病房紫外线消毒、饮食卫生、探视人员的限制、患者及探视人员戴口罩和防治皮肤及黏膜破溃。结论内分泌科患者对医院感染认知水平较低,女性、年龄较大、住院次数少和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对医院感染知晓率较低,根据调查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对提高患者认知水平,预防医院感染具有重要价值。
- 孟丽珍崔璐邱卫海魏锋于文
- 关键词:内分泌科医院感染
- B7H4在人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对PHA活化T细胞增殖抑制中的作用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研究B7H4在人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HBMSC)介导的免疫抑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T-PCR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B7H4在HBMSC上的表达;应用抗体阻断实验分析B7H4在HBMSC对PHA活化下T细胞活化、增殖及周期影响中的作用;Transwell细胞培养系统分析HBMSC对T细胞增殖抑制的作用方式。结果HBMSC上高表达免疫负性调控分子B7H4。应用B7H4单克隆抗体(单抗)阻断HBMSC上B7H4的表达,T细胞增殖刺激指数(SI)在抗体阻断组为27±17,与未阻断组(15±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细胞周期中G0/G1期和S期细胞数量分别为(85.6±9.9)%和(5.8±3.2)%,与未阻断组[(95.8±9.9)%,(2.3±2.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B7H4单抗明显减弱HBMSC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将HBMSC与T细胞进行物理分隔后,T细胞增殖SI为53±5,与直接接触组(15±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BMSC高表达B7H4分子,并在HBMSC介导的T细胞增殖抑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栾希英于文征曹奇志付强张海霞
- 关键词:骨髓细胞间充质干细胞T淋巴细胞
- 全麻术后下呼吸道感染调查与预防抗菌药物选择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调查全身麻醉后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特征及预防抗菌药物的选择策略,以有效控制感染。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6月679例外科手术全身麻醉患者临床资料,调查其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和感染相关因素;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进行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79例患者中全身麻醉后共有39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感染率为5.74%;神经外科患者麻醉后下呼吸道感染率为11.66%,显著高于其他手术科室;679例样本中分离出615例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16株占18.86%、革兰阴性菌488株占79.35%、其他病原菌11株占1.79%;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和头孢曲松对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菌耐药率较低;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阿米卡星对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阳性菌耐药率较低。结论了解麻醉后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并分析病原菌种类和耐药性,是制定合理预防药物的依据之一。
- 王秀清秦海艳刘晓婧
- 关键词:全身麻醉下呼吸道感染药物选择
- 肾病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住院慢性肾病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以2010年1月-2013年8月住院治疗的744例慢性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医院感染患者送检标本检出的病原菌的构成以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744例慢性肾炎患者中有89例患者并发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1.96%,其中狼疮性肾炎患者的感染率最高,为39.13%,其次为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分别占18.52%、12.90%;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为主,占37.08%,其次为下呼吸道和肺部分别占24.72%和13.48%;共分离出病原菌1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1株占73.33%,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摩氏摩根菌为主,革兰阳性菌4株占26.6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头孢唑林、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妥布霉素、氨曲喃、庆大霉素、头孢替坦敏感,耐药率均为0,铜绿假单胞菌和摩氏摩根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呋喃妥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0,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耐药率为0,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耐药率为0。结论住院慢性肾病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耐药性较高,临床治疗可以此为指导选择用药。
- 石梅徐涛张金锋侯华邢建华王鹏霄
- 关键词:慢性肾病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 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性质量改进对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影响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性质量改进对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影响,以降低剖宫产感染率。方法分别选择2013、2014年在医院就诊的行剖宫产术产妇4 000例,将2013年2 0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2014年2 000例产妇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研究组产妇则采用持续性质量改进后的医院感染管理方法,观察住院期间两组产妇的感染情况。结果产妇术后感染率研究组为1.65%,对照组为2.80%,研究组产妇的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研究组医护人员的干预业务水平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性质量改进不仅可以降低产妇的剖宫产术后感染率,同时还能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增加产妇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段丽芳张振英孟庆娟杜莹吕滢
- 关键词:医院感染管理剖宫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