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106B01)

作品数:6 被引量:46H指数:4
相关作者:吴强恩周志俊裘昊昊宣丹旦姜莉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临沂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中毒
  • 2篇正己烷中毒
  • 2篇慢性
  • 2篇慢性正己烷中...
  • 2篇百草枯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检测
  • 1篇对心
  • 1篇多巴
  • 1篇多巴胺
  • 1篇多巴胺-Β-...
  • 1篇心肌
  • 1篇心肌酶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滤过
  • 1篇血液滤过治疗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液相色谱法测...

机构

  • 3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市化工职...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临沂市人民医...
  • 1篇解放军第53...

作者

  • 2篇周志俊
  • 2篇吴强恩
  • 1篇姚新民
  • 1篇班婷婷
  • 1篇万伟国
  • 1篇常秀丽
  • 1篇邹和建
  • 1篇郑舒聪
  • 1篇姜莉
  • 1篇邵春风
  • 1篇顾锡安
  • 1篇宣丹旦
  • 1篇邬春华
  • 1篇裘昊昊
  • 1篇郑力行
  • 1篇阮国洪
  • 1篇黄昌保
  • 1篇姜楠

传媒

  • 2篇中国工业医学...
  • 2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建立一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酶促反应的产物真蛸胺(Octopamine)的量来确定大鼠血清及脑组织中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的方法。方法采用ODS柱,流动相为缓冲液(0.02mol/L柠檬酸三钠和0.05mol/L磷酸氢二钠)∶甲醇=85∶15的溶液,流速1.0mL/min。结果待测物真蛸胺标准溶液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RSD分别在0.29~0.67之间和0.09~0.36之间,重现性好;回收率在85.3%~95.4%之间,检测限1.58pmol/mL;真蛸胺的线性范围在10~160pmol/mL之间,相关系数为0.9996。结论该方法为神经毒理学、药理学等研究提供了一个简单灵敏、稳定可靠的方法。
阮国洪邬春华郑力行吴强恩顾锡安周志俊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
671例慢性正己烷中毒病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对671例慢性正己烷中毒临床病例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慢性正己烷中毒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要点,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电子检索数据库及本院近10年间病史资料,收集慢性正己烷中毒病例,筛选后提取数据,然后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0.45%病例的工作场所空气检测正己烷浓度超过国家容许值,86.7%劳动者无任何个人防护措施。慢性正己烷中毒是以周围神经损害为主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四肢远端为重的双侧对称性感觉异常或运动障碍,及神经肌电图出现神经源性损害等改变。其发病与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减少存在一定联系。目前治疗无特效解毒剂,主要针对周围神经损害,采用促进神经修复、再生和功能恢复的药物。结论 (1)正己烷中毒的临床特征是周围神经病,神经肌电图检查是判断周围神经损害的重要手段;(2)中毒患者血清NGF水平降低,补充外源性NGF有助于周围神经损害的改善;(3)治疗要点目前为综合疗法,以病因治疗为主。(4)经治疗患者预后良好。
闫丽丽王洁李思惠
关键词:慢性正己烷中毒周围神经病
PDTC对百草枯致肺损伤大鼠TGF—β1及MMP-2和TIMP-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四氢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对百草枯(paraquat,PQ)致肺损伤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单纯染毒组(4个组)和干预组(4个组)。除对照组外,各组均一次性灌胃PQ40mg/kg染毒,PDTC干预组在PQ染毒后立即一次性腹腔注射PDTC120mg/kg。在染毒后3、7、14、21d各取1组动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肺组织中TGF-β1、MMP-2和TIMP-1基因的表达,并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大鼠血浆TGF—β1蛋白、肺组织TGF—β1、MMP-2mRNA表达随时间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TIMP-1表达持续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DTC干预组3、14d TGF-β1 mRNA表达分别为0.54±0.08、0.72±0.04,7、14d MMP-2 mRNA表达分别为1.62±0.50、1.97±0.34,7、21d TIMP-1 mRNA表达分别为1.79±0.21、2.00±0.34,与单纯染毒组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PDTC对肺损伤大鼠不同时期肺组织中TGF-β1、MMP-2及TIMP-1的mRNA表达均有一定的下调作用,可能是通过减轻中毒早期炎症的损伤、调整MMPs/TIMPs间的平衡,从而延缓肺纤维化的进程。
邵春风常秀丽吴强恩班婷婷姜楠姚新民周志俊
关键词:百草枯呼吸窘迫综合征
百草枯中毒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131例的护理体会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患者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措施、护理经验。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我科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就诊的131例行CVVH治疗的百草枯(PQ)中毒患者进行登记,编写CVVH护理记录单,完善CVVH护理措施,观察CVVH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131例PQ中毒患者中,70例死亡,病死率53.4%。共行290次CVVH治疗,人均2.2±1.2次。4t#J患者出现皮下血肿,2例患者脑出血,1例患者消化道出血,6例患者红细胞减少,1例患者血小板剧烈下降,总体不良事件率为10.7%,其中致命性不良反应率1.5%。结论通过完善的护理措施,可以尽量减少CVVH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PQ中毒患者对CVVH治疗的耐受性。
杜芳芳安海英黄昌保徐神鲍婵梁亭亭杨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心肌酶及肌钙蛋白变化对心肌损害诊断的价值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探讨心肌酶及肌钙蛋白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心肌损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检索国内1979至2010年学术期刊及PubMed上发表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且有心肌酶及肌钙蛋白研究的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纳入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病例数2129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轻、中、重度中毒组血清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力和肌钙蛋白(cTnI)水平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中毒组血清CK和CK-MB活力和cTnI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中毒组CK—MB/CK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IMS)组血清CK、CK—MB活力和cTnI水平均明显高于非I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呼吸肌麻痹重度中毒组比较,呼吸肌麻痹组血清CK、CK—MB活力均明显增高,CK-MB/CK的比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血清CK、CK—MB活力升高作为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心肌损害的诊断依据不足,CK—MB/CK的比值的诊断价值更高;cTnI水平作为诊断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心肌损害的依据值得怀疑。CK、CK—MB活力及cTnI水平可作为有机磷农药中毒病情轻重的辅助判断依据。
万伟国姜莉郑舒聪裘昊昊宣丹旦邹和建
关键词:有机磷中毒心肌酶肌钙蛋白
慢性正己烷中毒临床特征及治疗要点(3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要点。方法对本院慢性正己烷中毒33例住院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职业性正己烷中毒的临床特征和治疗要点。有9例在采用鼠源性神经生长因子(mNGF)治疗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3次检测血清内源性NGF水平,并与正常人群对照比较。结果 (1)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以周围神经系统损害为主;(2)神经-肌电图检测在轻、中、重度中毒中均显示神经原性损害(100%),肌电图恢复先于神经传导速度恢复;(3)血清NGF水平检测3次结果均为阴性;(4)9例患者经1年mNGF治疗,有效率100%,其中临床治愈率77.78%,基本治愈率22.22%。结论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的临床特征以周围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主,神经-肌电图检查是慢性正己烷中毒主要监测指标。mNGF治疗职业性正己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疗效肯定、安全,是治疗慢性正己烷中毒的理想药物。
傅绪珍李思惠王洁
关键词:正己烷慢性中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