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42-Z12)
- 作品数:30 被引量:65H指数:5
- 相关作者:张秀美许传田杨少华张琳黄庆华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新城疫LaSota活疫苗对基因Ⅶ型分离株的免疫保护性试验被引量:7
- 2012年
- 从山东省发病鸡群分离鉴定了一株新城疫病毒(NDV),命名为SDLY01。经蚀斑纯化后进行毒力测定和序列分析表明分离株SDLY01属于基因Ⅶ型NDV强毒。20只7日龄SPF鸡免疫新城疫活疫苗LaSot a后14 d分别用NDV标准强毒F48E8和分离株SDLY01攻毒,同时设同日龄SPF鸡为对照组,未免疫任何疫苗。攻毒后观察10 d,免疫组在攻毒后食欲、精神均正常;对照组在攻毒后2~4d发病死亡,并表现ND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攻毒后第3、5、7、9 d对免疫组试验鸡取喉头、泄殖腔棉拭进行病毒分离,F48E8攻毒组病毒分离均为NDV阴性,SDLYO1攻毒组第5 d病毒分离NDV阳性,第3、7和9d病毒分离阴性。本研究结果表明LaSot a活疫苗对F48E8和SDLY01均能提供100%免疫保护,但不能完全抑制基因Ⅶ NDV分离株在体内的复制和排毒。
- 胡北侠杨少华许传田张琳黄艳艳张秀美
- 关键词:新城疫活疫苗基因VII型分离株免疫保护
- 基因Ⅶ型新城疫强毒对樱桃谷鸭的致病性试验被引量:4
- 2012年
- 用108ELD50基因Ⅶ型新城疫病毒(NDV)强毒对20只樱桃谷鸭和SPF鸡进行攻毒,同时分别设10只同日龄樱桃谷肉鸭和SPF鸡为空白对照,进行同居感染。试验鸭攻毒后1、4、7和14d取喉头、泄殖腔棉拭和肝、脾、肾等内脏组织进行病毒分离,同时采血进行ND抗体检测。SPF鸡攻毒后5d内100%死亡,对照组9d内100%死亡。试验鸭攻毒组和对照组在14d观察期内无明显临床症状,攻毒后第7天开始部分试验鸭喉头、泄殖腔棉拭和内脏分离到NDV,第14天试验鸭血清NDHI抗体阳性。结果表明NDV强毒感染鸭群后并不引起明显的发病、死亡,但是病毒可以在其体内复制,并通过喉头和泄殖腔排毒,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 胡北侠杨少华许传田张琳袁朋张会娟张秀美
- 关键词:基因型新城疫病毒樱桃谷鸭
- 鹭源新城疫病毒的生物学与遗传学特性研究
- 2016年
- 对2013年从健康野生鹭科候鸟中分离的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蚀斑纯化后,选择5株病毒进行了生物学鉴定和遗传进化分析。致病指数和脑内接种指数测定结果显示5个分离株均为弱毒株;F蛋白裂解位点处氨基酸序列均为112ERQERL117,具有典型的弱毒株特征。交叉HI试验结果发现ClassⅠ分离株与La Sota的HI抗原同源性为0.56~0.57,与ClassⅡ强毒株的HI抗原同源性为0.44~0.51;遗传进化分析发现5个NDV毒株与目前流行的强毒株遗传关系较远,均属于ClassⅠ3c亚型,表明健康鹭携带I类新城疫病毒,在迁飞的过程可能传播给家养水禽,对其构成潜在威胁,提示加强野鸟NDV的监控及流行病学研究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
- 杨少华许传田黄艳艳张琳黄庆华张秀美
- 关键词:新城疫病毒生物学特性
-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疫苗株安全性和免疫效力初步评价被引量:3
- 2015年
- 通过对QX基因型IBV分离株SDZB0808进行鸡胚连续100次传代致弱后获得子代病毒P100。为了明确P100的的致弱效果和免疫原性,对其进行了安全性和免疫效力评价。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P100以105.5 EID50/只的剂量对3日龄的SPF鸡进行免疫后试验,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气管和肾脏组织也没有病理组织损伤。免疫效力试验结果发现,P100以104.5 EID50/只的剂量免疫3日龄SPF鸡,14d后对同源强毒SDZB0808和异源强毒SDIB821/2012的攻击都具有100%的临床保护,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P100免疫攻毒组试验鸡气管和肾脏与正常对照没有差异,排毒检测结果显示P100免疫攻毒组试验鸡内脏组织病毒检出率大大低于攻毒对照组。本研究结果表明P100对SPF鸡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效力,可以作为IBV弱毒疫苗候选株。
- 霍亚飞胡北侠许传田张秀美杨少华黄庆华张琳黄艳艳李建亮崔言顺
- 关键词: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致弱安全性免疫效力
- 鸭源新城疫病毒H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与不同分离株的反应性被引量:1
- 2017年
- 为了制备鸭源新城疫病毒基因Ⅶ型毒株H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将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HN转化BL21(DE3)进行原核表达,纯化HN重组蛋白,并免疫6周龄BALB/c小鼠,分离脾淋巴细胞与SP2/0细胞进行融合,克隆培养并筛选杂交瘤细胞株,制备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表达纯化的重组HN蛋白分子质量约为49 ku,用ELISA方法成功筛选出4株针对新城疫Ⅶ型毒株H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其中2H7抗体抗原谱较广,具有中和活性,为进一步研究HN蛋白功能和临床诊断奠定了基础。
- 杨少华黄艳艳黄庆华许传田张琳张秀美
- 关键词:新城疫病毒单克隆抗体HN蛋白
- 鸭新城疫病毒山东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与F基因遗传进化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从山东规模化鸭场采集棉拭子样品并接种SPF鸡胚分离鉴定NDV,通过测定鸡胚平均致死时间(MDT)和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死指数(ICPI)来确定分离株的毒力,采用RT-PCR方法对分离株F基因进行测序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从正常鸭群棉拭子中分离到4株NDV,F蛋白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序列表明4个分离株中2株氨基酸序列为112 ERQERL117,1株为112 GKQGRL117,符合弱毒株序列特征;1个分离株为112 RRQKRL117,符合强毒株序列特征。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其中2株属于ClassⅠ分支、2株属于ClassⅡ分支,ClassⅡ分支中的2个分离株1个为基因Ⅶ型强毒株,1个属于基因Ⅰ型弱毒株,与Queensland V4等毒株的同源性较高。
- 杨少华许传田胡北侠张琳黄庆华张秀美
- 关键词:新城疫病毒基因型
- 鸽源新城疫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致病性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为了科学理解新城疫病毒(NDV)的遗传进化规律,对鸽源NDV基因组和致病特征进行了鉴定分析。从发病鸽群中分离鉴定1株NDV,命名为Pigeon/China/SDLC/2011,并对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和致病性评价。测序结果显示Pigeon/China/SDLC/2011基因组为15 192bp,具有NDV强毒株F蛋白裂解位点112 RRQKRF117。遗传进化分析发现Pigeon/China/SDLC/2011属于基因Ⅵ型,其6个结构蛋白氨基酸序列与基因Ⅶ型NDV参考株相比存在不同程度变异,其中P和HN蛋白相似性最低,分别为84.6%~84.8%和90.0%~91.1%。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鸽感染后表现瘫痪、翅膀下垂或斜颈等神经症状和排绿色稀粪,病死率为70%~80%;而SPF鸡感染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试验鸽喉头和泄殖腔病毒检出率明显高于试验鸡。本研究结果显示Pigeon/China/SDLC/2011在分子特性和对SPF鸡致病性方面与基因Ⅶ型NDV存在明显差异。虽然SPF鸡感染Pigeon/China/SDLC/2011后没有发病死亡,但可向体外排毒,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鸽源NDV在鸽群和鸡群之间的相互传播。
- 胡北侠杨少华张会娟伊惠张伟王莉莉许传田张琳黄庆华张秀美
- 关键词:SPF鸡新城疫病毒
- 基因Ⅶ型新城疫强毒对樱桃谷鸭的致病性试验
- 新城疫是严重危害我国和世界养禽业的主要病毒性传染病之一,病原是新城疫病毒(NDV)。NDV只有一个血清型,但是可以分为不同的基因型,分子流行学研究表明基因Ⅶ是我国目前NDV流行株的优势基因型。NDV宿主非常广泛,但NDV...
- 胡北侠杨少华许传田张琳袁朋张会娟张秀美
- 关键词:新城疫强毒新城疫病毒樱桃谷鸭
- 文献传递
-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NP蛋白一个鸡MHCⅠ分子限制性T细胞表位的鉴定
- 2015年
- 为鉴定禽流感病毒核蛋白(NP)中的T细胞表位,本研究根据蛋白结构预测技术预测了4个潜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NP120-128、NP163-172、NP85-92、NP67-74),并合成相应的候选短肽。构建了含有NP基因的重组质粒p CAGGS-NP,将其转染293T细胞。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NP蛋白能够在293T细胞中获得表达。重组质粒免疫SPF鸡后能够诱导鸡体产生特异的NP抗体。在合成的4条短肽中,NP67-74体外刺激免疫过p CAGGS-NP的鸡脾淋巴细胞可以显著提高脾淋巴细胞IFN-γ的分泌量,提示短肽NP67-74能够在体外诱导活化鸡淋巴细胞产生CTL,可能是AIV NP的CTL表位。该研究结果对流感病毒免疫机制和通用疫苗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 朱凤珠许传田鲁梅张秀美黄庆华黄艳艳杨少华吴家强谭刘刚崔言顺
-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NP蛋白CTL表位
- T细胞表位多肽疫苗对禽流感病毒的免疫保护评价被引量:1
- 2016年
- 为了探究NP蛋白T细胞表位多肽NP_(67-74)-KLH对流感通用疫苗4M2e-MAP免疫效果的影响,本研究将多肽NP_(67-74)-KLH和4M2e-MAP添加完全弗氏佐剂和不完全弗氏佐剂后免疫BALB/c小鼠,通过攻毒保护试验来评价免疫效果。攻毒以后小鼠体重变化曲线说明,联合免疫多肽疫苗NP_(67-74)-KLH和4M2e-MAP的试验组小鼠体重变化趋势比单一免疫4M2e-MAP合成肽疫苗更加趋于平稳,并且联合免疫试验组小鼠体重恢复较快。荧光定量和肺部组织病理切片结果均表明,复合多肽(NP_(67-74)-KLH和4M2eMAP)能在一定程度上干扰流感病毒在脏器肺中的复制并能够降低病毒对肺部的损伤程度,在抵抗病毒过程中可以产生有效保护。该研究为多肽疫苗联合应用以抵抗流感研发提供了较好思路。
- 朱凤珠鲁梅谭刘刚孔正杰黄庆华黄艳艳杨少华张秀美崔言顺许传田
- 关键词:禽流感多肽疫苗免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