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C740005)
-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王海利王庆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 本土埃及学发展探析被引量:1
- 2013年
- 埃及学是产生于近代西方发达国家的一门研究古埃及文明的综合性学科。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埃及学自其诞生以降,一直被欧美西方发达国家所操控,相反在埃及本土的发展却滞后很多。本土埃及学的起步始于1869年,但是由于埃及遭受西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统治,本土埃及学的发展举步维艰。1953年,埃及共和国成立后,本土埃及学的研究开始独立化,并不断发展壮大,本土埃及学者努力向西方争夺国际埃及学话语权。由于宗教因素导致的埃及穆斯林的文化认同,以及长期的历史原因,使得本土埃及学很难突破西方长期以来建构并主导的埃及学话语系统,因此本土埃及学的发展依旧任重而道远。
- 王海利
- 关键词:埃及学古埃及文明
- 象形文字与圣书文字——兼谈古埃及文字的中文名称问题被引量:1
- 2014年
- "象形文字"是中国传统文字学中的一个重要术语,东汉学者许慎将其定义为"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我国学界对图画文字与象形文字在术语方面的刻意区分,理解上的含混模糊,以及把圣书文字(hieroglyph)视为象形文字等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误将"hieroglyph"译为"象形文字",从而与我国传统文字学术语"象形文字"相混同而导致的。象形文字只是人类文字的初级阶段,或者只是某文字体系的一种文字类型。因此,我们不可以简单地把古埃及文字称为古埃及象形文字。
- 王海利
- 关键词:象形文字图画文字古埃及文字
- 国际比较视野下的新“三书”说被引量:2
- 2014年
- "六书"理论是中国传统文字学分析汉字结构方式而总结出来的一套比较系统的理论,也是中国最早关于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通过对"六书"说、"三书"说进行详细的历史考察与评述,并结合西方学界文字学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概念,将我国传统的文字学研究置于国际比较文字学视野下,能够深入地探讨文字创造背后的理念和方法,进而推动我国文字学研究的进展。鉴于我国现有的"六书"说、"三书"说,以及"西洋三书说",多是对现有文字进行结构分析所得出的分析模式,忽略了对古人造字时所持的理念和方法的分析,故可以提出新"三书"说:一曰图绘。古人造字首先采用图绘,将实物的形象描绘出来,即绘物成文。二曰假借。通过借形表音创造文字。假借是人类文字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一切文字的发展都经历过这个阶段。三曰后假借。有的文字体系沿着假借继续向前发展,逐渐淘汰图绘文字,发展成为表音节的音节文字和表音素的音素文字(二者合称拼音文字);汉字则采用了形符和声符的组合,从而创造出形声字。到秦汉以后,汉字体系发展成熟,成为一种既表形又表音的独特文字体系。至于文字在后假借阶段向哪个方向发展,则是由语言本身的特点以及历史的、文化的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并不存在优劣之别。
- 王海利王庆
- 关键词:文字学六书三书比较文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