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06BZ011)
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06BZ011)
-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 相关作者:于洋何平王亚琳郭晓奎胡宝瑜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钩端螺旋体外膜蛋白LipL45相关基因的保守性分析及在诊断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分析外膜蛋白LipL45在不同致病性钩端螺旋体中的同源性,初步探讨其在钩端螺旋体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克隆表达外膜蛋白LipL45相关基因,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显微凝集试验分别测定其抗血清效价和抗体活性。以15株不同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的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此外膜蛋白基因序列,通过测序进行同源性分析。表达产物作为包被抗原与部分钩端螺旋体患者血清反应,评估其作为诊断抗原的可行性。结果: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抗血清能识别大多数致病性钩端螺旋体菌体蛋白,显微凝集试验结果也显示此外膜蛋白抗血清与大多数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凝集反应呈阳性。用重组LipL45蛋白包被96孔板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显示,此蛋白抗原与22名感染者血清呈现不同水平的免疫阳性反应,而与10份正常人血清呈阴性反应(P<0.01)。核酸序列分析显示,LipL45相关基因在致病性钩端螺旋体L. interrogans中比较保守,在另2种致病性钩端螺旋体L. borgpetersenii和L.weilii中不存在或同源性较低。而在非致病性腐生型钩端螺旋体中未得到相应PCR扩增产物。结论:钩端螺旋体外膜蛋白LipL45相关基因作为问号钩端螺旋体的保守基因可用于钩端螺旋体的基因分型,其重组表达产物在钩端螺旋体诊断及疫苗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张湘燕于洋王亚琳何平胡宝瑜聂一新蒋秀高郭晓奎
- 关键词:基因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