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76125)
- 作品数:12 被引量:36H指数:4
- 相关作者:张剑郭和军王煊军王煊军马静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大学第二炮兵工程学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农业科学更多>>
- 固体碱催化合成生物柴油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5年
- 介绍了近年来用于生物柴油合成的典型负载型和非负载型固体碱催化剂的应用现状,对固体碱催化剂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对其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李舒艳张剑韩启龙
- 关键词:固体碱催化生物柴油
- 花椒籽油降酸方法的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对花椒籽油的2种降酸方法进行了研究,考察不同因素对花椒籽油降酸的影响。[方法]以高酸值花椒籽油为原料,采用萃取和酯化2种方法对其进行降酸处理。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醇油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降酸效果的影响。[结果]对于花椒籽毛油的降酸,酯化降酸的效果明显优于萃取降酸,通过一次降酸可使花椒籽油的酸值低于2 mgKOH/g。[结论]对于合成生物柴油的要求而言,萃取作为花椒籽油的降酸方法效果还不够理想;采用酯化反应降酸,醇油比越大,酸值降低越多,同时,催化剂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酯化效果影响较为显著。
- 张剑王煊军
- 关键词:花椒籽油萃取酯化酸值
- 甘油铜分光光度法测定生物柴油转化率的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采用甘油铜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碱催化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过程中的甘油含量,确立了最佳测定条件:取3.5 mL 0.05 g/mL NaOH与1 mL 0.05 g/mL CuSO4摇匀,加入3 min离心处理后的样品,超声5 min,离心3 min,然后在波长630 nm处测定吸光度。运用高碘酸钠氧化法对分光光度法的准确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操作简单,相对误差为-0.490%。
- 李玲艳张剑黄智勇
-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生物柴油离心酯交换
- 制备生物柴油用高游离脂肪酸花椒籽油的酯化法降酸被引量:4
- 2012年
- 花椒籽油要达到制备生物柴油的要求,必须进行降酸处理。简单介绍了降酸前处理中的脱胶和脱色,甲醇酯化降酸的较优工艺为:催化剂浓硫酸浓度为2%,醇油摩尔比为30∶1,反应时间为2.5 h,反应温度为60℃。在此条件下,花椒籽油酸值可由78.91 mg KOH/g降到1.56 mg KOH/g,可以满足后期制备生物柴油要求。
- 张剑王煊军
- 关键词:花椒籽油酯化降酸
- 酯交换法在生物柴油制备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0年
- 介绍了国内外生物柴油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阐述了非均相催化、均相催化、生物催化和超临界催化技术等酯交换法的研究进展。阐明了各种催化法的优缺点,指出了目前酯交换法研究的热点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 张剑王煊军郭和军
- 关键词:生物柴油酯交换法催化剂
- 一种含醚新型生物柴油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3
- 2012年
- 以精制麻风树油、甲醇和二乙二醇甲醚为反应物,以KOH为催化剂,制备出一种高含氧量的新型生物柴油——麻风树油二乙二醇甲醚酯。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其最佳合成条件是醇油物质的量比为6∶1,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油质量的1.2%,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30 min。通过FT-IR和1H-NMR分析并验证了产物的分子结构,测试了该生物柴油及其与0#柴油混合的燃料理化性质,包括油溶性、烟点、运动粘度、凝点、闭杯闪点;在相同测试条件下,比较其与0#柴油、麻风树油甲酯的碳烟排放情况。结果表明,麻风树油二乙二醇甲醚酯具有较高的含氧量,其理化性能和排放性能良好,既可以作为柴油添加剂,也可以代替柴油单独进行使用,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 蒋大勇
- 关键词:生物柴油排放性能
- 柴油机清洁含氧燃料及其研究新进展被引量:5
- 2010年
- 综述了国内外低排放清洁含氧燃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醇类、醚类、醇醚类、酯类和醚酯类含氧燃料的新品种及排放性能。
- 苏俊作马静王汝栋郭和军王煊军
- 关键词:柴油机排放
- 生物柴油的性能与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0年
- 概述了生物柴油的燃料性质和排放特性,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指出了植物油醚基酯是一种排放性能更为优越的新型生物柴油。
- 王汝栋郭和军王煊军苏俊作马静
- 关键词:生物柴油燃料性质排放特性
- 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的反应动力学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2年
- 掌握制备生物柴油的反应动力学对优化生物柴油的生产工艺、降低成本有重要作用。主要论述了目前国内酯交换反应制取生物柴油的反应动力学研究的现状,分析并总结了各自的特点。
- 李玲艳张剑黄智勇王煊军
- 关键词:生物柴油酯交换反应动力学
- 棉籽油乙二醇甲醚酯新型生物柴油的合成
- 2012年
- 以棉籽油和乙二醇甲醚为原料,KOH为催化剂合成出一种含氧量更高的新型生物柴油。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醇油比、催化剂用量、温度和反应时间四种因素对产物产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合成条件。运用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凝胶渗透色谱法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柴油机台架试验表明,燃烧该新型生物柴油可大幅度减少柴油机的废气排放。
- 李正正郭和军苏俊作王汝栋
- 关键词:生物柴油排放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