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60315007)

作品数:8 被引量:40H指数:5
相关作者:郭立玮付廷明贺建东乐康李玲娟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中药
  • 2篇丹参
  • 2篇药物
  • 2篇计算机
  • 2篇计算机化
  • 2篇计算机化学
  • 2篇超微
  • 2篇超微粉
  • 2篇超微粉碎
  • 2篇超微粉碎技术
  • 1篇丹参活性成分
  • 1篇丹参脂溶性成...
  • 1篇性药
  • 1篇药剂学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印迹聚合物
  • 1篇优化设计
  • 1篇皂苷
  • 1篇脂溶性

机构

  • 8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8篇郭立玮
  • 6篇付廷明
  • 2篇李玲娟
  • 2篇乐康
  • 2篇贺建东
  • 1篇李凤生
  • 1篇朱华旭
  • 1篇支兴蕾
  • 1篇王天瑶
  • 1篇刘永
  • 1篇徐雪松
  • 1篇洪弘
  • 1篇陆瑾

传媒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中草药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丹参酮ⅡA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丹参活性成分的分离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制备丹参酮ⅡA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及分离丹参的活性成分。方法以丹参酮ⅡA为模板,以α-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采用热聚合方式,通过条件优化获得了对丹参酮ⅡA有特异选择性吸附的MIP。通过静态平衡结合法研究了模板聚合物的结合能力和选择特性,用Scatchard分析法研究了MIP对模板分子的结合特性。结果制备MIP最优条件为ⅡA-EMAA-EDMA(1:4:24),溶剂为氯仿。该聚合物形成了两类不同的结合位点,高亲和力结合点的离解常数Kd1为0.752 mmo.lL-1、最大表观结合常数Qmax1为21.58μmol.g-1,低亲和力的Kd2为2.371 mmo.lL-1、Qmax2为44.63μmol.g-1。结论该MIP可用于分离丹参酮提取物中的丹参酮ⅡA,效果良好。
乐康付廷明郭立玮
关键词:分子印迹聚合物热聚合
中药中砷、汞等无机元素的体内存在形态及影响其生物药剂学特征的若干因素被引量:7
2008年
从生物药剂学的角度探讨了中药中砷、汞等无机元素的体内存在形态、体内过程及其生物效应的相关性,归纳了物理化学因素、剂型因素、机体的生物因素、相互作用等若干因素对这类药物生物药剂学特征的影响。这对中药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以及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支兴蕾郭立玮
关键词:中药无机元素生物药剂学
气流进入角度对干粉吸入器药物解聚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以硫酸沙丁胺醇粉雾剂为模型药物,通过体外试验比较3种不同类型干粉吸入器的分散效果。结果表明,具有载体截留功能的切向进气和非切向进气吸入器及无载体截留功能的切向进气吸入器在一级瓶和二级瓶的药物沉积率分别为8.1%、10.5%、49.0%和31.5%、34.1%、15.8%。
付廷明李凤生朱华旭郭立玮刘永
有序介孔材料SBA-15提高难溶性药物吡咯昔康溶出度的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采用与介孔材料复合的方式提高难溶性药物吡咯昔康的溶出度。方法通过X射线衍射、氮气吸附-脱附曲线、热分析及溶出度实验,观察吡咯昔康负载到SBA-15的表面情况。结果吡咯昔康溶解后自组装在介孔材料SBA-15的表面,紫外吸收与热重分析表明负载量为17%;X射线衍射、氮气吸附-脱附曲线、热分析及溶出度实验表明:吡咯昔康以极小非晶的形式负载在SBA-15的表面,负载后吡咯昔康的溶出度提高了144%。结论本研究为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度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付廷明乐康陆瑾王天瑶郭立玮
关键词:介孔材料溶出度SBA-15难溶性药物
湿式超微粉碎提取三七总皂苷及粒径对提取率的影响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研究湿式超微粉碎法与传统提取方法对三七总皂苷提取的影响及粉碎粒径与提取率的关系。方法以三七总皂苷为指标,高效液相法测定提取率以及粒径分布仪测定粒径。结果湿式超微粉碎法提取率较普通回流法略有提高,但普通回流法需要2 h,而湿式超微粉碎法只需10 min,节省了时间;超微粉碎随时间的增加,粒径越来越小,但提取率并没有增加。结论湿式超微粉碎与提取同步完成,极大的提高了提取的效率;粉碎粒径与提取率并不呈现比例关系。
贺建东付廷明郭立玮
关键词:三七总皂苷超微粉碎技术HPLC法显微观察
计算机化学及其在中药分离技术研究领域的应用进展被引量:3
2011年
中药分离技术是中药研发领域的关键技术,是中药制剂现代化的重要环节。计算机化学能够从中药体系的"复杂数据"中构造模型、寻找规律。该文分析了计算机化学应用到中药分离领域的适用性、技术关键、基本模式及常用算法,介绍了提取动力学的数学模型及其建立方法,研究了基于计算机化学的中药膜过程的若干问题,并展望了该研究方向的应用前景。
李玲娟洪弘徐雪松郭立玮
关键词:中药分离计算机化学中药提取系统设计膜过程
丹参脂溶性成分的湿式超微粉碎提取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研究超微粉碎技术与传统提取方法对丹参脂溶性成分提取的影响。方法以丹参酮ⅡA为指标,用高效液相法进行分析测定,考察不同提取方式对丹参酮ⅡA提取率的影响,并用正交实验法进一步优选提取条件。结果丹参酮ⅡA超微粉碎提取的最佳工艺为A3B2C2,即80%乙醇8倍量提取10 min。结论提取时间及乙醇浓度对丹参酮ⅡA的提取率影响较大。
贺建东付廷明郭立玮
关键词:丹参超微粉碎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
面向中药复杂体系的吸入给药复合粒子优化设计原理与方法被引量:5
2011年
鉴于中医药复杂巨系统求解过程在数学上的不可描述性,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计算机化学与粉体材料科学理念与方法,以由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类物质组成的复方丹参制剂处方为模型药物,采集有效部位物料体系的物理化学特征参数(有关化学成分的熵、焓、表面能、电性等)、相关复合工艺特征参数(操作温度、搅拌速度、包覆时间等)及目的产物复合粒子性能特征参数(微结构参数与生物药剂学性能)等数据,建立中药复合粒子设计与制备工艺小型数据库,应用中药学、计算机化学、物理化学等跨学科交叉研究"中药粒子复合技术"的规律,探索中药复合粒子制备工艺微/纳米尺度有序组合机制,尝试以现代物理化学手段调控中药多元组分微结构及性能。为中药复方体系实现"表征参数检测—工艺过程参数筛选—目的产物性能优化"提供一种全新的研究模式。
郭立玮付廷明李玲娟
关键词:中药复杂体系吸入给药材料学计算机化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