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72080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720805)
- 作品数:33 被引量:219H指数:9
- 相关作者:谢明勇聂少平陈芳申明月胡小松更多>>
-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负载型贵金属铂催化剂催化氢化大豆油的性能研究被引量:11
- 2014年
- 油脂氢化是利用还原性镍等金属作为催化剂,使氢加成到三酰甘油双键上的过程。但在氢化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异构化产物——反式脂肪酸(TFAs)。因此学术界一直研究如何降低氢化过程中TFAs含量的方法,尤其是对催化氢化中各类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的探究。通过制备二氧化锆(ZrO2)负载贵金属铂的催化剂,在工业条件下氢化大豆油并与雷尼镍催化剂对比其活性、反应选择性以及产生TFAs的含量。采用浸渍-还原法制备负载贵金属铂的催化剂,利用常用的表征手段如XRD、TEM、BET、ICP等对催化剂进行物理化学表征;同时在工业氢化条件下对大豆油进行催化氢化,对比各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以及TFAs的含量,且进一步对比氢化后油脂的品质指标如酸价、熔点。结果表明,ZrO2负载贵金属铂催化剂的活性极明显高于镍催化剂,且在碘值约为70时产生的反式酸含量为25.48 g/100 g大豆油,低于镍催化剂产生的反式酸(31.42g/100 g大豆油)。负载铂催化剂氢化后油脂的酸价稳定并且小于1.0 mgKOH/g;油脂的滑动熔点值显著上升,最终高达45.08℃。在工业氢化条件下,ZrO2负载的铂催化剂为典型的介孔材料,金属粒径小,金属分散性很好,具有高活性,低TFAs含量等优点。
- 杨希陈奕聂少平谢明勇
- 关键词:油脂氢化反式脂肪酸二氧化锆酸价
- 矢车菊-3-葡萄糖苷对环氧丙酰胺诱导的MDA-MB-231细胞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14年
- 从干预细胞氧化应激的角度,采用比色法、荧光检测及免疫分析的方法,考察不同浓度的矢车菊-3-葡萄糖苷对环氧丙酰胺引起的人类乳癌细胞MDA-MB-231毒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环氧丙酰胺单独处理的细胞相比,矢车菊-3-葡萄糖苷预处理后能明显提高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细胞内活性氧和丙二醛的生成量,而且抑制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的下降,提高γ-GCS蛋白表达量。矢车菊-3-葡萄糖苷能够保护MDA-MB-231细胞免受环氧丙酰胺引起的氧化应激。
- 宋柬张莉赵婧胡小松陈芳
- 关键词:细胞损伤活性氧谷胱甘肽
- 食品营养组分对抗坏血酸模型生成呋喃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研究食品营养组分对抗坏血酸模型生成呋喃的影响。方法:选取几种重要的单糖、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无机盐等食品营养组分加入抗坏血酸模型,模拟密封罐装食品的灭菌条件(121℃下油浴30 min),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HS-GC-MS)监测呋喃含量。结果:半乳糖对抗坏血酸模型生成呋喃有促进作用,而葡萄糖对此模型具有双重影响。亚油酸、亚麻酸均对抗坏血酸模型生成呋喃具有促进作用,且亚麻酸的促进作用要大于亚油酸。对于丝氨酸、苏氨酸和谷氨酸,当添加量<2 mg会抑制抗坏血酸模型生成呋喃;当添加量>10 mg,对抗坏血酸模型生成呋喃具有促进作用。此外,铁、镁对抗坏血模型生成呋喃起到促进作用,而钙对此模型生成呋喃的影响取决于它的添加量。总体而言锌会抑制抗坏血酸模型生成呋喃。结论:二元体系下抗坏血酸模型生成呋喃的机制比较复杂,加入呋喃前体物不仅会促进此模型中呋喃生成,还会发生竞争反应抑制呋喃生成。金属元素对抗坏血酸生成呋喃的影响很大程度取决于其自身的性质。
- 蒋玉洁张雅楠申明月洪涛刘倩聂少平
- 关键词:呋喃
- 大肠杆菌磷酸甘油酸脱氢酶突变体的构建及抗反馈抑制效应被引量:2
- 2016年
- 磷酸甘油酸脱氢酶(D-3-phosphoglycerate dehydrogenase,PGDH,EC 1.1.1.95)为L-丝氨酸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其编码基因为ser A,其活性受到合成产物L-丝氨酸的反馈抑制调控。为解除丝氨酸的反馈抑制,采用定点突变技术把编码PGDH酶344位组氨酸或346位天冬氨酸或364位天冬氨酸的密码子定点突变为丙氨酸密码子。改造后的ser AFbr被连到表达载体pT7-7上,并转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进行表达,破壁回收粗酶液,通过DEAE阴离子柱纯化PGDH突变体,并对其酶活性和IC_(50)值进行了测定。结果,野生型PGDH酶IC_(50)值为7μmol/L,而PGDH双突变体N346A/H344A催化活性与野生型相近,在丝氨酸浓度为160 mmol/L时,其酶活仍保持未添加丝氨酸时酶活的96%,基本解除反馈抑制。
- 邓辉陈存武孙传伯韦传宝
- 壬基酚异构体对小鼠Sertoli TM4细胞内黏着连接、雄激素结合蛋白和抑制素B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研究了壬基酚异构体[4-(1-乙基-1-甲基-己基)酚](4-NP65)对小鼠睾丸Sertoli TM4细胞黏着连接相关分子表达和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ABP),抑制素B(Inhibin B)的作用。不同浓度4-NP65(0、0.1、1、10、20、40μmol·L-1)作用于TM4细胞24h,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RT-PCR测定TM4细胞波形蛋白(Vimentin),N-钙黏着蛋白(N-cadherin),黏着斑蛋白(Vinculin)mRNA的表达情况;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ABP和Inhibin B的含量。结果4-NP65在低剂量(0.1、1、10、20μmol·L-1)对细胞存活率无显著影响,在高剂量(40、80、100μmol·L-1)能显著降低TM4细胞存活率(P<0.01);4-NP65剂量依赖性增加Vimentin mRNA表达,降低Vinculin、N-cadherin mRNA的表达;4-NP65呈剂量依赖性降低ABP的分泌量,与对照组比较,在20、40μmol·L-1处理组有显著差异(P<0.05),而Inhibin B的含量在20、40μmol·L-1 4-NP65处理组有显著降低(P<0.05)。4-NP65对小鼠Sertoli TM4细胞具有生殖毒性作用,黏着连接是其作用的可能靶点之一,4-NP65可能通过影响TM4细胞黏着连接相关分子的表达和TM4细胞分泌ABP、Inhibin B引起雄性生殖系统损伤。
- 刘晓珍王小银黄丹菲谢明勇
- 关键词:SERTOLI雄激素结合蛋白抑制素B
- 基于油脂氧化的食品加工伴生危害物形成研究进展被引量:18
- 2015年
- 热加工过程对食品的风味、色泽以及危害物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美拉德反应和油脂氧化是热加工中发生的最重要的两类反应,彼此独立且相互影响,尤其是油脂氧化产生的羰基化合物能与氨基化合物发生反应,从而对丙烯酰胺、杂环胺、晚期糖基化末端产物、5-羟甲基糠醛等多种危害物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油脂氧化产生的活性羰基化合物为关注点,综述了油脂氧化对食品加工伴生危害物的影响,以期为抑制食品中危害物的生成提供理论参考。
- 陈芳陈伟娜胡小松
- 关键词:美拉德反应油脂氧化
- 油脂氧化产生的氧化α,β不饱和醛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6年
- 氧化α,β不饱和醛是油脂氧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类有毒有害物质,广泛分布于油脂加热挥发物及各类油脂热加工食品中,也能内源性地在人体内产生,对人体健康造成重大威胁。本研究综述氧化α,β不饱和醛的结构、性质、生成途径、检测方法等内容,为提升公众对这类有毒化合物的认识,减少对人体的危害提供参考。
- 梅江陈奕谢明勇
- 高暴露水平的大豆热加工食品体系中呋喃产生及其控制
- 2015年
- 呋喃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食品污染物之一,目前对它的形成途径及形成机制并不完全清楚。选取呋喃高暴露水平的豆奶粉、豆豉作为研究体系,在实验室小试的水平上,模拟这2种大豆加工食品的生产工艺,通过组分的逐步添加与工艺的改变找出影响这2种大豆热加工食品生产过程中呋喃产生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豆豉加工过程中,蒸煮、发酵及糖、调味粉和植物油的添加能够显著影响豆豉中呋喃的含量,蒸煮与发酵72 h过程中产生的呋喃危害物分别为(91.27±4.21)、(102.29±5.02)ng/g,分别为浸泡过程的6.2倍和6.9倍,而实际加工过程中可以控制蒸煮时间和发酵时间达到减少呋喃产生,另外还可以将豆豉制成干样,从而降低因加工过程产生的呋喃;豆奶粉加工过程中,灭酶、均质和喷雾干燥是呋喃产生的关键步骤,产生的呋喃分别为(71.40±3.87)、(97.83±4.98)、(355.18±156.87)ng/g,分别为烘干脱皮过程的4.2倍、5.82倍和24.0倍。实验结果为优化豆豉和豆奶粉加工工艺,抑制呋喃的形成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
- 申明月蒋玉洁刘倩张雅楠贾寒冰洪涛刘玲玲聂少平
- 关键词:呋喃大豆
- 食品中丙烯酰胺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13年
- 丙烯酰胺具有神经毒性,是一种潜在致癌物,广泛分布于热加工食品中,主要通过美拉德反应形成。本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食品中污染物丙烯酰胺的现状、毒性,以及其形成机制、控制途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上述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评述。
- 朱雨辰王菲宋柬赵梦瑶陈芳
- 关键词:丙烯酰胺毒性干预
- 添加紫甘蓝粉、花椰菜粉、麦胚粉对曲奇中丙烯酰胺生成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究添加紫甘蓝粉、花椰菜粉、麦胚粉对曲奇中丙烯酰胺生成的影响,为优化焙烤食品配方、控制丙烯酰胺生成提供基础。方法参考AACC方法,分别以一定比例的植物粉替代等量面粉制作曲奇,以未添加植物粉曲奇为对照,采用HPLC-MS/MS法测定曲奇中丙烯酰胺的含量。结果三种植物粉对丙烯酰胺生成的影响不同。在添加量为1%~10%时,添加紫甘蓝粉、花椰菜粉的曲奇中丙烯酰胺含量随添加量增加而增大。添加量为10%时,丙烯酰胺含量分别为对照的26.25、68.52倍,而添加麦胚粉曲奇影响不显著。结论添加紫甘蓝粉、花椰菜粉和麦胚粉对曲奇中丙烯酰胺的生成有不同影响。
- 李梦黎付晓文朱雨辰王鹏璞安勃勃陈芳
- 关键词:丙烯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