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094100510023)
-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捍卫李爱国郭增长雷伟伟郑勇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理工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子午线弧长计算的数值积分算法及其比较被引量:2
- 2014年
- 子午线弧长计算的经典算法是对子午线曲率半径按照牛顿二项式定理进行展开,分项积分得到近似解析解。研究了五种常用的数值积分算法及其在子午线弧长计算中的应用,并用Matlab软件予以实现。将数值积分结果与经典算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数值积分算法求解子午线弧长,简单易行,准确可靠。同时,还证明了复合辛普森算法和龙贝格算法要优于其它几种算法。
- 郑红晓张红方雷伟伟
- 关键词:子午线弧长MATLAB
- 光学和近红外波段的大气群折射率差理论公式被引量:2
- 2010年
- 中性大气折射延迟是激光测距技术的主要误差源.本文基于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1999决议推荐的光学和近红外波段的大气折射率差理论模型,在Mendes(2004)理论的基础上,对某些理论公式进行了重新推导,给出了大气折射率差静力学和非静力学分量的实用表达式.推导出了大气折射率差的级数展开式,并保留至波长的负6次方项;同时在水气引起的折射率差上加上了频率改正项.计算发现,水气项中的频率改正对折射率差的贡献是不可忽略的.本文工作可为空间大地测量,特别是激光测距技术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 张捍卫李爱国王庆林
- 关键词:大气折射指数天顶延迟
- 三轴弹性地球自转的动力学方程
- 2010年
- 整体地球自转动力学理论一般假设地球是旋转对称的,但实际上地球是一个非对称的旋转椭球体。因此,三轴地球自转的研究是符合现实的。本文在弹性地球自转Liouville方程的基础上,在推导过程中所有量保留到极移平方和椭率乘积量级而忽略其更小量级的情况下,给出了适用于地球自转研究的三轴弹性地球自转的动力学方程。同时也列出了求解三轴弹性地球自转自由摆动的两种方法,即椭圆积分方法和椭圆函数方法。最后指出,如果在推导过程中保留更小量级,则弹性地球模型的自转动力学方程无解析解;旋转对称地球自转的线性解是三轴地球模型在极移量级下的一种特例,且三轴弹性地球模型不可能出现第二自由摆动。
- 张捍卫李爱国郭增长
- 关键词:椭圆积分椭圆函数
- 映射函数形式的天文大气折射理论公式被引量:3
- 2010年
- 重新研究了中性大气折射延迟映射函数的近似母函数.在此基础上,本文得到了一个新的天文大气折射的理论公式,即映射函数形式的表达式.数值计算表明,利用本文公式和利用普尔科沃大气折射表公式计算的蒙气差相差很小.在天顶距小于30°的情况下,二者之差小于0″.05,在天顶距小于65°的情况下,二者之差小于0″.11;在天顶距大于65°的情况下,二者之差却不增反降,直至在天顶距75°处出现负值,但也就是在天顶距75°处,二者之差的绝对值又开始增加;但总体上,在天顶距小于75°时二者之差的绝对值小于0″.11.可见,以映射函数形式的蒙气差公式取代复杂的普尔科沃大气折射表公式是可行的,也可以利用天文大气折射测定值来建立大气延迟模型.
- 张捍卫李爱国郭增长
- 关键词:天文大气折射映射函数
- 引潮力引起的地球引力场时空变化的理论研究
- 2010年
- 地球重力场的时空结构与分布特性无论在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在地理空间信息建设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地球表面上的观测仪器检测到的只是某一个质点的重力变化(拉格朗日变化),但是理论研究却是基于欧拉引力和引力位场方程进行的。本文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的基本理论,在改正了文献[5]的一处原则性错误之后,推导出了引力和引力位的Lagrange和Euler增量表达式。本文工作对于高精度地球重力场的时空变化的理论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 张捍卫郭增长李爱国
- 关键词:引力场
- GCRS与ITRS之间的坐标转换研究被引量:15
- 2011年
- 地球质心天球参考系(GCRS)与国际地球参考系(ITRS)之间的坐标转换是天文/测地学的主要研究问题之一。在基于春分点的坐标转换过程中,推导了瞬时天球中间极(C IP)在GCRS中的坐标表达式,它是基于非旋转原点(NRO)坐标转换的基础。根据选择的欧拉角,对J2000平天极相对GCRS的天极补偿和分点改正的概念进行了数学表述。同时给出了在基于春分点和NRO的坐标转换模型中引入的各种坐标系之间的关系。
- 张捍卫郑勇马高峰
- 关键词:天球参考系地球参考系春分点非旋转原点
- 计算底点纬度B_f的数值迭代算法及其比较被引量:2
- 2015年
- 研究了不动点迭代法、斯特芬森迭代法、牛顿-瑞弗森迭代法和割线法等四种数值迭代算法及其在底点纬度计算中的应用,并用MATLAB软件予以实现。将数值迭代算法结果与经典算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数值迭代算法求解底点纬度,简单易行,结果准确可靠。
- 郑红晓张红方雷伟伟
- 关键词:MAT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