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11ZB085)
-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李来才郑妍王译伟童培杰苏心桐更多>>
- 相关机构:四川师范大学泸州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儿茶素-腺嘌呤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密度泛函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在6-31 +G*基组水平上研究了儿茶素-腺嘌呤分子间相互作用机制,得到稳定的儿茶素-腺嘌呤复合物.计算结果表明氢键对于复合物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当复合物形成2个或更多的氢键时,氢键的数目、类型及强度共同决定着复合物的稳定性.通过研究发现,所有的氢键复合物进行基组重叠误差(BSSE)校正后的相互作用能为9.50~ 39.50 kJ/mol,相互作用能主要由氢键所贡献.振动分析显示,氢键的形成使相对应键的对称伸缩振动频率减小,说明这些复合物中形成的氢键都是正常的红移型氢键,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 蔡皖飞郑妍李来才
- 关键词:儿茶素腺嘌呤密度泛函理论氢键作用
- α-乙酰基二硫缩烯酮在TiCl_4催化下的酰化反应机理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在B3LYP/6-311G(p)理论水平上研究α-乙酰基二硫缩烯酮在TiCl4催化下的酰化反应的微观反应机理.优化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结构,同时采用了极化连续介质模型(PCM)对各个驻点进行了单点能计算以模拟在CH2Cl2溶剂中的反应过程,并且应用了自然轨道理论(NBO)和分子中的原子理论(AIM)分析了这些物质的成键特征和轨道间的相互作用.计算结果得到此反应在TiCl4催化情况下的活化能小于没有催化剂情况下的活化能,证明了在TiCl4催化剂参加的情况下有利于此反应的进行,溶剂效应也较大程度地降低了此反应的活化能.
- 苏心桐李来才
- 关键词:反应机理活化能溶剂效应
- 甲醇在Pt-Co(111)/C表面吸附和分解的量子化学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周期平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CH3OH分子在Pt-Co(111)/C表面top、fcc、hcp和bridge位的9种吸附模型进行了构型优化、能量计算,结果表明fcc-Pt2Co位是较有利的吸附位.Co掺杂后整个体系的态密度略向低能方向移动,费米能级的位置发生了右移导带增宽,表明掺杂后的Pt/C具有更强的氧化能力.考虑催化剂抗中毒性能时发现:CO在Pt-Co(111)/C表面的吸附能比相应各位置上甲醇的吸附能均要低,说明Pt-Co(111)/C确实具有较好的抗CO中毒化能力;甲醇在Pt-Co(111)/C表面的解离过程也发现:该催化剂使得甲醇催化氧化反应的进行比在气相中断裂H—O键所需要的能量降低了296.0 kJ/mol,说明在Pt-Co(111)/C面反应较容易发生,因此碳负载Pt-Co合金是催化氧化甲醇较好的催化剂.
- 王译伟李来才童培杰
- 关键词:甲醇密度泛函理论电子结构过渡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