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2Z436)
- 作品数:6 被引量:46H指数:3
- 相关作者:李永哲胡朝军刘占东王得新张拥波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协和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TPN22基因1123G>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为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nonreceptor 22,PTPN22)基因1123G>C(rs2488457)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相关性。采用Taqman-MGB探针建立了1123G>C位点的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分型方法,对104例SLE患者、105例其他风湿病患者、101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分型。同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抗体。结果显示SLE组PTPN22基因SNP CC基因型与其他风湿病组及健康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SLE组PTPN22基因CC基因型(基因频率:0.221)明显高于其他风湿病组(包括AS、SS、PBC组)、健康对照组(基因频率:0.030),其他风湿病组PTPN22基因SNPCC基因型与健康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C等位基因频率为0.447明显高于其他风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此结果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SLE组PTPN22各基因型ANA、抗ds DNA抗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而PTPN22基因SNP与SLE患者有一定的相关性,由于SLE患者地区和种族差异,PTPN22基因变异位点可能不同。
- 冯雪李永哲张吉林秦绪珍张洋包书萌佟大伟张蜀澜胡朝军
- 关键词:红斑狼疮PTPN22多态性单核苷酸TAQMAN-MGB探针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共刺激分子B7-H4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共刺激因子B7-H4的表达及其与疾病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real-time 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流式细胞术(FCM)检测65名PB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B7-H4 mRNA表达水平、血清IL-2水平以及CD4^+、CD8^+T细胞亚群和T细胞表面B7-H4表达百分率,同时监测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AMA)及临床各项生化指标的关系。结果(1)PBC患者PBMC B7-H4 mRNA水平及T细胞表面B7-H4表达百分率显著低于非PBC肝硬化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2)活化72h后各实验组及对照组IL-2含量及CD4^+、CD8^+、CD4^+CD8^+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均低于活化前,以非PBC肝硬化组与健康对照组降低显著(P〈0.05);PBC组IL-2含量及CD4^+、CD4^+CD8^+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高于非PBC肝硬化组与健康对照组(P〈0.01)。(3)AMA-M2阳性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及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升高,其中ALP及GGT升高显著(P〈0.05);AMA—M2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T细胞表面B7-H4表达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刺激因子B7-H4对PBC患者体内T细胞活化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的抑制作用减弱,为研究PBC的发生发展和阐明PBC的发病机制提供了试验资料。
- 赵臣李永哲赵阳胡朝军刘定华佟大伟张蜀澜
-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共刺激因子B7-H4抗线粒体抗体
- 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的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研究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情况。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84例CFS患者(CFS组)、5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B细胞、NK细胞)及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CFS组与健康对照组的T细胞、CD8+T细胞百分率以及CD4+/CD8+比值无显著差别(P>0.05);而CFS组NK细胞、CD4+T细胞及CD25+调节性T细胞百分率显著增高,B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各亚群比例异常,提示其免疫功能失衡,而CD25+T调节性细胞可能在该病进程中有重要意义。
- 刘定华刘占东李永哲张海莹胡朝军张拥波王得新
- 关键词:慢性疲劳综合征淋巴细胞CD25+调节性T细胞流式细胞术
- 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抗体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及其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比较三种方法检测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抗体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用以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PDC)为靶抗原的ELISA法;以三联体(BPO)为靶抗原的ELISA法;以天然M2抗原和BPO融合蛋白M2-3E(BPO)为靶抗原的ELISA法检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AMA-M2抗体。结果以PDC为靶抗原的ELISA法测定AMA-M2抗体检出率(敏感性)达81.25%,特异性达97.15%;以BPO为靶抗原的ELISA法测定AMA-M2抗体检出率(敏感性)达88.54%,特异性达98.37%;以M2-3E(BPO)为靶抗原的ELISA法测定AMA-M2抗体检出率(敏感性)达96.88%,特异性达97.15%。结论包被有天然M2抗原和BPO融合蛋白这两种抗原联合制备的三联体检测AMA-M2抗体的阳性率最高,特异性达到97.15%,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诊断提供了简便、快速而有效的手段。
- 张洋李永哲冯雪包书萌胡朝军佟大伟张蜀澜
-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抗线粒体抗体
-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被引量:28
- 2010年
-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种以慢性疲劳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可影响身体的多个器官及免疫系统,但发病原因至今仍是未解之谜。其病理生理过程欠清,发病机制复杂。近年发现,病毒感染、神经内分泌紊乱、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氧化应激和遗传等因素可能参与其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
- 张拥波胡松刘占东李永哲王得新
- 关键词:慢性疲劳综合征病毒自身免疫氧化应激基因
- 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血浆中色氨酸水平测定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研究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者血中是否存在色氨酸水平的改变。方法采用美国CDC的诊断标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方法,对CFS患者血中色氨酸的水平进行测定,并与经过严格筛查的健康人比较。结果CFS人群血浆中色氨酸的水平(32.03±5.33)μmol/L明显高于健康人组(22.49±4.26)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色氨酸为起始的5-羟色胺(5-HT)能系统功能紊乱可能是CFS发生"中枢性"疲劳的生化基础之一。
- 刘占东王得新张宁李任陈珺张拥波赵亚明薛启蓂
- 关键词:慢性疲劳综合征色氨酸5-羟色胺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