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Z131107000413063)

作品数:14 被引量:98H指数:6
相关作者:姜玉新杨萌张波戴晴朱庆莉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超声
  • 6篇甲状腺
  • 3篇声成像
  • 3篇肿瘤
  • 3篇光声
  • 3篇光声成像
  • 3篇超声检查
  • 3篇成像
  • 2篇造影
  • 2篇生物医学
  • 2篇生物医学应用
  • 2篇评分
  • 2篇自主学习模式
  • 2篇腺肿瘤
  • 2篇结节
  • 2篇精准
  • 2篇甲状腺结节
  • 2篇关节
  • 2篇分子
  • 2篇分子成像

机构

  • 9篇北京协和医学...
  • 5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青岛大学
  • 1篇烟台毓璜顶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8篇姜玉新
  • 7篇杨萌
  • 5篇张波
  • 5篇戴晴
  • 4篇朱庆莉
  • 3篇李建初
  • 3篇李文波
  • 2篇杨筱
  • 2篇赖兴建
  • 2篇孙健
  • 2篇张晓燕
  • 2篇王铭
  • 2篇赵瑞娜
  • 2篇苏娜
  • 2篇赵辰阳
  • 2篇张冰
  • 1篇房世保
  • 1篇毕娅兰
  • 1篇王蕾
  • 1篇刘美娟

传媒

  • 5篇中华医学超声...
  • 5篇协和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光声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12
2019年
光声成像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医学成像技术,以光声效应为成像基础,结合光学成像对比度高、光谱特异度好、声学成像空间分辨率高和穿透力强的特点,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从光声成像基本原理、成像模式、在临床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以及目前存在的技术局限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张睿杨萌姜玉新
关键词:光声成像分子成像生物医学应用
基于APP线上自主学习模式的关节超声诊断的精准教学探索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应用程序(APP)线上自主学习模式在关节超声诊断精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依据12名超声医师诊断经验不同分为3组。首先通过APP培训课程自主学习“关节超声诊断评分标准”,随后进入考核平台,对140个手部类风湿关节炎进行评分。用诊断符合率及组内相关系数(ICC)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ICC);用调查问卷收集学员的教学反馈意见。结果3组超声医师的诊断一致性较好(65.2%~67.7%≥0.8),其中滑膜炎血流分级及腱鞘炎有无判断考核结果最好(74.40%~81.70%/0.91~0.94;87.50%~93.80%/0.97~0.98),而滑膜炎灰阶超声分级误判较高(45.10%~47.80%/0.58~0.74),骨侵蚀的ICC较差(66.70%~77.80%/0.44~0.58)。在手部关节中,第3掌指关节(MCP3)与第2/3远端指间关节(PIP2/3)病变诊断符合率较低(61.1%~71.3%;57.4%~63.9%),腕关节诊断符合率差异较大(64%~80%)。受训学员普遍喜欢上述教学方法(75%),认为提高了学习效率与兴趣(91.7%),但在超声评分标准阐述更加明确化,考核图片更加清晰化,以及合理运用动态视频教学等方面仍有待优化完善。结论基于APP的线上自主学习模式可作为关节超声诊断学习的有效手段,精细化分析考核结果及学员教学反馈有助于优化教学方法,从而实现关节超声诊断的精准教学。
王铭赵辰阳韦瑶桂阳赵瑞娜王若蛟杨萌
关键词:超声评分
膀胱平滑肌瘤的超声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总结膀胱平滑肌瘤超声声像图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分析2000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超声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膀胱平滑肌瘤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探讨膀胱平滑肌瘤定位及定性诊断要点。结果 17例膀胱平滑肌瘤患者中14例黏膜下型声像图均表现为边界清的低回声肿块,腔内面覆盖线状黏膜高回声,与膀胱腔内高回声黏膜线相延续。3例外膜下型均表现为膀胱旁低回声包块,膀胱受压改变。大体形态上,6例表现为圆形或球状隆起,9例表现为椭圆形占位,2例表现为分叶状;共9例显示出肿物内部或周边条状血流,而其中经阴道超声检查的2例患者均显示出较丰富规则条状血流信号;8例经腹部超声未显示明确血流信号。结论膀胱平滑肌瘤以黏膜下型多见,常表现为膀胱壁低回声包块,形态规则,边界清晰,表面可见正常黏膜高回声。外膜下型易误诊,需仔细辨识。超声检查在膀胱平滑肌瘤定位、定性及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对于女性患者经阴道超声对膀胱平滑肌瘤定位及定性诊断有更明显的优势。
苏娜戴晴杨萌赵辰阳徐雯王铭张冰王立丽
关键词:超声检查膀胱肿瘤平滑肌瘤
光声成像分子造影剂被引量:3
2018年
光声成像是利用光声效应成像的新型影像技术,具有光学成像高对比度和超声成像高穿透力的优势。光声成像分子包括内源性生色团和外源性造影剂,其中外源性分子造影剂的应用,使分子光声成像成为可能,因而具有广阔的生物医学应用前景及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对光声成像外源性分子造影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合成方式进行综述,重点介绍小分子有机染料、贵金属纳米颗粒、碳纳米材料、有机纳米多聚物、基因编码的生色团、铜铁化合物、半导体多聚物纳米颗粒等光声信号复合物及常见的配体分子,如小分子、肽类、亲和小体、适体和抗体等,并对未来本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展望。
唐鹤文杨萌姜玉新
关键词:光声成像造影剂分子成像靶向
肾动脉分支异常伴或不伴肾动脉狭窄的超声漏误诊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肾动脉分支异常伴或不伴肾动脉狭窄的漏误诊原因。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25日于北京协和医院经CT血管造影(CTA)检查诊断为肾动脉分支异常的80例患者共103个肾的超声检查结果,与CTA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重点讨论肾动脉分支异常伴或不伴肾动脉狭窄的漏误诊原因。结果在CTA诊断的103个肾中,27个为肾动脉变异合并狭窄,76个仅为肾动脉分支异常不伴肾动脉狭窄。在肾动脉变异合并狭窄的27个肾中,2个超声正确诊断(检出率为7.4%),均由高年资超声医师检查;25个超声诊断不全面或漏诊,其中15个由低年资超声医师检查,10个由高年资超声医师检查。仅肾动脉分支异常的76个肾中,9个超声正确诊断(检出率为11.8%),其中8个高年资超声医师检查,1个由低年资超声医师检查;67个超声漏诊,其中24个由低年资超声医生检查,43个由高年资超声医师检查。结论肾动脉分支变异伴或不伴肾动脉狭窄的超声检出率较低,超声检出水平与工作年限可能有一定关系,提示在超声医师临床实践及教学培训过程中,注意强化对肾动脉分支异常的全面认识,将有助于提高超声检查对肾动脉分支异常这类疾病的检出率及诊断水平。
陈韵竹杨萌王亚红陈程张莉李建初姜玉新
关键词:肾动脉超声检查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血管成像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1
2016年
背景与目的: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power Doppler angiography,3D-PDA)是一种新的血流成像技术,但在甲状腺领域的研究尚不多见。该研究观察甲状腺结节的3D-PDA特征,探讨3D-PDA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3D-PDA对甲状腺结节及周边血流进行三维重建。分析血流分布、血管数量、血管走行是否规则、空间分布是否对称、结节内是否存在局限性血流丰富及周边实质是否存在局限性血流丰富。分析甲状腺结节的3D-PDA特征,比较良恶性结节之间的差异。结果:在103个甲状腺结节中,良性50个(48.5%),恶性53个(51.5%)。在3D-PDA中,血管走行不规则、空间分布不对称、结节内局限性血流丰富及周边实质局限性血流丰富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分别为64.2%、56.0%、54.7%和60.4%,特异度分别为96.0%、88.0%、96.0%和94.0%。3D-PDA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83.0%、94.0%、93.6%、83.9%和90.3%。结论:3D-PDA可以更好地观察甲状腺结节的血流分布及走行情况,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李文波张波朱庆莉姜玉新孙健张青杨萌李建初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
常规超声诊断困难的甲状腺结节的超声造影定性及定量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性指标及定量参数对常规超声诊断困难的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在2011年11月-2015年12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前瞻性纳入常规超声诊断困难结节,65例患者共71个结节,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前均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造影灌注模式及时间强度曲线指标在良恶性鉴别中的意义。结果恶性组10个(14.1%)结节,其中5个乳头状癌,5个滤泡癌;良性组61个(85.9%)结节,其中44个(72.1%)结节性甲状腺肿,14个(23.0%)腺瘤,3个(4.9%)桥本甲状腺炎。恶性组最大径2.80±1.48cm,良性组最大径2.89±1.35c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灌注增强模式在良恶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均匀增强的模式更易发生于恶性病变,诊断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0.0%、95.1%、62.5%、92.1%。余超声造影定性指标(增强方向、增强程度)和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增强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峰值降半时间和相对达峰时间、相对达峰强度)在良恶性病变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增强模式有助于鉴别常规超声诊断困难的甲状腺结节,其他指标均无法有效鉴别良恶性。
吴琼姜玉新房世保李建初赵瑞娜徐景竹杨筱朱沈玲赖兴建张晓燕刘如玉张波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
基于APP的教考结合自主学习模式在小关节超声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基于APP的教考结合自主学习模式在小关节超声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3名超声医师通过APP中设置的电子课程自主学习“小关节超声评分”,随后进入APP超声图文考核平台,对140个类风湿关节炎手部小关节[第2/3掌指关节(MCP2/3)、腕关节及第2/3远端指间关节(PIP2/3)]以选择题方式进行自主评分,采用超声诊断符合率及组内相关系数(ICC)对培训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小关节有无滑膜炎、腱鞘炎及骨侵蚀判断方面,观察者间一致性中等~极好(ICC=0.49~0.97),且超声诊断符合率较好(76.4%~90.4%),而滑膜炎能量多普勒超声(PDUS)较灰阶超声评分培训效果好(75.7%/0.88 vs 45.2%/0.65)。其中MCP2滑膜炎PDUS及骨侵蚀培训效果最好(80.8%/0.77、88.5%/0.95)。MCP2/3滑膜炎灰阶超声评分一致性良好,但超声误判较高(0.63、0.75;44.4%、46.2%)。腕关节骨侵蚀及PIP2/3滑膜炎灰阶超声评分一致性较差、超声诊断符合率较低(27.4%~53.8%/0.14~0.37)。腕关节滑膜炎灰阶超声评分、PIP2/3及MCP3骨侵蚀判断超声诊断符合率高,但一致性差(74.40%~81.2%;0.24~0.38)。MCP2与MCP3关节,PIP2与PIP3关节整体超声培训效果相似(71.8%/0.83 vs 64.7%/0.83;58.1%/0.60 vs 59.3%/0.45)。结论:基于APP的自主学习及考核可作为关节超声的有效教学及考核手段,在精细分析考核结果的基础上,针对误判率较高、一致性较差的病变类型进行图像规范化、诊断标准化的递进强化培训,将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并提高超声医师临床诊断能力。
王铭杨萌赵辰阳陶葸茜齐振红张一休苏娜张睿唐天虹刘思锐李建初姜玉新
关键词:超声类风湿关节炎超声评分
经阴道超声对侵蚀性葡萄胎的早期及精准诊断的预期观察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深度探讨侵蚀性葡萄胎的超声声像图特点,观察有无特异性超声征象,旨在对侵蚀性葡萄胎的早期诊断及精准诊断提供更多诊断依据。方法对20例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经临床综合诊断确诊为侵蚀性葡萄胎的初治患者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全面观察超声动态图像,以期发现侵蚀性葡萄胎的早期超声声像图特点及特异性超声征象。结果经阴道超声在20例患者中发现4例直径<2.0 cm的病灶,表现为在葡萄胎清宫术后,子宫肌层内出现异常不均质回声,伴有局部血流信号明显增多紊乱;在8例患者子宫肌层病灶中观察到水肿绒毛的囊状无回声水泡结构。结论葡萄胎清宫术后,在子宫肌层内发现血流异常丰富区域有助于早期诊断侵蚀性葡萄胎。子宫肌层病灶中发现囊状无回声水泡结构有助于精准诊断侵蚀性葡萄胎,并可与绒毛膜癌相鉴别。
苏娜姜玉新戴晴杨萌张波张冰赵辰阳王铭
关键词:超声检查
光声成像技术及其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1年
光声成像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医学成像技术,以光声效应为成像基础,兼备光学高对比度、超声高穿透度的优点,同时具有光谱信息获取能力,可进行功能成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乳腺肿瘤是目前光声成像技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本文综述光声成像技术特点及其在乳腺肿瘤的临床应用现状,并对未来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唐天虹刘思锐王铭张睿杨萌姜玉新
关键词:光声成像乳腺肿瘤生物医学应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