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4159)

作品数:11 被引量:45H指数:4
相关作者:秦文龙杨江秦国伟王磊高睿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东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提高采收率
  • 4篇采收率
  • 3篇蠕虫状胶束
  • 3篇纳米
  • 3篇活性剂
  • 3篇胶束
  • 3篇表面活性
  • 3篇表面活性剂
  • 2篇压裂
  • 2篇压裂液
  • 2篇油藏
  • 2篇吞吐
  • 2篇吞吐技术
  • 2篇黏弹性
  • 2篇聚驱
  • 1篇氮气泡沫
  • 1篇低伤害
  • 1篇调驱
  • 1篇调驱技术
  • 1篇断块

机构

  • 7篇西安石油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3篇杨江
  • 3篇秦文龙
  • 2篇王磊
  • 2篇秦国伟
  • 1篇付文畅
  • 1篇韩永林
  • 1篇刘鹏
  • 1篇吴梅
  • 1篇肖洪伟
  • 1篇余永进
  • 1篇肖曾利
  • 1篇代旭
  • 1篇孟令涛
  • 1篇高睿
  • 1篇曹宝格
  • 1篇王志瑶
  • 1篇李冉
  • 1篇贾帅
  • 1篇袁娜
  • 1篇马玉娟

传媒

  • 2篇大庆石油地质...
  • 2篇石油学报(石...
  • 1篇应用化工
  • 1篇钻采工艺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内江科技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藏水平井开发井网论证被引量:2
2016年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藏资源丰富,勘探开发潜力大,其特点适合采用水平井体积压裂法来开采。文章以华池-南梁地区山156井区长6致密油藏为例,对其水平井开发井网进行论证。开发实践证实,当采用水平井体积压裂法开采长6致密油藏时,初期单井产量高,增产倍数大。由于储层中存在着大量的缝网结构,在采用水平井开采长6致密油藏时,注水井排方向与裂缝方向平行,且水平段方向与裂缝方向垂直时,水驱波及体积大,开发效果好;当采用直井注水+水平井采油的开采模式时,合理的水平段长度为600~800 m,此时,采用七点法注采井网的开发效果好;七点法井网的合理井距为700~800 m、排距为100~150 m。文章得出的结论可以为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藏水平井开发提供技术参数。
曹宝格韩永林余永进孟令涛
关键词:水平井
pH值和盐度对阴离子蠕虫胶束/纳米流体流变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采用流变学方法考察了pH值和盐度对一种阴离子蠕虫胶束/纳米流体流变性能的影响,并结合Zeta电位测试方法探讨了蠕虫胶束与纳米碳管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3.0%(质量分数)的N-甲基油酰氨基乙基磺酸钠(JXJ209)在3.0%(质量分数)的KCl盐水中可以形成pH响应型蠕虫胶束流体。在pH值为7.0~10.0、KCl质量分数为3.0%~7.0%的条件下,该体系可形成强度较高的胶束网络结构,零剪切黏度可达2.5~5.3Pa·s。随着溶液中KCl质量分数的增加,羟基化的纳米碳管(MWNT-OH)在表面活性剂JXJ209溶液中的分散稳定性随之降低,并且在酸性区(pH<7.0)和强碱性区(pH>12.0)降低幅度更显著。由于MWNT-OH在低盐度和碱性条件下在JXJ209溶液中具有较好的分散稳定性,因而在此条件下MWNT-OH对阴离子蠕虫胶束流体的黏性和弹性表现出较好的改善作用。随着温度的上升,该复合流体的黏度逐渐降低,70℃下其零剪切黏度仍能保持50mPa·s以上,表现出较好的应用潜力。
秦文龙姜关锋梁国琦李冉杨江
关键词:纳米流体盐度流变学
纳米碳管对蠕虫状胶束流体流变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采用流变学方法考察了纳米碳管种类、加量、矿化度及温度对CTAC-NaSal蠕虫状胶束溶液流变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冷冻蚀刻电镜方法探讨了纳米碳管对黏弹性流体的改性机理。结果表明,纳米碳管与黏弹性胶束之间形成的复杂网络结构改善了体系的黏弹性。其中羟基含量高、长/径比大的多壁纳米碳管的增黏效果最好,纳米碳管的最优加量为0.4%,此时可使改性体系的零剪切黏度提高2.2倍。在低振荡频率下,纳米碳管对CTAC-NaSal黏弹性胶束的增稠作用更明显,不仅松弛时间明显延长,体系的黏性和弹性也得到改善。纳米碳管还能提高CTAC-NaSal黏弹性胶束的高温热稳定性,80℃下、剪切速率170s-1时,纳米碳管改性CTAC-NaSal黏弹性胶束溶液的黏度仍能保持在50mPa·s以上。随着温度的升高,该体系的黏弹性逐渐降低,60℃以上呈黏性流体。
秦文龙乐雷贾帅杨江
关键词:多壁纳米碳管蠕虫状胶束黏弹性
一种耐高温低伤害纳米复合清洁压裂液性能评价被引量:7
2016年
针对清洁压裂液的耐温性较差、滤失量过大等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的耐高温低伤害纳米复合清洁压裂液。实验结果发现,一定浓度的MWNT,能够与蠕虫状胶束形成更为紧密的拟交联三维网状结构且能明显增黏;采用流变性实验优化MWNT质量分数为0.3%,得出纳米复合清洁压裂液配方为3%(w)BET-12两性表面活性剂+0.3%(w)MWNT。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在170s-1、150℃下,该压裂液黏度仍能保持在20mPa·s以上;70℃时滤失量相比传统清洁压裂液大大降低;剪切恢复性能良好,体系悬砂性能好,遇地层水或原油中烃类物质能自动破胶,高效且彻底,符合施工要求;对储层伤害较小,裂缝导流能力伤害率仅有8.9%。研究表明,该纳米复合清洁压裂液适合在中高温油气田推广应用。
乐雷秦文龙杨江
关键词:MWNT两性表面活性剂清洁压裂液
热自生CO_2吞吐中技术研究及其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针对稠油油藏难开采、蒸汽吞吐效果差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一种热自生CO2吞吐技术,该技术结合了蒸汽吞吐和气驱技术等多种方法,改善稠油油藏蒸汽吞吐效果,其主要机理是利用蒸汽加热生气剂,在地层中产生大量的气体(CO2、NH3等),部分气体作用于原油,降低原油黏度;部分气体与原油发生反应极易形成混相驱,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从而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通过对优选出生气剂溶液反应前后比较可知,反应后溶液比反应前溶液的碱性增强(pH值8.26→9.7110.02),有助于降低原油黏度、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等。研究表明,热自生CO2吞吐技术可实现最大,降黏率达到76.7%,油水界面张力降低了54.77%,在蒸汽吞吐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仅第5轮次最高可提高4.18%,充分体现了该技术的优势。现场试验分析表明,平均单周期投入产出比高达1.0:3.2,该技术在较大幅度提高原油产量下,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为高效开发稠油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郭日鑫
关键词:稠油蒸汽吞吐提高采收率
高浓度聚驱试井解释技术
2015年
常规聚合物驱浓度较低,通常在聚合物驱试井解释中不考虑其弹性效应,但是对于高浓度的聚合物溶液地下渗流来说,其弹性影响较大,不可忽略。本文以室内试验为基础,考虑高浓度聚合浓度分布,对聚合物溶液的弹性进行定量描述,给出了高聚合物有效粘度地下分布。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试井解释模型,结合数值解法和计算机多次搜索功能编制试井解释软件,将理论计算压力响应与实测压力数据进行自动拟合,矿场实际应用表明,考虑弹性的高聚合物试井解释模型,拟合度较高。
李海歌
关键词:试井解释聚合物驱聚驱搜索功能
空气辅助内源混合菌吞吐技术被引量:1
2019年
内源混合兼性厌氧菌对油藏温压系统及地层流体的适应性强,但无氧条件下该类菌种生长慢,且与原油作用不明显、增油效果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空气辅助内源混合菌吞吐技术。利用正交实验考察了不同条件对内源混合菌生长特性;同时通过动/静态实验,系统研究了空气辅助下内源混合菌的作用和吞吐效果,并应用于矿场单井吞吐。结果表明:空气辅助作用下效果更明显,可进一步降低20.29%的界面张力和6.69%的降黏率;原油中含蜡/胶质量也大幅度降低69.06%、9.09%,改善了原油流动性能;吞吐效果较地层水、空气、内源混合菌平均提高了3.54%~10.78%;矿场应用效果显著,平均日产油量提高3.32t,含水率下降了近22百分点,投入产出比高达1.00∶2.07~1.00∶3.62,且产出液中的平均混合菌浓度和有机质含量也明显增多。该研究成果对高效开发原油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和理论价值。
秦国伟吴梅代旭王志瑶王桥
关键词:提高采收率矿场试验
表面活性剂吞吐技术在封闭小断块油藏的应用被引量:7
2016年
针对封闭小断块油藏的开发特征,为提高该类油藏的原油采收率,开展了表面活性剂吞吐技术研究。通过动静态实验和理论分析,系统评价分析了自制表面活性剂特性和吞吐机理,形成了适用于封闭小断块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技术。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表面活性剂界面张力可达到10-4m N/m,O/W型乳状液体积百分比高达97%,经过3轮次吞吐,原油采收率提高12%以上,注入压力下降幅度达50%以上。现场先导性试验效果显著,3口油井平均单井日产油提高了2.18 t/d,综合含水率降低了6个百分点,井底流压增加1.8 MPa;其中SX-21井综合含水率减少8个百分点,井底流压增加4.0 MPa,投入产出比可达1.00∶3.08。该研究可为中高含水阶段封闭性小断块油藏高效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秦国伟马玉娟袁娜付文场王磊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吞吐技术提高采收率
碳纳米管对两性离子蠕虫状胶束溶液线性粘弹性的影响研究
本文利用流变测试技术研究了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对两性离子蠕虫状胶束溶液线性粘弹性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加入MWNT对BET胶束溶液的流变行为具有明显的影响:BET胶束溶液零剪切粘度增加、剪切稀化非牛顿行为强化。向BET胶束...
秦文龙; 姜关锋; 乐雷; 杨江;
关键词: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多壁碳纳米管蠕虫状胶束
文献传递
高温复配防砂剂的合成及防砂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15年
在国内外防砂、封堵技术调研基础上,针对稠油油藏蒸汽热采中易出砂、汽窜等问题,提出了具有防砂、封堵多功能高温复配防砂剂技术。采用多指标正交实验评价法,室内优选出了复配高温防砂剂最佳配方,并利用Data Fit软件拟合了配方指标,误差均<5%,可调节配方达到现场施工要求。采用动静态实验技术系统评价了高温复配防砂剂的防砂、封堵效果,结果表明对酸性环境介质有增强作用,对碱性环境介质略有破坏作用;在0.5 PV防砂剂下,注汽速度200 m L/min时仍未出砂,且封堵率高达90.7%,具有较好的防砂、封堵多功能,完全能满足现场要求。最后从理论方面分析了防砂剂的耐温、防砂及缩水等机理。多功能复配防砂技术为高效开采稠油油藏提供重要的依据,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高睿
关键词:防砂剂正交实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