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01091)
- 作品数:5 被引量:71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列辉宁越敏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区位优势与自我增强——近代上海城市崛起的再探讨
- 近代上海城市的崛起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不同于之前学者重视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的研究,本文以区位优势——自我增强为分析框架,对近代上海城市的崛起进行探讨。本文认为在港口发展的初期,区位优势起很大作用,大量资...
- 王列辉
- 关键词:区位优势自我增强
- 文献传递
- 上海与香港在近代中国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分析
- 上海与香港在近代中国经济格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上海是中国中北部的经济中心,工业、金融、航运等产业非常发达,香港依托于良好的区位条件和自由港政策,成为货物中转的枢纽港,进而通过港口带动服务业的发展,经济地位迅速上升,成...
- 王列辉
- 关键词:港口群
- 文献传递
- 双中心:沪港两地在近代中国的地位及形成原因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从港口吞吐量、航线设置、商业辐射范围、金融经营范围和海关等级等考察上海与香港在近代中国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来看,上海是中国中北部的经济中心,香港是中国南部的经济中心。这种双中心格局的形成基于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两地处于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门户地位为两地崛起为经济中心奠定了基础,开埠之后区域经济中心开始由苏州、广州向上海、香港转移。上海由贸易带动商业的发展,进而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的进一步繁荣,香港则在近代凭借区位条件和自由港政策,大力发展转口贸易,两地的发展路径不同,但都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一系列政策、法律等安排也为两地成为经济中心提供了制度保障。
- 王列辉
- 国外港口城市空间结构综述被引量:24
- 2010年
- 港口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重要的城市研究成果较少考虑港口活动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对国外港口城市空间结构的大量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以便于我国研究时借鉴和比较。
- 王列辉
- 关键词:港口城市空间结构
- 国际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趋势与宁波的策略被引量:20
- 2010年
- 当前国际航运服务业总体上正在由劳动密集型的下游产业向知识密集型的高端航运服务业转变,一些世界级大港纷纷转向具有高附加值的高端航运服务业。分析了国际航运服务业的发展趋势,认为国际航运重心已经向亚洲特别是中国转移,但高端航运服务中心仍然在欧洲,特别是在伦敦,而新加坡、挪威等开始建设全球海洋知识枢纽,大力推动海洋研发,以知识经济带动高端航运服务业的发展。上海要在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重点就是高端航运服务业。在这种大背景下,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非常有必要。文章考察了宁波高端航运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发展策略。
- 王列辉宁越敏
- 港口群制度合作模式的比选及对长三角的启示被引量:23
- 2010年
-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港口为了能在全球竞争中获得优势,必须在港口之间进行合作,因此港口群内的制度合作显得越来越重要。通过比选美国纽约-新泽西港的地方主导型、日本东京湾的国家主导型和欧洲海港组织的协会主导型三种港口群制度合作模式,进而考察长三角港口群制度合作的现状,提出"政府退、协会进、企业是主体"的长三角港口群制度合作新思路,强调政府要从市场竞争中退出来,其作用主要体现在调控整合港口资源;区域性港口协会的功能在于协调自律港口市场,企业则跳出行政区划制约,作为市场主体进行自由竞争。
- 王列辉茅伯科
- 关键词:港口群长三角
- 长三角相邻港口空间关系研究——以近代上海、宁波两港为中心被引量:3
- 2012年
- 上海港与宁波港是长三角港口群中两个重要的港口。我们从对近代两港的吞吐量进行估算,进而考察两港的航线设置,最后通过吉尼系数和偏移-分享模型对两港空间关系的变动方向与强度进行计量分析,可以看出随着近代上海港的迅速崛起,两港的空间关系发生变化,上海港成为中国中部和北部的枢纽港,宁波港则成为上海港的支线港。
- 王列辉
-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