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03129)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张锦华杜建军刘静沈亚芳刘博敏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劳动力
  • 4篇农村
  • 4篇转移劳动力
  • 3篇农村转移劳动...
  • 2篇农村劳动力
  • 2篇歧视
  • 1篇数据研究
  • 1篇随迁子女
  • 1篇梯度转移
  • 1篇农村劳动力转...
  • 1篇趋同
  • 1篇子女
  • 1篇流动人口
  • 1篇教育
  • 1篇教育决策
  • 1篇就学
  • 1篇就业
  • 1篇就业歧视
  • 1篇劳动参与率
  • 1篇劳动力转移

机构

  • 5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上海政法学院

作者

  • 3篇张锦华
  • 2篇杜建军
  • 1篇刘博敏
  • 1篇吴方卫
  • 1篇邵长鹏
  • 1篇沈亚芳
  • 1篇王雅丽
  • 1篇刘静
  • 1篇张军伟

传媒

  • 1篇农业技术经济
  • 1篇上海经济研究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 1篇复旦教育论坛
  • 1篇农业经济与管...
  • 1篇Fronti...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农村转移劳动力价格趋同对国民经济的冲击效应被引量:3
2014年
近年来,由于农村转移劳动力价格持续快速增长,农村转移劳动力价格出现了动态趋同于城镇劳动力价格的趋势,这将对中国国民经济产生巨大的冲击效应。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动态模拟表明:农村转移劳动力价格与城镇劳动力价格趋同对GDP、投资、出口和净出口有负面影响,农村转移劳动力价格趋同对消费和进口有正面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未雨绸缪,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农村转移劳动力价格的上升。
杜建军刘博敏
关键词:农村转移劳动力
The Impact of Non-Labor Income Given Job Heterogeneity on Household Time Allocation: The Evidence from China
2015年
This paper propose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based on new household economic theories. A dataset from the 2006 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 (CHNS) is used. Given heterogeneity in major family members' jobs, the effect of non-labor income on household time allocation is discussed under two scenarios: jobs with flexible work hours and jobs with fixed work hours in the market. Based on the nature of the employer the major family member works for, employers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four categories: government-owned, family contract, privately-owned, and foreign-funded. Each of the four categories is used for dissecting the data into different sets for analysis by category. The results imply that job heterogeneity i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to household time allocation. An increase in non-labor income results in a decrease in the time allocated to housework for all households. However, leisure time is allocated differently among different households due to job heterogeneity. An increase in non-labor income leads to less leisure time for households working for government-owned or foreign-funded enterprises, and more leisure time for households working for family contract or privately-owned enterprises.
Junhui HuYongchong MaoJinghua Zhang
劳动参与率对农村转移劳动力歧视的影响——基于CHIPS数据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中国的劳动参与率下降带来劳动力市场供需变化,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受到的歧视正在发生改变。本文根据2002年和2008年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库(CHIPS),利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构建农村转移劳动就业歧视模型。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劳动参与率的下降,农村转移劳动力受到的就业歧视下降,"户籍制度"的作用在逐渐减弱,而市场调整的作用不断增强;但在发达地区受到就业歧视程度的下降速度大于欠发达地区,在中高收入行业的就业歧视上升,低收入行业就业歧视则呈现相反的趋势。建议放松制度约束,提升市场自身发展对劳动力的调节机制,以市场为主导,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参与城市就业的意愿,刺激劳动参与率的后发潜力,延长人口红利效应,促进经济的平稳发展。
王雅丽张锦华吴方卫
关键词:农村转移劳动力劳动参与率就业歧视
迁移特征与农村劳动力子女教育决策——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本文基于迁移的视角,采用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考察了迁移特征对农村外出劳动力子女随迁就学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与跨省迁移的农村劳动力相比,省内跨市或市内跨县迁移的农村劳动力子女随迁就学的概率显著增加,且迁移距离越近,子女随迁就学的概率越高;与夫妻中仅有一方外出务工相比,夫妻双方共同外出务工显著增加了子女随迁就学的概率;迁入城市的时间越久,子女随迁就学的概率越大。基于此,政府应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或就地迁移,并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为农村劳动力举家迁移创造条件。此外,政府应根据各地人口流入压力调整农村劳动力随迁子女异地就学的"门槛",保障农村劳动力迁移的稳定性。
刘静张锦华沈亚芳
关键词:随迁子女
非工资歧视与转移劳动力再流转
2015年
基于嵌套LOGIT模型考查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再流转问题,研究表明,在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中,除个人和工资因素外,其他如保障制度、子女教育、与用工单位签约情况、转移劳动力自我感受是否"被歧视"等因素也会影响劳动力的再流转,进一步讨论劳动力再流转和产业转移间的关系。从宏观角度分析,政府在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政策时,应着重考虑有利于劳动力稳定转移的政策,降低非工资歧视的影响,促进劳动力和产业的"双转移"。
张锦华张军伟
关键词:产业梯度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价格动态变化与趋同
2014年
改革开放后,农村转移劳动力迅速增加,2000年之后农村转移劳动力工资开始快速上涨,农村转移劳动力名义价格逐步动态趋同于所在地城镇劳动力名义价格。运用多层线性模型通实证分析表明:从1997至2009年期间城镇劳动力工资平均水平高于农村转移劳动力工资,但农村转移劳动力工资迅速上升,其差距在逐步缩小,中国出现了劳动力价格趋同的趋势。农村转移劳动力价格趋同将对中国宏观经济发展产生一系列影响。
邵长鹏杜建军
关键词: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劳动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