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03163)

作品数:10 被引量:96H指数:6
相关作者:姜婷婷高慧琴张正楠王淼迟宇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信息搜寻
  • 4篇用户
  • 4篇搜索
  • 3篇OPAC
  • 2篇网络
  • 2篇可视化
  • 2篇OPAC系统
  • 1篇点击
  • 1篇点击流
  • 1篇豆瓣
  • 1篇豆瓣网
  • 1篇信息需求
  • 1篇行业竞争分析
  • 1篇引擎
  • 1篇用户体验
  • 1篇用户信息
  • 1篇用户行为
  • 1篇任务复杂度
  • 1篇日志
  • 1篇日志分析

机构

  • 9篇武汉大学

作者

  • 9篇姜婷婷
  • 3篇高慧琴
  • 1篇王淼
  • 1篇张正楠
  • 1篇迟宇
  • 1篇王昊
  • 1篇杨雨琪

传媒

  • 2篇情报科学
  • 2篇图书情报工作
  • 2篇图书情报知识
  • 1篇中国图书馆学...
  • 1篇情报学报
  • 1篇大学图书馆学...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校图书馆OPAC中的分面搜索对用户体验的影响——基于不同任务的对比实验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意义]研究高校图书馆OPAC中引入分面搜索技术给用户带来怎样的搜索体验。[方法/过程]主要通过对用户在两种界面下(传统列表界面和基于列表与分面的界面)进行两种搜索任务(已知任务和探寻式任务)时所表现出的行为和喜好进行实验与观察,从搜索时间、搜索结果准确度、用户评价3方面对比分析搜索界面、搜索任务对用户搜索体验的影响。[结果/结论]通过研究发现:相对于传统列表界面,受试者在使用基于列表与分面的界面时,搜索用时更短、用户评价更高。
姜婷婷范水香王昊
关键词:WEBOPAC用户体验
大学图书馆OPAC系统用户信息搜寻路径的可视化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从武汉大学图书馆OPAC系统获取为期18天的访问日志数据并对其进行清洗和处理,基于点击流数据分析框架的路径层开展数据分析。经划分、编码、筛选得到51410条待分析路径并按长度分为3组,利用Levenshtein Distance算法提取各组中心路径,以2D折线图的形式对其进行可视化。可视化分析揭示,用户访问OPAC系统留下的主要是包含3-10个页面的短路径,他们习惯于从图书馆主页进入OPAC,很少使用复杂的搜索方式,倾向于将OPAC作为查阅资源所在馆藏位置的工具。图书馆应考虑从界面和功能两个方面改善OPAC设计,以帮助用户更高效地利用馆藏资源。
姜婷婷陈舜昌高慧琴
关键词:OPAC信息搜寻可视化
状态消息提问中的信息需求类型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意义】针对用户在社交网络中以发布状态更新来向好友和联系人们表达他们的信息需求的SMQA行为,分析在线信息搜寻背景下的SMQA行为。【方法/过程】采用访谈形式对55位参与者进行了深度访谈,首先了解参与者使用SMQA的频率,随后研究信息需求的类型,使用社交网络进行信息搜寻的主要原因以及选择回答来自社交网络上朋友的提问的动机。【结果/结论】用户在选择信息搜寻方式时,会将信息需求的特殊性和自己对社交网络好友的情感因素考虑在内。
姜婷婷杨雨琪覃婧雅贺虹虹
关键词:社交网络搜索引擎信息搜寻
国外点击流可视化研究述评被引量:2
2018年
本文广泛调研了2000年以来的国外点击流数据可视化研究,针对文献中点击流可视化视图的视觉特征开展了细致的分析与比较并发现:已有的可视化在视觉表示上一般以用户的访问足迹、移动和路径为对象;在视觉呈现上可分为有向图、序列图、折线图、网络图、点云图、桑基图、矩阵图、堆积图以及多种图形等类型;在视觉交互上实现了概览、缩放、过滤、详细信息、关联、操作历史以及提取功能。本文认为,未来的点击流数据可视化研究应该重视大数据技术在点击流数据分析中的应用、移动端点击流数据的可视化以及可视化的用户测试评估。
姜婷婷徐亚苹郭倩
关键词:点击流可视化视觉特征用户行为
Exploring users' within-site navigation behavior:A case study based on clickstream data被引量:1
2014年
Purpose:The goal of our research is to suggest specific Web metrics that are useful for evaluating and improving user navigation experience on informational websites.Design/methodology/approach:We revised metrics in a Web forensic framework proposed in the literature and defined the metrics of footprint,track and movement.Data were obtained from user clickstreams provided by a real estate site’s administrators.There were two phases of data analysis with the first phase on navigation behavior based on user footprints and tracks,and the second phase on navigational transition patterns based on user movements.Findings:Preliminary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apartment pages were heavily-trafficked while the agent pages and related information pages were underused to a great extent.Navigation within the same category of pages was prevalent,especially when users navigated among the regional apartment listings.However,navigation of these pages was found to be inefficient.Research limitations:The suggestions for navigation design optimization provided in the paper are specific to this website,and their applicability to other online environments needs to be verified.Preference predications or personal recommendations are not made during the current stage of research.Practical implications:Our clickstream data analysis results offer a base for future research.Meanwhile,website administrators and managers can make better use of the readily available clickstream data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of their site navigation design.Originality/value:Our empirical study is valuable to those seeking analysis metrics for evaluating and improving user navigation experience on informational websites based on clickstream data.Ou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log file in terms of footprint,track and movement will enrich the utilization of such trace data to engender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users’within-site navigation behavior.
Tingting JIANGYu CHIWenrui JIA
OPAC系统用户搜索行为日志分析——以武汉大学图书馆为例被引量:21
2015年
本文对武汉大学图书馆OPAC系统为期18天的搜索日志数据进行分析,以期揭示其用户搜索行为。研究采用Jansen提出的包含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三阶段的分析框架,其中分析阶段又包含关键词、查询式和搜索会话三个层次。研究结果发现,用户输入的查询式都很短,接近2.9。高频查询词主要集中在数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领域。搜索会话的平均持续时间是10分钟。搜索会话长度中文和非中文存在较大差异。
姜婷婷王淼高慧琴
关键词:搜索日志OPAC图书馆
探寻式搜索研究述评被引量:13
2013年
随着信息搜寻领域的不断细分,探寻式搜索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热点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重点从探寻式搜索理论和系统两个方面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研究发现:探索性既可以表现在搜索的问题背景上,又可以体现在搜索的过程中;探寻式搜索分为学习性搜索和研究性搜索两个层次,要求用户结合启发式和分析式的搜索策略应对不确定性的波动;目前探寻式搜索系统主要是通过搜索结果的分类来支持用户对大规模结果集合的浏览探索,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层级分类、多面分类、动态聚类和社会分类,它们在结构、词汇、创建、使用等方面都具有不同特征,适用于不同的搜索系统。然而,过去的探寻式搜索研究普遍忽视了信息搜寻的社会性本质,本文认为:他人的建议或活动能够影响信息决策,探寻式搜索将与直接或间接的社会性导航发生融合,而社会性软件的兴起又为此提供了可行性。图2。表1。
姜婷婷高慧琴
关键词:信息搜寻
基于网络关键词的全球IT行业竞争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链接分析是网络时代探讨企业竞争关系结构的有效方法,但工具的限制制约了链接分析的发展。本文以网络关键词为对象,利用了社会网络分析与共词分析的方法,对35家IT企业的竞争态势以及地位进行研究,期望能对竞争情报的方法论以及IT全球市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研究发现,关键词数据可较为客观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影响力与市场竞争情况,社会网络分析、共词分析是较为可行的市场分析方法,但对于以关键词作为数据源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还有待进一步验证与改进。
史敏珊姜婷婷
关键词:共词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竞争分析
社会性标签系统中的信息搜寻——基于豆瓣网的实证调查被引量:12
2013年
为了增进人们对社会性标签系统作为一种多元化信息环境的理解,基于豆瓣网这一非常典型而具有影响力的中文系统,通过"朋友圈"方法招募真实用户参与在线调查,分析发现社会性标签系统用户采取的信息搜寻模式包括搜索、代理浏览、偶遇和追踪;如果以用户的主导模式来定义其为何种类型的信息搜寻者,那么浏览者成为主流,在数量上甚至略微超过搜索者。虽然不同类型的信息搜寻者总体上并未表现出显著不同的特征,但是也存在一些例外情况。
姜婷婷迟宇史敏珊
关键词:用户信息搜寻豆瓣网
搜索任务复杂度对用户情感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6
2016年
本研究探讨了搜索任务复杂度对用户情感的影响,基于Li提出的客观复杂度设置搜索任务开展用户实验,在实验中通过日内瓦评估问卷采集情感体验。研究结果显示,参与者对搜索任务的主观感知评价与其客观复杂度基本一致,所有任务中都同时存在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情感成分,但是随着任务复杂度的增加,由积极情感主导逐步变为消极情感主导,主宰情感的多样性不断增大,任务复杂度对情感体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情感强度和情感持续时长两个方面。
姜婷婷贺虹虹张正楠
关键词:任务复杂度情感体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