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6JZD0031)

作品数:18 被引量:261H指数:9
相关作者:王珺毛艳华李伟娜岳芳敏李胜兰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广东省委党校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教育部“985工程”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集群
  • 7篇产业集群
  • 5篇制造业
  • 4篇实证
  • 3篇企业
  • 2篇中国制造业
  • 2篇实证分析
  • 2篇实证研究
  • 2篇所有权
  • 2篇所有权结构
  • 2篇技术创新
  • 2篇技术效率
  • 2篇国制
  • 2篇纺织
  • 2篇产业转移
  • 1篇代理
  • 1篇代理人
  • 1篇地方官
  • 1篇地区间
  • 1篇电子政务

机构

  • 17篇中山大学
  • 1篇广东商学院
  • 1篇广东行政学院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广东省委党校
  • 1篇广东行政职业...

作者

  • 6篇王珺
  • 3篇毛艳华
  • 2篇岳芳敏
  • 2篇李伟娜
  • 2篇李胜兰
  • 1篇金晓雨
  • 1篇徐淑一
  • 1篇赵雪芹
  • 1篇龚晓瑾
  • 1篇吴迎新
  • 1篇王珍珍
  • 1篇易中俊
  • 1篇杨本建
  • 1篇杨永福
  • 1篇朱彬钰
  • 1篇丘海雄
  • 1篇万陆
  • 1篇殷宁宇
  • 1篇沈丽宁
  • 1篇郭惠武

传媒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管理世界
  • 1篇中国科技论坛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情报杂志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学术研究
  • 1篇暨南学报(哲...
  • 1篇经济学家
  • 1篇广东商学院学...
  • 1篇科技与经济
  • 1篇产经评论
  • 1篇制度经济学研...
  • 1篇产业经济评论...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区域制造业集群的结构特征与发展策略——基于广东省投入产出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在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经济组织方式越来越明显地显示出其范围经济与创新活动的重要性,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经济政策的新趋势。文章利用广东省投入产出表数据,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和产业关联等方法对广东制造业进行产业集群的判别,对鉴别出的各制造业集群的结构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利用DEA方法判断其投入产出的有效性。文章最后提出了加快转变广东集群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建议。
毛艳华李华
关键词:产业集群主成分因子分析DEA
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地方官的趋中行为假说与解释被引量:3
2010年
在对"有中国特色的联邦主义"和"晋升锦标赛"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转轨时期我国地方官员在面临经济业绩指标压力下表现出趋中行为的假说,这种行为表现为报告的地区经济绩效指标围绕着全社会的平均水平波动,而不一定要通过高报业绩指标的方式使该地区发展领先于其他地区。在转轨时期压力型和地方自主性制度安排下,名义权力、经济资源与晋升概率三个因素的不同组合构成了我们对转轨时期我国地方官员趋中行为广泛存在的理论解释。
王珺殷宁宇
关键词:经济资源
产业集群升级机制及政府的作用被引量:9
2009年
产业集群有多种形式的创新能力形成机制与升级模式。在产业集群升级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中国应借鉴国外经验,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发挥政府在产业集群升级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岳芳敏
关键词:产业集群政府
产业集群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利用2002年至2007年的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从行业、区域及企业数量三个方面入手并运用聚类方法对产业集群进行识别,再采用验证吉布莱特定律的企业成长方程,并在其中设置集群企业虚拟变量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中国制造业中,产业集群总体上有利于企业成长,并且随着产业集群规模的增大,集群对其中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就更明显,在变动集群边界及采取区域同行业企业数量和产值规模度量集群效应时,结论仍然是稳健的。
王珺郭惠武
关键词:产业集群外部性
技术服务组织与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以南海西樵纺织产业集群为例被引量:32
2009年
通过考察广东南海西樵纺织专业镇的技术服务组织帮助企业形成创新能力的过程,本文指出了新产品交易作为集群内的中小企业从模仿转向创新的一个阶梯,其中,中小企业是新产品的需求者,而政府扶持的技术服务组织则是新产品的供应者。概括了西樵技术服务组织作为有效的新产品供应者的3个特征,即双重性的组织设计、专用性的进入路径与适应性的职能转换,进而解释了技术服务组织从以新产品交易为主向以技术服务为主转变的阶段与机制。
王珺岳芳敏
关键词:纺织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
从区域到全球化:集群创新理论述评与展望
2009年
在对集群创新理论归纳梳理的基础上,提出由于全球化的推动,集群创新正在跨越地理边界,由单纯的内部机制向开放型创新系统转变。概述了创新理论的发展;介绍了集群创新的内部机制和本地化的集群创新系统;介绍了一批讨论全球化背景下集群与外界互动创新的研究文献;建议应该用开放式的创新系统来取代传统的封闭式创新系统模型。
万陆
关键词:集群
电子政务中的智能信息服务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提出了旨在缩小信息鸿沟的电子政务中的智能Web信息服务模型。信息存取方式、信息理解能力和信息获取愿望的不同导致人们在决策时使用不同类型的信息。基于此,分析了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网站服务提供现状,设计出一个由Web用户聚类层、Web信息利用分析层和个性化Web服务层三个层面构成的智能信息服务模型,并介绍了模型的主要特点和下一步的工作。
沈丽宁赵雪芹
关键词:数字鸿沟电子政务网站
集群经济中的关系合约与稳定性机制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威廉姆森的治理模型提出了混合状态下关系合约治理具有不稳定性的观点。该文认为,这种观点是有条件的。这个前提条件是混合状态下的退出成本。文章以集群经济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企业的固定与沉淀成本和劳动力的流动成本作为退出成本对集群稳定性的影响。如果这两种成本较低,那么,关系合约治理就会呈现不稳定特征。如果退出成本较高,关系合约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进而这种治理也会相对有效。文章以集群作为一种混合状态下的组织形式,论述了退出成本的构成及其对关系合约的治理影响。
王珺
关键词:关系合约集群经济
企业所有权结构与产业集群的形成被引量:14
2010年
本文从企业角度研究了在相同的市场环境下所有权结构不同的企业在自制与外购选择偏好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与产业集群形成的关系。代理人控制的企业因偏好自制而使其集聚效应较弱,从而在其周围不易形成集群;出资人控制的企业因偏好购买而使其集聚效应较强,从而在其周围更容易形成集群。通过采用工具变量法,本文验证了由于企业所有权结构不同而导致产业集群形成不同的理论假说。
王珺杨本建
关键词:产业集群
制造业集聚、大气污染与节能减排被引量:77
2010年
制造业集聚作为最具活力的空间组织形式,在有关资源、环境问题的研究中一直被忽视。本文通过中国30个制造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制造业集聚与大气污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与大气污染之间呈N型曲线关系;目前中国制造业处于中级集聚阶段,大气污染总量随集聚度提高而增加,但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制造业大气污染的缓解主要来自环境规制、FDI等外部因素,内在节能减排动力不足。因此,政府应在大力推进制造业向高集聚阶段发展的同时,引导产业通过自身的环保节能需求来实现节能减排。
李伟娜杨永福王珍珍
关键词:制造业集聚大气污染赫芬达尔指数库兹涅茨曲线节能减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