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JL066)
- 作品数:8 被引量:29H指数:3
- 相关作者:刘智勇刘烨尹向飞刘辉煌李峰峰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商学院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IPO盈余管理动机与承销商选择决策的互动关系及监管启示——基于双边匹配模型的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在IPO过程中,企业的盈余管理动机与其承销商选择决策存在相互影响。本文以中小板市场为样本,通过估计企业和承销商的双边匹配模型,揭示了两个显著特征:(1)在价值最大化目标的驱动下,市场份额大的承销商与盈余管理动机强的企业形成配对关系,说明由于缺乏完善的监管约束和市场约束,采用宽松监督和认证标准的承销商反而可以获得更多客户。(2)盈余管理动机弱的企业与资产规模大的承销商配对,这是因为资产规模大的承销商其声誉受损的成本大,监督和认证的可信性强,能更好地减少投资者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因而更受盈余管理动机弱的企业欢迎。本文可以为监管当局把握复杂而隐蔽的IPO盈余管理过程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参考。
- 刘烨方立兵蒋毅
- 关键词:IPO盈余管理
- 分工协作、经济规模与大国区域合作中公共产品供求均衡
- 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新兴大国进行区域合作的基础,它能够有效地降低贸易成本、促进要素的跨区域流动、提高交易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通过构筑理论模型,对新兴大国内部跨区域经济合作中公共产品的供求进行均衡分析,研究发现:大...
- 生延超欧阳峣刘长生
- 关键词:分工协作公共产品
- 文献传递
- 基于“两型”指标的“两型社会”核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笔者在阐释生产、消费、流通、科技、生态五大建设领域及政府、企业、居民三大建设主体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关系的基础上,对"两型社会"内涵进行了界定,并据此基于"两型"生产"、两型"消费、"两型"流通、科技发展、生态建设五个方面构建了"两型社会"核心评价指标体系。由于生产、消费、流通领域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根基,笔者采用"两型"指标对它们进行评价,这有助于减弱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等指标并列设置所导致的指标间的冲突,从而增强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用性。
- 刘智勇
- 关键词:两型社会
- 基于“两型”指标的两型社会综合评价研究
- 2014年
- 运用基于“两型”指标的核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熵值法的综合评价模型对我国两型社会建设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显示:两型社会建设水平持续提升但呈现阶段性特征:2000~2007年间建设水平很低,2008年达到较低水平,2009~2010年间达到一般水平,2011年则达到了较高水平;两型生产指数、科技发展指数较大且持续增大,而两型消费指数、两型流通指数、生态建设指数均维持在较低水平,生态建设指数还呈现2000~2008年间持续下降的局面。这表明我国两型社会建设水平提高主要得益于两型生产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的提升,而两型消费水平、两型流通水平尤其是生态建设水平亟待提高。
- 刘智勇
- 关键词:两型社会熵权法
- 管理层人力资本对全要素销售效率及其收敛性的影响研究——以钢铁上市公司为例被引量:1
- 2015年
- 本文利用DEA方法对2002~2011年25个钢铁上市公司的全要素销售效率进行测算,并分析了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对全要素销售效率及其收敛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平均全要素销售效率为0.825,从演进的角度来看,平均全要素销售效率经历了"V"型变化趋势。(2)只有硕士以上管理层比例对企业全要素销售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影响,而其他人力资本结构变量和平均人力资本的影响不显著。(3)各分组的硕士以上管理层比例和全要素销售效率都呈σ收敛趋势,他们的变异系数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具有高级人力资本的管理层比例趋同是全要素销售效率趋同的重要原因。
- 尹向飞郭晓东林媚
- 关键词:Σ收敛人力资本
- 我国“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被引量:2
- 2013年
- 随着我国建设"两型社会"战略的提出,"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成为了关注的焦点。文章对"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总结,发现现有评价指标体系在框架、指标赋权及具体评价方法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和评价结果的稳健性也有待增强。由于生产、消费、流通领域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根基,"两型社会"建设也有赖于科技创新和大幅提升生态承载力,因此未来的研究可基于"两型"生产、"两型"消费、"两型"流通、科技发展、生态建设五个方面构建"两型社会"核心评价指标体系;应采用"两型"评价指标以减弱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等指标并列设置所导致的指标间的冲突,增强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用性;要运用组合赋权法、敏感性分析等手段不断优化综合评价方法,增强评价结果的稳健性。
- 刘智勇
- 关键词:两型社会资源短缺环境恶化
- 动态耦合视角下的收入分配、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被引量:15
- 2013年
- 将收入分配视为包含城乡收入分配、地区收入分配、所有制收入分配、行业收入分配的系统,基于系统论和耦合理论测算了收入分配与消费需求之间的耦合度即匹配程度。结果表明:我国收入分配与消费需求之间的总耦合度较高,这种较高的匹配程度使我国收入分配至少在中短期内推动了消费需求结构的有效升级,从而促进了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收入分配差距相对缩小时,收入分配与消费需求之间的总耦合度相对较高;相对突出的城乡收入差距,使城乡收入分配与消费需求的关联度总体上要低于其它各类收入分配与消费需求的关联度。因此,为了增强收入分配与消费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应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进一步降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应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作为当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遏制城乡收入差距的过快增长。
- 刘辉煌李峰峰
- 关键词:收入分配耦合度经济增长
- IPO对同行业股票价格的影响:兼论对IPO重启的启示被引量:3
- 2013年
- 随着IPO重启预期的增强,研究IPO对同行业股票价格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以2006—2012年A股市场的IPO为样本,实证发现:当企业宣告IPO时,同行业股票的价格整体下跌,并且发行规模越大,下跌幅度越大;但是当行业集中程度较高或者市场处于熊市时,IPO传递了已上市企业股价被低估的信号,上述负向冲击有所缓解。最后为投资者和监管部门提供建议。
- 刘烨程冠政
- 关键词:IPO股票价格CAR事件研究法
- 规模对中国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研究——基于规模水平溢出效应、前向溢出效应和后向溢出效应
- 2014年
- 本文首先分析了规模水平溢出效应、前向溢出效应、后向溢出效应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理;然后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定义了规模水平溢出效应、前向溢出效应、后向溢出效应,对中国工业行业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规模水平溢出效应和规模前向溢出效应显著地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是规模后向溢出效应对下游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不明显。最后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 尹向飞
- 关键词:T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