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0665) 作品数:11 被引量:35 H指数:4 相关作者: 崔丹 武一 肖明义 隋铭才 张颖 更多>> 相关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 长春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艺术 文学 自然科学总论 更多>>
自由浪花——论安徒生《海的女儿》的女性主义诗学观 被引量:4 2012年 世界童话大师安徒生创作的《海的女儿》以其经典的文学形象与隽永的艺术魅力令代代读者手不释卷,又掩卷深思。虽然为"小儿一样"的文章,却拥有"野蛮一般"的思想,为成人"错位阅读"提供解读空间。从女性主义诗学观出发,从小人鱼与"他者"共同构成的一种"张力"之美中解读其真正的女性自我救赎。 崔丹 张颖关键词:安徒生 女性主义 电影《翻译风波》中的译者伦理解读 2013年 翻译活动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译者在此活动中是主体,必然要受到社会各因素的制约,遵循有关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形态体系的种种约束。由于翻译活动其特有的文化性、历史性甚至思想意识形态的特点,使我们能从多角度解析翻译活动中的伦理道德观。随着翻译职业的市场化,译者在翻译中面对着多种问题,即面对雇主不同的意识形态与自身的价值观冲突时应当如何抉择。本文将从电影《翻译风波》女主人公——一位联合国同声传译员的经历,从职业伦理与个人伦理两个层面来探讨翻译伦理。 肖明义 崔丹关键词:译者 翻译伦理 中国当代儿童诗歌翻译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4 2012年 儿童诗歌是由成人为儿童创作,反映儿童生活情趣,适合儿童吟诵的诗歌。目前,中国的儿童诗歌的创作如火如荼,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诗人与杰出的诗作。但儿童诗歌的翻译研究却不容乐观。儿童诗歌的翻译要立足于分析儿童诗歌的特点,以等效翻译为原则,考察诗歌语言的精炼化与音乐美,诗歌的意境美以及形式美等审美内涵,在翻译实践中力求将儿童诗歌原汁原味地呈献给西方的少年儿童与研究者,实现真正意义上平等的文化沟通与交流。翻译者要慎重抉择儿童诗歌的翻译对象,力求翻译经典大家之作,兼顾新秀作家。翻译实践中要体现儿童本位观,并兼顾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崔丹关键词:等效翻译 《普罗米修斯》的神话隐喻与宗教情怀 被引量:3 2013年 《普罗米修斯》被誉为《异形》系列前传,但无论从影片的叙事深度、人物角色的塑造抑或是3D效果的制作来看,都远远超过《异形》系列。影片以希腊神话中泰坦神普罗米修斯为名,点破其神话隐喻,片头的巍峨高山与湍急瀑布更是彰显了奥林匹亚山的神圣。而孕育其中的宗教情怀更是可见一斑。影片塑造亚当夏娃的原型,考察人类与上帝的矛盾,诸多宏大叙事如创造与毁灭、原罪与救赎、信仰与癫狂等都在片中凸显出来,构架出丰韵的内涵。 张国庆 崔丹关键词:《普罗米修斯》 神话 宗教 女性主义视域下欧美童话中父权制文化语境构建与颠覆 被引量:2 2011年 欧美童话以其经典的文学形象与恒久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代代读者品读与回味。借助女性文学批评理论分析欧美童话中所反映出的父权制文化语境的构建与颠覆以及作家对女性的自我反抗意识的肯定与褒扬,兼论童话对儿童性别角色塑造的影响。 崔丹 董颖关键词:女性主义 父权制 性别角色 解读马克斯·苏萨克《偷书贼》 被引量:1 2013年 马克斯·苏萨克所创作的《偷书贼》蕴含着伟大的人性的尊贵残酷的人类暴行,是一个关于文字如何喂养人类灵魂的独特故事,一个撼动死神的故事。行文中所体现的独特的写作手法如闪回,倒叙,细腻的心理描写,以及多维的解读视角如女权主义小说,成长小说和后殖民小说等铸就其独特魅力的同时,也提出“文学现象”本质问题。通过对文本的细读,文章力求分析文本中所体现出的“悖论”艺术特色,解析作者如何巧妙诸如行为悖论,灵魂悖论,思维悖论及理想悖论等技巧阐释人性本色。 岳巍巍 崔丹关键词:文学现象 悖论 电影《异星战场》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被引量:1 2013年 电影《异星战场》(John Carter of Mars),具有紧张悬疑的节奏,出人意料的结局,娴熟精湛的特效,幽默诙谐的对话,凡此种种无不提高其观影效果。影片主旨深远,立意鲜明,其中对地球与火星、人类与异族、语言与文化的思考反映出深刻伦理思考与多层文化寓意,为批评解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为电影解读提供崭新视角。 武一 崔丹关键词:后殖民主义 女性主义 《怪物史莱克》透视后现代女性形象嬗变 被引量:7 2011年 《怪物史莱克》系列风靡2l世纪的最初十年,这一视觉盛宴在2010年随着融娱乐性、故事性与戏剧性于一体的封山之作《怪物史菜克IV》的推出,将其艺术内涵推向了顶峰。《史莱克》系列推陈出新的历程不仅记载着后现代语境下女性的嬗变,更暗合欧洲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本文从四部曲的情节构成与人物塑造等角度切入,深层次地透视后现代语境下女性形象嬗变的艺术特色。 崔丹 隋铭才关键词:《怪物史莱克》 后现代 女性 《猩球崛起》的生态主义批评解读 被引量:12 2012年 继1968年《人猿猩球》诞生之后,系列影片迭出不穷。2011年上映的《猩球崛起》在创造好莱坞的票房神话的同时,再一次掀起了人类对入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人类怀着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无情地征服自然世界,其背后的动力是人类无限的欲望,最终将会使我们遭到灭顶之灾。人类只有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抑制自身的欲望,抛弃人类征服自然的动力,才能实现人类与动物的平等,并最终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武一 崔丹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