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AZD027)

作品数:10 被引量:648H指数:8
相关作者:朱健刚陈安娜钟晓慧赖伟军景燕春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香港大学台湾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政治法律
  • 5篇经济管理
  • 5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社会工作
  • 2篇社会
  • 2篇NGO
  • 1篇代际关系
  • 1篇地震
  • 1篇独立性
  • 1篇独生子女父母
  • 1篇运行逻辑
  • 1篇政府
  • 1篇政府购买
  • 1篇政府购买服务
  • 1篇中国社会
  • 1篇中国社会工作
  • 1篇人间
  • 1篇人间佛教
  • 1篇人间净土
  • 1篇三社联动
  • 1篇商式
  • 1篇社工
  • 1篇社工机构

机构

  • 10篇中山大学
  • 1篇台湾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作者

  • 7篇朱健刚
  • 2篇陈安娜
  • 2篇钟晓慧
  • 1篇景燕春
  • 1篇赖伟军
  • 1篇许怡
  • 1篇梁家恩
  • 1篇胡俊峰

传媒

  • 3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社会
  • 1篇开放时代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社会学研究
  • 1篇西北民族研究
  • 1篇公共行政评论
  • 1篇当代港澳研究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完全合作”:NGO联合行动策略 以“5·12”汶川地震NGO联合救灾为例被引量:49
2014年
中国NGO的发展策略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以"5·12"汶川地震NGO联合救灾行动为例,着重探讨当前中国NGO联合行动的"不完全合作"问题。本文认为,不完全合作是NGO在面对内外部制度约束和组织限制条件下的主动策略性行动选择,具体策略机制表现为联合行动目标的自我约束、有限的组织参与和弹性的组织形式等三方面。NGO不完全合作策略的产生是由外部政治机会空间有限、组织关系网络的非正式性,以及组织合作意愿不完全等组织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形塑而成。本文还指出,在当前整体限制性的制度环境下,正是这种不完全合作策略使得NGO联合救灾在面对各种挑战的情况下成为可能,但也因为合作的不完全性,使得联合行动难以持续。NGO进一步的持续合作还需要新的组织模式。
朱健刚赖伟军
关键词:NGO
嵌入中的专业社会工作与街区权力关系——对一个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个案分析被引量:406
2013年
本文以一个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实践为个案,揭示了专业社工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机制嵌入原有的行政社会工作之后,对街区原有治理主体形成的适应和挑战的过程。本文指出,专业社工被吸纳到街道的权力网络过程中产生了外部服务行政化、内部治理官僚化和专业建制化的过程。复杂的街区权力关系限制了专业社工深度嵌入社区治理,这使得表面光鲜的社会工作在街区权力体系中逐渐式微,失去影响。作者认为,要挽回式微的专业权力,就要有专业社会工作的批判意识,策略性地与街区政府建立既独立又合作的关系,社会工作者还需要重拾资源公平分配的价值观,与原有的本土社会工作结盟,这样才能推动街区社会治理的民主化变革。
朱健刚陈安娜
关键词:中国社会工作权力关系
“三社联动”机制下社区基金会的功能与运行逻辑被引量:17
2018年
随着中国城乡社区治理的深入推进,社区基金会数量快速增长,这一新的社区慈善模式逐步从深圳、上海等地的实践向全国推行。与此同时,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的提出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制度支撑与可行路径。社区基金会作为社区社会组织体系的新兴组成部分,在"三社联动"中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本文首先从资源汲取和组织动力两个维度出发,对"三社联动"中社会组织的类型进行划分,分析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不同角色。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面对正处于迅速转型中的社区,社区资源动员、社区公民培力和社区合作媒介是社区基金会的三大核心功能。最后,研究指出,筹资机制、战略资助机制以及决策和监管机制是保证社区基金会有效运行的关键机制,也是现阶段能力建设的重点。
胡小军朱健刚
关键词:三社联动
人间佛教的慈善实践——对台湾慈济与法鼓山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人间佛教的兴起是中国佛教发生的重要转型。慈济和法鼓山是台湾典型的现代佛教慈善团体。本文通过对慈济和法鼓山的人类学调查,指出人间佛教劝善不涉政的理念对人的慈善行为的影响及由此形成的不同的行善路径,该理念最终达到从社区延伸到全球的"人间净土"的共同理想。
朱健刚梁家恩胡俊峰
关键词:人间佛教慈济人间净土
“再家庭化”:中国城市家庭购房中的代际合作与冲突被引量:35
2015年
作为市场和政府之外的第三个因素,家庭在住房领域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论文基于对广州22个家庭的深度访谈,从"家庭化"角度出发,揭示家庭购房动机、方式、策略和差异,以及对家庭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城市住房领域出现明显"再家庭化"趋势。一方面,家庭成为个人获得住房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体现为父母提供多种形式的支持、深入介入并运用策略,极大影响住房决策、获得和安排;旧有单位制和住房市场机制对个人住房造成的差异受到家庭因素调节。另一方面,"再家庭化"充满张力且不确定。家庭成员在此过程中重新构建内部关系,既有合作,也有妥协与冲突。
钟晓慧
关键词:代际关系住房消费
社工机构的NGO化:专业化的另一种思路被引量:30
2014年
随着政府购买服务的推广,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逐渐成为主流。但是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也受到质疑。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表征之一是社工机构的专业化,在政府购买服务的强大压力下,社工机构要走专业化方向,可以考虑将自己NGO化,按照NGO的运作逻辑和治理模式来发展,从而走上一条独立、自主和可持续的道路。本文通过笔者亲身参与和观察的案例,指出中国社会工作内部呈现多元的形态,虽然不是所有的专业社会工作机构都要NGO化,但是NGO化可以在帮助一些社工机构专业化的同时,也能促使整个社会工作专业更加独立和自主,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朱健刚陈安娜
关键词:社会工作NGO独立性社会参与
社会服务走向赋权还是去权?——赋权视角下对两类劳工服务组织的比较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面向农民工群体的社会服务已经成为了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领域。本文借助赋权理论视角,对两类劳工服务——草根劳工组织与社会工作组织的服务进行了对比性的分析。本文通过对两类组织的起源、理念、活动形式等方面比较发现:草根劳工组织更倾向于使用赋权手法提升服务对象的能力和意识,并且鼓励集体性的社会行动,从而推动该群体状况的改善;而社工类组织则更多扮演着功能主义式的修补者角色。对劳动权益问题的回避与对工人家庭生活服务的侧重,体现了社工组织对现有结构的维护作用。围绕赋权视角与追求社会公正的社工价值观,本文尝试探讨这两类组织扮演不同角色背后的动力机制,并且对目前社工组织的劳工服务实践提出反思与批判。本文作者认为,只有当社会工作不再被视为一种专业的商品或者国家的延伸机器时,社会工作才可能回归人本主义的关怀,回归激进主义的社会行动,推动社会朝着更公平公正的方向前进。
许怡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组织社会工作
国际慈善组织的嵌入:以狮子会为例被引量:11
2013年
在21世纪最初的十几年里,在中国这样一个对于具有国际背景的民间组织仍然十分敏感和有所规制的政治情景下,全世界最大的志愿慈善组织之一——国际狮子会却进入中国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呈现出旺盛的发展潜力。通过人类学的长期田野研究、问卷调查及文献研究等方式对广东狮子会(Guangdong Li-ons Clubs)开展深度案例研究,从嵌入理论(embeddedness)的视角来看,狮子会这个美国式的志愿性慈善社团分别从认知、文化和结构三个维度嵌入中国本土:第一,美国志愿文化嵌入中国传统的福报观念中,基于互惠的逻辑产生慈善消费主义的认知模式。第二,西方NGO民主治理模式为会员嵌入中国"大佬话事"的权威主义社团文化,产生了选举文化与协商民主共生的中产阶级社团文化。第三,狮子会与政府合作的传统和经验嵌入中国政府社团支配型的治理模式中,使得狮子会与中国政府合作治理成为可能,双方可以在公益慈善领域中共同解决社会问题。
朱健刚景燕春
协商式亲密关系:独生子女父母对家庭关系和孝道的期待被引量:120
2014年
近年来在中国城市中,许多父母为独生子女出资购房。舆论及学者将此称为“啃老”,担心家庭关系功利化、孝道衰落。本文对此持不同看法。通过2010~2011年对广州22个家庭作深度访谈后发现,父母们不认为自己是“被啃”的受害者;相反,他们是购房的主动发起者或积极参与者。文章以“亲密关系”和“个体化”为理论视角,揭示父母积极购房的动机,并分析当代中国代际关系。首先,父母们是为了与成年子女建立协商式的亲密关系。这种关系涉及金钱、感情和集体决策三种要素,与西方强调倾诉和表达的“纯粹关系”不同。中国案例不仅扩展西方主义对“亲密关系”的定义,也重新理解以往研究中,中国家庭经济活动与感情交流二元对立的关系。其次,这反映了在中国个体化进程中,这一代父母既获得自由,又感知到风险。他们积极构建新的家庭关系,是一种重新嵌入社会的努力。
钟晓慧何式凝
关键词:孝道独生子女父母
香港公民参与新趋向
2014年
在最近十年间,香港特区政府积极推动旧街区的市区重建以及对城市版图和地方功能的大规模改造,由此引发一系列社区重建中产生的对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等议题的社会关注乃至公众参与,也极大地影响了香港公民社会以及基层参与式民主的发展态势,香港的公民社会也随着香港公民的积极参与而逐渐呈现。本文将集中讨论这类公民参与的演变以及对于香港公民社会的意义。
朱健刚
关键词:公民参与公民社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