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505401)

作品数:26 被引量:131H指数:7
相关作者:李董男陈曦马晓彤张立平汤尔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安徽中医学院陕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0篇中医
  • 8篇黄帝
  • 8篇黄帝内经
  • 7篇《黄帝内经》
  • 5篇思维
  • 4篇气化理论
  • 2篇养生
  • 2篇医原
  • 2篇因时制宜
  • 2篇中国传统养生
  • 2篇伤寒
  • 2篇中医各家学说
  • 2篇中医原创思维
  • 2篇温病
  • 2篇五运六气
  • 2篇系统学
  • 2篇象数
  • 2篇象数思维
  • 2篇六气
  • 2篇各家学说

机构

  • 20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安徽中医学院
  • 2篇陕西中医药大...
  • 2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广东省中医药...

作者

  • 5篇李董男
  • 5篇陈曦
  • 4篇马晓彤
  • 3篇黄玉燕
  • 3篇汤尔群
  • 3篇张立平
  • 2篇杜松
  • 2篇郑齐
  • 2篇邢玉瑞
  • 1篇潘桂娟
  • 1篇李海玉
  • 1篇刘理想
  • 1篇张宇鹏
  • 1篇张宏宇
  • 1篇张玉辉
  • 1篇陈其广
  • 1篇吴新明
  • 1篇李菲

传媒

  • 9篇中国中医基础...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中国中医药现...
  • 2篇陕西中医学院...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系统科学学报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9
  • 10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运气七篇”法象用药举隅被引量:1
2015年
"运气七篇"在象数思维指导下,有独特的法象用药方法。如其中的苦味之品是具有火象之物,在某些情况下作为阳性药物来应用。又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五味的运用,除根据五行相克来应用之外,亦有据五味所对应之象的阴阳属性来应用的。因此,临床用药在参考运气学说配伍规律时,需注意从药物功效的"象"出发,不宜直接将后世本草中注明的药物性味代入分析。
黄玉燕汤尔群
关键词:运气黄帝内经象数思维苦味
先秦两汉时期热病、伤寒和温病概念辨析被引量:10
2013年
通过对《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的分析,探讨了伤寒概念内涵及其与疫病的关系,解析了温病概念之滥觞,辨析了热病、伤寒与温病概念。指出热病并非必"伤于寒",而是有外感、内伤两种起因,外感方面,六淫皆能致热;伤寒与热病概念有部分重合,广义伤寒与外感热病概念常混用;温病概念与外感热病接近。三者都包括部分疫病。《内经》使用热病概念较多,《伤寒论》主要使用广义和狭义伤寒概念,温病概念在这一时期运用较少。
张宏宇李董男
关键词:先秦两汉热病伤寒温病
中医系统学是中医现代化的科学基础被引量:10
2019年
通过三个连续的系统化过程,将柔性的传统中医学知识予以整合,再将其与系统学领域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学、超循环论、突变论、分形与混沌学要旨相互诠释,最终建构成具有现代中医学与现代系统学双重属性的中医系统学框架。它的基本特征是可实证与量化,其功能有二:推进中医现代化,同时促进系统学发展。这个框架包括中医学与系统学通约的认识论,科学原理与技术体系。三者对应于系统科学领域常用的系统论、系统学与系统工程,是一个完整的以中医学素材建构而成的系统学模型,一方面可以推广至其它系统的机制说明,另一方面,可以反过来帮助中医学自身的进一步完善。
马晓彤
关键词:中医学系统学中医现代化实证信息医学
论象思维在构建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15年
"象"的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本质的属性,是形成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基础与核心,因而在古代,一切具有中国原创性的思想与知识都不可避免地运用到"象"的观念与思维方式。在中医学历史发展过程中,"象"的观念与思维方法起到了关键而不可替代的作用。1东西文明差异与"象"观念的起源"象"观念的起源可追溯到蒙昧时期对天象的认识。
张宇鹏
关键词:中医理论体系
现代教育理念在中医药信息检索教学中的运用被引量:1
2012年
对现代教育理念在《中医药信息检索》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从教育性质、平均指标、教学主体、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管理、考核方式和学习态度八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给出了该课程教学的一般模式、流程和形成性评价等考核方式,并对现代教育理念中三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李董男
关键词:现代教育理念中医药信息检索
晋隋唐时期中医疫病相关概念辨析被引量:6
2014年
晋隋唐时期,人们对疫病的传染性、流行性特征认识更加明确,诸多疫病相关概念逐渐明晰,主要争论集中于三个问题:伤寒与温病的关系,伏邪与新感的关系,以及伤寒与时行的关系。这一时期,疫病概念主要包含在伤寒、温病、时行、天行、疫疠等相关论述中。温病概念虽仍涵括于广义伤寒范围之内,但已有医家从概念、因机、发病、传变、治法等方面对狭义伤寒与温病进行区分。温病是由伏邪引起,还是感受冬温之气、感而即发,也得到了王叔和、巢元方等的阐发。时行乃感受非时之气、疫疠之气等发病,因其流行性或传染性,得到了广泛关注。
李董男
关键词:疫病伤寒温病时行
论李东垣对气化理论的理解、发挥与运用被引量:5
2012年
李东垣为金元时期著名医家,其学术上尊崇《内经》、《难经》和《伤寒论》,亦受其师张元素脏腑病机学说影响。李东垣总结的脾胃学说,其学术创新可以归纳为4点:第一,以气化升降浮沉原理为脾胃学说立论依据;第二,创立脾胃学说,发挥气化理论;第三,揭示脾胃气化失常为内伤病机之关键;第四,治疗主张补中升阳并随季节特点辨时用药。李氏理解、发挥和运用气化理论阐释脾胃学说,并证之临床实践,对于后世医家的影响十分深远。
陈曦
关键词:脾胃学说中医各家学说
论《黄帝内经》“气化”概念与特点被引量:7
2012年
气化理论是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基础。这一理论在《黄帝内经》时代就基本成熟,并对后世中医学理论发展与实践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气化"概念主要是从自然、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体气血生化3个层面加以定义,用于描述"气"的运动及其产生的相应变化。气化具有永恒性、普遍性、表象性、方向性、变动性、有序性6个特点。通过对《黄帝内经》"气化"概念与特点研究,有助于发掘气化理论在中医学基本理论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凸显中医原创思维特色。
陈曦潘桂娟
关键词:黄帝内经中医气化理论
基于象思维解读东垣学术思想被引量:5
2015年
从象思维的角度,分析李杲学术思想的内涵,把握其学术脉络的主线。首先,李氏基于象思维,法天则地,确立了以脾胃为中心的五脏一体观,进而确立了百病生于脾胃的病因观;其次,创立元气与阴火理论概念,以诠释脾胃内伤的病机,成为其补气升阳泻阴火治法的依据;最后,以药物的气味厚薄、升降浮沉之性,法天地阴阳四时之象,并以象聚类,对本草药物进行分类,用以指导组方遣药。
郑齐
关键词:学术思想
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现代应用情况调查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解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现代应用情况,课题组从对"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定义的理解、研究和运用状况,对"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重要性认知、影响"中医原创思维模式"认识和运用的原因,以及发挥"中医原创思维模式"作用的关键因素等方面内容设计问卷并开展了调查。本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对"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内涵虽然有不同认识,但80%以上受访者认可"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存在,并对"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定义有可能达成共识。调查还反映了被调查人群对"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和中医合格人才建设之间关系、对当前开展"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宣教工作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肯定态度;对建国以后各个时期在临床、教育和科研不同领域"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应用情况变化的认识和这些变化发生的主要原因判断;同时对今后中医药工作中更好发挥"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特色和作用的关键环节进行了标注。
李海玉刘理想李菲杜松陈其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