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RCPY200807)

作品数:6 被引量:95H指数:6
相关作者:韩路王海珍彭杰马春晖陈加利更多>>
相关机构:塔里木大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种群
  • 3篇塔里木河
  • 2篇径级
  • 2篇径级结构
  • 2篇荒漠
  • 2篇荒漠河岸林
  • 2篇河岸林
  • 1篇点格局分析
  • 1篇盐胁迫
  • 1篇生存函数
  • 1篇生境
  • 1篇塔里木河流域
  • 1篇塔里木河中游
  • 1篇谱分析
  • 1篇种群动态
  • 1篇种群结构
  • 1篇种群统计
  • 1篇种子
  • 1篇种子萌发
  • 1篇胁迫

机构

  • 6篇塔里木大学
  • 3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王海珍
  • 6篇韩路
  • 3篇马春晖
  • 3篇彭杰
  • 2篇于军
  • 2篇陈加利
  • 1篇梁继业
  • 1篇贾文锁
  • 1篇席琳乔

传媒

  • 2篇中国沙漠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塔里木河流域荒漠河岸林胡杨群落的空间格局研究被引量:29
2011年
以塔里木河流域荒漠河岸林胡杨群落为研究对象,研究优势种胡杨与灰胡杨种群径级结构、空间分布格局与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胡杨和灰胡杨种群径级结构均呈倒金字塔型,属衰退型种群。胡杨种群在1~25m尺度内呈聚集分布,灰胡杨种群在2~23m尺度内呈聚集分布,胡杨种群聚集强度大于灰胡杨。随种群生长发育,胡杨和灰胡杨聚集尺度范围及聚集规模逐渐减弱,大树趋于随机分布。灰胡杨不同生长阶段在0~25m空间尺度上相互独立,胡杨小树与中树在5~10m空间尺度上相互依存。胡杨中树与灰胡杨中树在大尺度空间(>23m)上相互排斥;胡杨与灰胡杨种群在小尺度空间(2~3m)上相互依存,中尺度空间上相互独立。
于军王海珍陈加利韩路
关键词:荒漠河岸林种群结构点格局分析
塔里木河上游灰胡杨种群生存分析被引量:13
2010年
Six plots were investigated and field data were obtained with the contiguous grid quadrate method in a natural Populus euphratica forest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Tarim river.We developed a static life table and a survival function of Populus pruinosa population based on the population life table and a theory of survival analysis.Survivorship curves,and the mortality rate were determined,and population dynamics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spectral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ed that:1)Survival numbers of P.pruinosa populations were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age,and the expecting life of individuals with DBH larger than 40 cm declined obviously.2)The Survivorship curve of the populations was Deevey Ⅲ.Four survival functions showed that the P.pruinosa population declined in young age and stabilized in old age.3)There were two peaks of mortality rate existed in the lifespan:respectively occarred at the first and 11th age class periods.Seedling shortage was the restricting factor of development.4) The spectral analysis of the population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marked periodic fluctuation in the process of natural regeneration.5)The higher mortality rate of P.pruinosa seedlings might be integrated by the interplay of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pruinosa and deteriorating habitat(groundwater level decreasing).
韩路王海珍彭杰席琳乔马春晖
关键词:塔里木河种群统计生存函数谱分析
不同生境胡杨种群径级结构与格局动态研究被引量:25
2010年
应用"相邻格子法"对塔里木河中游不同生境下胡杨种群进行每木调查,获得野外资料。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与5种聚集度指标,研究了不同生境胡杨种群径级结构和空间格局及其动态。结果表明:河漫滩生境胡杨种群径级结构呈金字塔型,幼龄储备丰富,种群呈增长趋势;沙地生境种群结构呈纺锤型,幼苗严重不足,种群呈衰退趋势。胡杨种群的格局规模为25m2。不同生境下胡杨种群空间格局有所差异,分别表现为集群分布与随机分布;在胡杨种群生长过程中,空间格局呈现由集群分布至随机分布的扩散趋势;胡杨种群结构和空间格局主要受塔里木河洪水与其自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韩路王海珍彭杰梁继业马春晖
关键词:生境径级结构种群动态
塔里木河中游灰杨种群的径级结构与格局动态被引量:9
2009年
在新疆塔里木河中游轮台县胡杨林自然保护区内设置0.5hm2的样地,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每木调查获取野外资料,研究灰杨种群径级结构和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灰杨种群幼苗、幼树极度缺乏,中、大龄个体较多,其径级结构呈中间大、两头小的壶形,属衰退型种群,其生存发展前景堪忧。灰杨种群空间格局符合聚集分布,随发育进程其空间格局由随机向聚集型转变,大树阶段聚集强度逐渐减弱。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与物种本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有关,而且与物种的生境密切相关。
韩路王海珍彭杰马春晖
关键词:塔里木河中游灰杨种群径级结构
胡杨(Populus euphraticu)与灰胡杨(Populus pruinosa)种子萌发对不同盐类胁迫的响应被引量:10
2013年
将塔里木荒漠优势种——胡杨(Populus euphraticu)和灰胡杨(Populus pruinosa)的种子置于8种浓度的NaCl(单盐)和土盐(复合盐)溶液中进行发芽实验,探讨两树种种子对不同盐类的耐受限度和适应萌发生境,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其耐盐性。结果表明:两树种种子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子叶展平率均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下降,相对盐害率升高。二者种子相对发芽率在浓度<0.4%的NaCl溶液中均超过75%,NaCl胁迫下2种种子发芽率无显著差异(p>0.05)。单盐处理下胡杨种子的各项发芽指标均优于灰胡杨,表明胡杨的耐盐(NaCl)能力强于灰胡杨。低浓度土盐溶液对二者种子萌发均具有促进作用,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明显升高,而高浓度土盐溶液则抑制种子萌发。二者种子相对发芽率在浓度<0.8%的土盐溶液中均超过80%,且1.6%盐浓度下仍高于20%,此值远高于NaCl胁迫。土盐处理下两树种种子发芽率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土盐处理下灰胡杨种子的各项发芽指标均优于胡杨,表明灰胡杨对土盐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耐盐能力。NaCl胁迫对二者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大于土盐。胡杨、灰胡杨均具有较强的耐盐性,但早期低盐条件是两树种幼苗建立的关键。
王海珍韩路贾文锁
关键词:盐胁迫种子萌发
塔里木荒漠河岸林干扰状况与林隙特征被引量:21
2011年
对塔里木河中游荒漠河岸林林隙基本特征和干扰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形成的林隙形状近似于椭圆形,椭圆长短轴比率在扩展林隙(EG)和冠空隙(CG)有所不同,平均分别为1.52和2.31;林隙密度约为62.5个/hm2,EG和CG在塔里木荒漠河岸林景观中的面积比例分别为69.52%和29.03%,干扰频率分别为1.45%/a和0.61%/a,林隙干扰返回间隔期约为164a。林隙大小结构表现出以小林隙为主的偏正态分布,EG大小40—200 m2,CG大小0—80 m2。林隙形成速率为1.30个.hm-2a-1,20—30 a前形成的林隙最多。林隙形成方式由树木折干+枯立形成的最为普遍,占形成木总数95.73%。林隙大多由2—5株形成木形成,而由4株形成木创造的林隙最多,平均每个林隙拥有形成木4.1株。林隙形成木主要为森林建群种,林隙形成木分布最多的径级在5—25 cm,高度在4—8 m,每株形成木所能形成的EG面积为27.12 m2,CG面积为11.32 m2。边缘木的径级结构呈正态分布,而高度结构呈偏左的正态分布,平均每个林隙拥有8.375株边缘木,林隙边缘木平均胸径比形成木平均胸径高73.1%,表明荒漠河岸林林隙干扰十分频繁,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是林隙形成的驱动力。
韩路王海珍陈加利于军
关键词:塔里木河荒漠河岸林林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