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9SJD750014)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于师号张昳丽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学

主题

  • 4篇文化
  • 4篇孔子
  • 1篇中国文化
  • 1篇诗词
  • 1篇诗词歌赋
  • 1篇特质
  • 1篇琴操
  • 1篇庄子
  • 1篇文化功能
  • 1篇文化精神
  • 1篇文化特质
  • 1篇文学
  • 1篇戏剧
  • 1篇民间传说
  • 1篇话语
  • 1篇话语体系
  • 1篇歌赋
  • 1篇古代戏剧
  • 1篇国文
  • 1篇方外

机构

  • 4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东南大学

作者

  • 4篇于师号
  • 2篇张昳丽

传媒

  • 2篇求索
  • 1篇四川戏剧
  • 1篇时代文学(上...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论《琴操》体文学与孔子“游”文化
2011年
孔子与琴乐有着不解之缘。蔡邕《琴操》中保留了三首与孔子有关的琴曲歌辞,其主题皆紧扣孔子之"游"。孔子之"游"意蕴深厚,加之《琴操》体极富表现功能和抒情性,这使得后世许多文人竞相拟作,形成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于师号
关键词:孔子《琴操》
漫议孔子与古代戏剧——以《麒麟记》为解读对象
2011年
“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①孔子,作为中国文化中的核心式人物.其形象不仅频繁出现于历史、哲学、政治等话语体系中。而且在散文、传记、诗词歌赋及民间传说中都有着广泛而深入的文学化表现。
于师号张昳丽
关键词:孔子古代戏剧中国文化话语体系民间传说诗词歌赋
孔子“游”的文化功能及精神刍议被引量:2
2010年
"游"是中国古代士人生命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孔子不仅是儒家思想的奠基者,同时也开启了古代士人"游"的文化传统,对后世文人"游"的价值取向,以及实践品格的养成均有重要的示范性意义。孔子之"游",内涵丰富,功能多样,既包括外在客观、具象之"游历",这种空间上的"游"往往伴随着问学、普及文教、求仕等教育、政治文化功能;同时,内在方面,孔子之"游"则主要体现了孔子于"艺"、"道"所达到的自由境界及实践精神,这显示了孔子作为一位知识分子所具有独立精神和文化品格,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张昳丽于师号
关键词:孔子文化功能文化精神
孔子的"方内之游"与庄子的"方外之游"被引量:6
2012年
"游"是孔子、庄子身上共同存在的重要文化事项,二者之"游"在表现、本质及风格上均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质。孔子之"游"主要体现为一种带有游学、游教、游宦等功能含义的现实之"游",带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同时,孔子之"游"也包括心志之"游",主要表现为游历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雍容气质,即"乐道"精神,以及其"游艺"思想。庄子之"游"则主要表现为一种心灵、精神之"游",其终极目的在于达到一种绝对超脱、"无待"的自由境界。现实色彩鲜明的孔子之"游"与理想化、虚幻化的庄子之"游",共同开启了中国士人"游"文化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对中国古代的士人"游"文化活动具有重要的标示性意义。
于师号
关键词:孔子庄子文化特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