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陇东学院青年科技创新项目(XYSK0921)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王小慧更多>>
相关机构:陇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陇东学院青年科技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篇外语
  • 3篇外语课
  • 3篇外语课堂
  • 3篇外语课堂互动
  • 3篇课堂
  • 3篇课堂互动
  • 3篇互动
  • 2篇教师
  • 1篇信念
  • 1篇学生感知
  • 1篇意愿
  • 1篇教学行为
  • 1篇课堂教学
  • 1篇课堂教学行为
  • 1篇课堂行为
  • 1篇教师信念
  • 1篇教师行为
  • 1篇教学
  • 1篇感知

机构

  • 3篇陇东学院

作者

  • 3篇王小慧

传媒

  • 1篇肇庆学院学报
  • 1篇陇东学院学报
  • 1篇大学英语教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外语课堂互动中的修正性反馈:教师行为和学生需求的对比研究
2011年
修正性反馈能帮助学习者进行认知对比、调整假设、加速语言规则和知识的吸收。本研究运用课堂观察和问卷调查法从反馈来源、反馈时机、反馈策略、反馈语言目标和反馈片段复杂度五个方面对外语课堂互动中的修正性反馈行为和学生需求进行对比,结果发现教师反馈的时机和反馈片段的复杂度基本符合学生的需求。但在反馈来源、反馈策略和反馈语言目标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通过分析从访谈中所得的数据发现:在课堂互动中,教师应该在不打断学生交流的情况下,采用诱导、重复和要求说明这三种学生比较欢迎的意义协商策略,对学生的表达和语音错误给予快速和简洁的修正性反馈,才能够给学生提供准确而有效的反馈,从而增强学生英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程度。
王小慧
关键词:外语课堂互动
外语课堂互动中教师修正性反馈意愿和学生感知的对比研究
2012年
为检验外语课堂互动中的修正性反馈的有效性,本研究运用课堂观察、刺激性回忆和深度访谈法从反馈语言目标、反馈策略和反馈对象的参与性质三个方面对外语课堂互动中的教师修正性反馈意愿和学生感知进行对比,结果发现:教师就语音进行反馈时,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教师的反馈意愿,而就句法进行反馈时,教师的反馈意愿往往被学生误解;其次,相对于隐性的反馈策略,教师采用明示的反馈策略时,其反馈意愿容易被学生理解,而在使用隐性的反馈策略时,使用重述比意义协商法反馈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最后,当教师的反馈针对于学习者本人时,其反馈意愿就容易被学生理解,而如果教师的反馈是针对其他同学时,反馈意愿则往往难以引起学习者的重视。
王小慧
关键词:课堂互动学生感知
外语课堂互动中的修正性反馈:教师信念与课堂教学行为关系研究
2011年
运用个案研究法,聚焦于三位英语专业精读课教师的修正性反馈教学信念和课堂行为,结果发现:不同教师所持的教学信念互不相同,他们的课堂教学行为也存在巨大差异;同一教师持有内部相矛盾的信念;由于教学环境和教师所调用的知识类型的不同,同一教师的教学信念和教学行为之间虽具有一定的联系,但二者差异很大。
王小慧
关键词:外语课堂互动教师信念课堂行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