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2)
-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 相关作者:宛晓春江昌俊方从兵胡颍蕙苏二正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葛根药用成分异黄酮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被引量:8
- 2005年
-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葛属植物野葛和粉葛块根的主要药用成分异黄酮化合物的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乙腈-0.5%乙酸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葛根异黄酮化合物的各种组分可得到良好的分离;通过对10批次野葛药材HPLC图谱的检测,共确定了15个色谱峰作为野葛的共有指纹峰,根据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建立了野葛的HPLC指纹图谱;与不同产地野葛的HPLC图谱的比较,供试样品的指纹图谱基本一致;而与粉葛样品的HPLC图谱存在较大的差异;表明得到的色谱图可以作为野葛药材专属性的指纹图谱,为葛根的药材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 方从兵宛晓春江昌俊胡颍蕙
- 关键词:异黄酮指纹图谱高效液相色谱
- 野葛细胞固定化培养及异黄酮化合物的生产被引量:4
- 2006年
- 以海藻酸钠固定化处理的野葛细胞为试材,研究了固定化细胞培养周期中细胞生长、糖源消耗和异黄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野葛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可分为3个主要阶段,即迟滞期(0~8 d)、指数生长期(8~14d)和稳定增长期(14~18 d).在培养的第18天达到最大生物量(48.56 g(FW)/L),约为初始接种量的3.04倍.同时,糖源随细胞生长量的增加而不断消耗.在野葛细胞培养周期中,固定化细胞胞内黄酮和培养液黄酮逐渐累积,培养体系中的总黄酮含量与细胞生长量呈同步增长的关系,第16天,总黄酮含量约为初始培养时的17.28倍.试验结果为采用野葛细胞固定化培养的方法进行异黄酮化合物的生产提供了实验依据.
- 方从兵宛晓春苏二正江昌俊李贺勤
- 关键词:异黄酮野葛细胞固定化海藻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