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8319)
- 作品数:19 被引量:312H指数:7
- 相关作者:李广斌王勇王跃伍燕南郭旭更多>>
- 相关机构:苏州科技学院苏州科技大学格拉摩根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开发区主导下的苏南乡村空间转型——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被引量:6
- 2014年
- 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将开发区主导下的苏南乡村空间演化划分为前开发区时代、开发区时代和后开发区时代三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的乡村空间分异特征及其驱动机制进行解析。分析发现:(1)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工业园区乡村空间呈现出两种转型趋势,即乡村空间向城市空间转型、生产空间向消费空间转型;(2)前开发区时代,其空间重构由乡村自下而上驱动;开发区时代,由政府主导、市场辅助;后开发区时代,则是由市场主导,政府辅助,政府主导的乡村空间转型虽能快速实现城市化,但也有其缺陷;后开发区时代,空间作为稀缺资源应由市场来配置。
- 赵琪龙郭旭李广斌
- 关键词:开发区
-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与乡村空间转型——以苏南为例被引量:33
- 2015年
- 以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为主线,探讨土地产权制度变迁及其对苏南乡村空间转型的影响。通过理顺宏观结构性背景与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之间的关系,认为,"政府——市场——农民"相互间关系对土地产权的制度变迁起着主导作用,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3次大变迁,与其相对应,苏南乡村空间也发生3次转型。土地产权制度对苏南乡村土地流转和空间转型具有深远影响。
- 郭旭赵琪龙李广斌
- 关键词:土地产权制度乡村空间
- 基于遥感影像的苏州市郊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如何合理规划郊区未来的土地利用,是苏州等许多快速城镇化地区政府必须决断的问题。只有充分了解过去,才能科学把握未来。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对苏州市郊区过去45年来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时空特征研究,发现变化存在着方向性和阶段性。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型城镇化所强调的生态文明理念,提出了苏州市郊区未来土地合理利用的一些建议。
- 王跃李广斌伍燕南
- 关键词:土地利用遥感影像
- 苏州土地资源利用中的生态安全问题被引量:6
- 2015年
- 基于苏州2006-2010年相关统计资料,分析当前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利用方面日益突出的生态安全问题。结果表明,苏州人均土地面积持续降低,生态亏损严重;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空间利用效率不高;耕地量质同降,粮食安全遭受威胁;生态空间相对稳定,生态效益低;中心城区用地结构不尽合理,人居环境有待改善。为此提出转变城市化发展模式、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加强城市生态空间建设、优化中心城区土地空间布局等推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策略。
- 伍燕南王跃
- 关键词:生态安全
- 国际空间站夜间影像的城市化信息提取被引量:1
- 2014年
- 以国际空间站2012年3月27日于上海至苏州上空所摄夜间影像为基础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影像所含地面灯光亮度、范围等特征进行提取和分析,探讨影像所含灯光信息与城市化的关系。研究显示,影像范围上海、苏州等四主要城市灯光区代表城市成熟建成区;各城市室外照明单位面积平均亮度及耗能基本相同;四城市人口总量与城市灯光区面积成线性关系,灯光区人口密度可分为7 000人/km2和12 000人/km2两级;城市未来几年扩张方向与范围可由城市灯光连片区向外伸出的灯光条带判断。城市夜间影像所含城市化信息,在即将开始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决策中可发挥一定作用。
- 王跃李广斌伍燕南
- 关键词:城市灯光影像国际空间站
- 苏南村落空间分异的三种典型模式及比较——以蒋巷、坞坵、树山三村为例被引量:5
- 2014年
- 1990年代以来,在市场和政府两大分异机制的交互作用下,苏南乡村空间分异日益明显,初步形成了三种典型的模式:工业导向下的公司型村庄、农业导向下的农场型村庄和旅游导向下的休闲型村庄。以苏州市蒋巷村、坞蚯村、树山村为案例,分析这三种模式的特征及其机制。认为,村企互动、能人效应是形成公司型村庄的决定性力量;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和政府诱导性政策是农场型村庄形成的主导力量;而市场力量驱动是休闲型村庄形成的主导力量。
- 王镜均王勇李广斌
- 关键词:乡村空间空间分异
- GIS技术在苏州市新建住宅区生态环境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苏州市2012年春季有180多个新楼盘上市,利用遥感数据和GIS技术,以新建住宅区内部及周边绿地、水体、道路、温度为主要指标对这些住宅区的生态环境进行分析评价。用所获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分值对住宅区进行排序,发现生态环境质量位于前14位的住宅区聚集在苏州工业园区。分析结果可为购房市民提供生态环境信息服务,也可为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 王跃马燕艳李广斌
- 关键词:住宅区生态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 苏州工业园区空间变革研究——基于“生产型社会”到“消费型社会”演进的视角被引量:4
- 2015年
- 研究基于"生产型社会"到"消费型社会"演进的视角,从制度安排、社会主体和社会文化三个维度建立社会转型与城乡空间变迁相关联的分析框架,剖析苏州工业园区空间演变的基本特征及其机制。随着"生产型社会"到"消费型社会"的转型,苏州工业园区空间表现出消费空间扩张、部分工业空间被置换,消费空间类型多元、布局上集中与分散并存,城市空间成为消费对象等特征。基于此,研究认为"权力—资本—社会"的互动是推动城乡空间演变的最根本动力,这也是未来苏州工业园区空间变革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之一。
- 赵琪龙王勇李广斌
- 功能与形式视角下的乡村公共空间演变及其特征研究被引量:124
- 2013年
- 本文基于功能与形式的视角,以历史的维度分析我国乡村公共空间的演进脉络,探讨其背后生长的动力机制,总结各个时期乡村公共空间功能与形式之间的关系与特征。研究发现,传统乡村公共空间生成的内在基本规律是"使用功能驱使—交往的形成—公共空间";功能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共存—特殊—脱节—分离"的变化。通过实地勘察与访谈,进一步论述改革后传统乡村公共空间弱化的原因,认为村民所发生的公共活动已由"必需性"转变成"自发性";诸多社会变化因素构成"合力","催化"了传统公共空间走向衰亡的道路。最后,审视当前乡村公共空间建设实践,并提出一定的建议。
- 王东王勇李广斌
- “双向运动”视角下苏南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三次浪潮被引量:7
- 2016年
- 基于波兰尼"双向运动"理论,从市场扩张和社会保护的两重维度,建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对改革开放以来苏南乡村集体经济演进的内在逻辑提供一个深层次解释。研究表明,从"苏南模式"、乡镇企业改制到新型合作经济兴起,苏南乡村经济先后掀起了"集体化"、"去集体化"和"再集体化"浪潮。与之对应,市场扩张和保护农民之间关系呈现如下演化过程:由市场和保护农民的"双缺失"到市场重生和保护农民的共同演进,到市场扩张与保护农民间严重失衡,再到乡村经济"再内嵌"于乡村社会的过程。苏南乡村集体经济演化的内在逻辑折射出"国家、农民与市场"之间复杂关系,今后亟需在福利国家建设和赋权于民两个方面加强对农民和乡村的保护。
- 王勇邹晴晴李广斌
- 关键词: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