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0956)
- 作品数:18 被引量:132H指数:6
- 相关作者:李敏陈登龙薛正翔吴琳琳房乾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助项目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反硝化细菌在废水治理中的应用:原理与现状被引量:6
- 2015年
- 从反硝化细菌种类、反硝化机理、影响反硝化的因素、反硝化细菌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等方面阐述近期的研究进展,同时结合当前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 卢文显李敏
- 关键词:反硝化细菌影响因素
- 基因重组蛛丝蛋白-聚乙烯醇复合支架材料的制备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致孔剂NaCl粒径和比例、变性剂和聚乙烯醇(PVA)等因素对基因重组蛛丝蛋白-PVA复合支架材料形态及性能的影响。方法基因重组蛛丝蛋白溶解于98%甲酸,采用冷冻干燥粒子滤沥法制备重组蛛丝蛋白-PVA复合多孔支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支架的形态;采用单纤维强力试验机测试支架机械性能。结果乙醇作变性剂制得的多孔支架力学性能较好,支架的断裂应力、断裂比强度均提高5倍以上,断裂伸长率可达12.21%。以粒径〈500tzm的NaCl为致孔剂制得的多孔支架力学性能较好。高分子材料PVA能明显改善重组蛛丝蛋白多孔支架的性能。结论重组蛛丝蛋白-PVA复合支架材料有望在组织工程领域得以应用。
- 魏梅红涂桂云陈登龙李敏
- 关键词:冷冻干燥聚乙烯醇
- 创面生物敷料及人工皮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0
- 2011年
- 介绍了目前在创面愈合过程中应用的几种生物敷料和人工皮肤,并对其类型、结构、性能、应用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 赵亮李敏
- 关键词:生物敷料人工皮肤创伤敷料
- 静电纺丝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制备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8年
- 综述了静电纺丝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参数,重点描述了静电纺丝及同轴共纺技术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领域的应用,最后对电纺技术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领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讨论.
- 房乾陈登龙姚清华李敏
- 关键词:静电纺丝
- 我国地下水除铁除锰技术研究概况被引量:20
- 2009年
-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归纳了自然氧化法、接触氧化法以及生物氧化法等我国地下水除铁除锰技术及局限性,详述了近年来兴起并不断发展完善的微生物固锰除锰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 陈丽芳李敏
- 关键词:地下水铁锰微生物处理
- 重组蛛丝蛋白支架材料在大鼠体内的组织相容性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基因重组蛛丝蛋白等4种支架材料在大鼠体内的组织相容性。方法按照生物材料生物学评价试验国家标准进行4种材料的动物体内植入实验,通过大体观察和组织学方法对4种材料进行检测评价。结果4种材料组织相容性优良顺序为pNSR16、pNS2、PVA、pNSR-Z。pNSR16和pNS2支架材料均显示出良好的组织相容性。结论重组蛛丝蛋白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其应用于组织工程的前景是广阔的。
- 刘华房乾陈登龙李敏
- 关键词:组织相容性
- 生物材料与人工血管支架被引量:2
- 2010年
- 查阅相关文献,对生物材料血管支架和生物高分子电纺制备血管组织工程支架进行综合分析。目前用于血管支架研究的生物材料分为天然血管、脱细胞基质和生物高分子。但天然血管移植物来源不足,脱细胞基质支架潜在的免疫原性均很难满足小直径血管支架的要求。生物高分子电纺制备的小直径血管组织工程支架能更好地模拟天然血管结构和性能,为小直径血管支架的获得提供了一种新选择。
- 向萍李敏
- 关键词:生物材料血管支架静电纺丝血管组织工程
- 乳糖诱导高分子量重组蛛丝蛋白发酵培养基优化被引量:8
- 2008年
- 在M9基础培养基的基础上,以乳糖为诱导剂,对基因重组蛛丝蛋白工程菌pNSR32/BL21(DE3)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利用单因子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出表达高分子量重组蛛丝蛋白的最优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优化的碳源为0.3%的甘油,氮源为3%的酵母膏、0.75%的蛋白胨和0.05%(NH4)2SO4及少量的无机盐。优化培养基有利于菌体的生长和目的蛋白的表达,表达重组蛛丝蛋白达总蛋白量的20%。
- 郑剑吴琳琳李敏
- 关键词:发酵
- 静电纺丝制备小直径血管支架及其血液相容性的研究被引量:15
- 2009年
- 以甲酸为溶剂,将具有特定信号识别功能的RGD重组蛛丝蛋白(pNSR32)与聚己内酯(PCL)和壳聚糖(CS)共混,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复合纳米纤维小直径血管支架,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支架材料的微观结构,并通过溶血率、动态凝血时间、血小板黏附以及复钙化凝血时间实验评价支架材料的血液相容性。研究表明,(1)所制备的pNSR32/PCL/CS复合纳米纤维支架内径为4mm,长度可达8cm,并且纤维连续,孔隙相通,孔隙率达85%以上,支架具有三维多孔网状结构,有利于种子细胞在支架上的黏附、增殖和迁移;(2)复合支架材料的溶血率<5%,黏附的血小板少且不变形,复钙化凝血时间达293s,与单独PCL相比延长94s,说明该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小直径组织工程血管支架。
- 薛正翔陈登龙李敏
- 关键词:静电纺丝血液相容性
- 丝素蛋白作为组织工程生物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7
- 2008年
- 目的介绍丝素蛋白作为生物材料在组织工程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及前景。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关于丝素蛋白生物材料的研究文献,对丝素蛋白生物材料的性能及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丝素蛋白具有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点,支持多种细胞的黏附、分化和生长,可应用于人工韧带、血管、骨、神经组织等方面。修饰改性后的丝素蛋白可更好地应用于组织工程。结论丝素蛋白是一种良好的生物材料,在组织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王宏昕李敏
- 关键词:丝素蛋白生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