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1515)

作品数:19 被引量:220H指数:8
相关作者:陈晓雷许百男张家墅余新光宋志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广州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解放军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神经导航
  • 6篇活组织
  • 6篇活组织检查
  • 6篇磁共振
  • 4篇手术
  • 4篇外科
  • 4篇胶质
  • 4篇波谱
  • 4篇磁共振波谱
  • 3篇多模态
  • 3篇无框
  • 3篇无框架立体定...
  • 3篇立体定位技术
  • 3篇内镜
  • 3篇活检
  • 3篇胶质瘤
  • 3篇穿刺
  • 2篇引流
  • 2篇影像
  • 2篇质子磁共振

机构

  • 18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广州军区疾病...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菏泽市立医院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作者

  • 18篇陈晓雷
  • 12篇许百男
  • 8篇张家墅
  • 7篇余新光
  • 4篇周定标
  • 4篇孙国臣
  • 4篇宋志军
  • 3篇李昉晔
  • 3篇卜博
  • 3篇徐兴华
  • 3篇王群
  • 3篇董国俊
  • 2篇胡深
  • 2篇孟祥辉
  • 2篇张艳阳
  • 2篇任贺成
  • 2篇张挺
  • 2篇郑刚
  • 2篇李防晔
  • 2篇周涛

传媒

  • 6篇中华外科杂志
  • 4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中国微侵袭神...
  • 2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世界复合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多模态功能神经导航的虚拟现实及增强现实技术在神经外科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1
2015年
神经解剖复杂、难以掌握。手术操作相对较难,对精细程度及微创的要求高,且其解剖及手术教学培训的手段有限。虚拟现实技术在神经外科临床及教学中已有报道,而增强现实技术在神经外科教学中的应用则少有报道。文章介绍了基于多模态功能神经导航计划平台,实现虚拟现实及增强现实。同时,详细阐述了其在神经外科手术及教学中的作用、优势及其应用前景。
孙国臣余新光陈晓雷李安民朱儒远李钢卜博许百男
关键词:虚拟现实神经外科教学
术中高场强MRI引导下成人幕上胶质瘤切除程度的定量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术中MRI联合功能神经导航对胶质瘤切除程度的影响。方法纳入101例成人幕上胶质瘤病人,在术中MRI联合显微镜下功能神经导航实时引导下进行手术。适时行术中MRI扫描,根据病变切除程度及其新重建的传导束,结束手术或者更新导航计划后继续切除,如此反复直到术者满意。测量手术过程中的肿瘤切除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第1次术中MRI扫描时,全切除45例;继续切除后,全切除达到74例。第1次术中扫描后切除程度为95.00%(77.81%~99.65%),与继续切除后切除程度98.15%(93.12%~10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肿瘤的中位体积39.68(16.05~58.00)cm^3,手术结束时的中位体积为0.10(0~2.68)cm^3,手术前后肿瘤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所有病人语言功能正常,仅1例病人肢体肌力小于Ⅳ级。结论术中MRI有助于发现意外残留的肿瘤,通过进一步切除提高病变的切除程度。
孙国臣朱明启陈晓雷侯远征余新光李安民朱儒远李钢周定标许百男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
多田公式计算脑内血肿体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被引量:80
2015年
目的通过与3D-Slicer软件测量结果比较,研究多田公式计算脑出血后血肿体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收集184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头颅CT数据资料,分别采用多田公式和3D-Slicer软件测量血肿体积。将血肿按3D-Slicer测得体积分为:一组〈30mL(n=55),二组30-60mL(n=68),三组〉60mL(n=61);按形状分组:规则组(n=59),不规则组(n=107)和分叶状组(n=18)。分别根据血肿大小和形状对两种方法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多田公式法血肿平均体积(58.85±37.38)mL,3D-Slicer软件法血肿平均体积(50.08±31.1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54,P〈0.01),多田公式平均测量误差8.77mL,误差率17.23%。按血肿大小分组,多田公式法测量误差:一组2.90mL(16.22%),二组5.89mL(13.55%),三组17.27mL(18.76%);按血肿形状分组,多田公式测量误差:规则组3.46mL(8.76%),不规则组7.99mL(17.26%),分叶状组30.81mL(38.26%)。结论多田公式是一种粗略的血肿体积计算方法,结果存在较明显误差,误差大小主要取决于血肿形状。
徐兴华陈晓雷张军许百男
关键词:脑内血肿血肿体积多田公式
内镜囊肿-脑池开窗治疗颅中窝蛛网膜囊肿被引量:4
2014年
部分颅中窝蛛网膜囊肿由于其不断增大而表现出占位效应影响周围的神经结构,增大的囊肿撑开侧裂而暴露出大脑中动脉,导致颞叶前上部分的压迫和发育不全,病人出现头痛、头围增大、颞部隆起,囊肿位于优势半球的病人还可能伴随语言发育迟缓、认知等问题。对于这类良性病变,手术干预应当本着尽可能避免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原则。由于神经内镜"微侵袭"优势,越来越多的神经外科医生选择使用内镜开窗术对该疾病进行治疗。本文聚焦近年来该手术的相关进展并作一简要综述。
李晔陈晓雷许百男
关键词:脑积水神经内镜
脑积水的影像诊断技术进展被引量:18
2014年
脑积水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目前的治疗主要采用分流手术和三脑室底造瘘术。不同类型的脑积水,采取的治疗方式不一样,效果也有明显差别,故对一些复杂性脑积水的诊断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近年来物理技术的发展,各类新的影像诊断工具相继出现,本文就脑积水的影像学诊断技术作一综述。
宋志军陈晓雷
关键词:脑积水影像学诊断磁共振波谱磁共振灌注
术中磁共振成像和多模态功能神经导航在胶质母细胞瘤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评价术中磁共振成像(iMRI)和多模态功能神经导航在胶质母细胞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2月至2010年7月,76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接受iMRI和多模态功能神经导航引导下肿瘤切除术。其中男性43例,女性33例;年龄14~79岁,平均49岁。分别于首次和末次iMRI扫描时计算胶质母细胞瘤全切除率和切除程度,采用)(2检验比较全切除率。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iMRI和多模态功能神经导航。首次iMRI扫描时,术者对24例肿瘤切除程度判断不准确,误判率31.6%。iMRI使得本组胶质母细胞瘤的全切除率从52.6%提高至78.9%(χ^2=11.692,P=0.001),20例(26.3%)肿瘤全切除得益于iMRI扫描和多模态功能神经导航。在28例首次iMRI扫描后继续手术切除肿瘤的患者中,肿瘤平均切除程度由81.5%提高到98.1%。所有患者的平均切除程度从92.3%提高到98.4%。术后3个月随访时,3例(3.9%)患者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程度较术前加重。术后随访时间3.0~45.0个月,平均15.6个月,术后24个月累积生存率为19.7%。60例肿瘤全切除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2个月(95%CI:10.1~13.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16个月(95%CI:13.7~18.3个月);16例未全切除(次全、部分切除)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9个月(95%CI:7.9~10.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12个月(95%CI:9.7~14.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进展生存时间:χ^2=4.756,P=0.029;总生存时间:χ^2=7.885,P=0.005)。结论iMRI和多模态功能神经导航能够在提高胶质母细胞瘤切除程度的同时,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
李防晔陈晓雷赛晓勇张家墅胡深李晋江郑刚张挺李晔侯孟卓许百男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神经导航胶质母细胞瘤外科手术
硬膜外入路处理中颅窝-海绵窦区三叉神经鞘瘤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 探讨硬膜外入路切除中颅窝海绵窦区三叉神经鞘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2年1 1月采用硬膜外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海绵窦为主的三叉神经鞘瘤23例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方式、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情况.其中男性12例,女性11例;年龄26 ~ 63岁,平均46.2岁.23例患者均采用耳前颞下硬膜外入路,肿瘤向眶内生长的2例行额颞眶颧-硬膜外入路;其余病例均行颧弓-额颞硬膜外入路.术后3个月复查头颅MRI增强扫描,此后如果患者术中有肿瘤残留,每6个月随访复查1次,没有肿瘤残留的患者每8~12个月随访复查1次.结果 患者术后住院天数7~13d,平均8.5d.肿瘤2例来源于眼支,2例来源于上颌支,5例来源于下颌支,14例来源于半月节.肿瘤21例全切除,2例近全切除,全切除率91.3%.患者随访3个月至4年,中位随访时间19个月.术后面部麻木症状加重8例,好转10例;面部疼痛3例术后均好转;复视病例(外展神经麻痹5例,动眼神经麻痹1例)术后均好转;听力障碍1例好转,1例较术前加重.术后新发面部麻木2例,新发颞肌萎缩3例;1例患者2年后复发,行伽马刀治疗.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 硬膜外入路治疗海绵窦区神经鞘瘤手术损伤小、反应小、并发症少,有利于三叉神经、展神经、滑车神经、颈内动脉损伤的保护.
冯世宇卜博余新光陈晓雷张艳阳赵然任贺成孟祥辉周涛周定标
关键词:三叉神经神经鞘瘤海绵窦
松果体区肿瘤的外科治疗策略探讨
2014年
目的 探讨松果体区肿瘤的规范化外科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2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43例伴有梗阻性脑积水的松果体区肿瘤患者资料,其中男性30例,女性13例;年龄1 -52岁,平均(27±4)岁.所有病例均先接受脑室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及肿瘤活检术,27例(62.8%)患者活检病理诊断包括生殖细胞瘤23例、松果体母细胞瘤4例,随后接受了药物化疗和(或)放疗(单纯脑室镜手术组).16例(37.2%)患者活检病理诊断包括星形细胞瘤5例、松果体细胞瘤4例、畸胎瘤4例、室管膜瘤2例、松果体乳头状瘤1例,二期接受了开颅病变切除术(开颅手术组).本组病例均定期于术后1、3、6个月随访.随访时常规进行临床、影像学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 单纯脑室镜治疗组中1例患者术后因脑室内出血而行脑室外引流术后1周好转,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3%(1/43),无术后长期并发症发生.术后经辅助化疗和(或)放疗,长期随访均治愈或无进展生存.而开颅手术治疗组中,2例患者出现术后颅内血肿,再次开颅行血肿清除术(2/16).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为6/16,长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16.结论 合并梗阻性脑积水的松果体区肿瘤可首先选择脑室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行肿瘤组织活检术,待病理检查明确后根据肿瘤实际病理类型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以使大部分患者避免进行开颅手术和分流术.
谢国强陈晓雷张家墅李昉晔孙国臣余新光
关键词:脑肿瘤松果体瘤脑室造口术活组织检查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治疗进展被引量:5
2013年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是脑干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占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9%-35%,因其病变深在,且周围毗邻锥体束、脑神经核团等重要脑功能结构,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一直是神经外科的难点之一^[1]。本文就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相关问题进行综述。
李昉晔陈晓雷许百男
关键词: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
弓形束扩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弓形束是人类语言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扩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DTT)是目前在体无创性显像大脑白质纤维束的最常用方法。本文对DTT在显像弓形束解剖结构和功能特性基础研究,以及神经外科手术临床研究中的进展进行简要概述,但其准确性尚待进一步研究。
耿杰峰陈晓雷许百男
关键词:神经纤维磁共振成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