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2013ZX08006-003)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孙金海吴明明马康朱艳菲于光辉更多>>
相关机构:青岛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易位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真核
  • 1篇真核表达
  • 1篇生长激素基因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猪生长激素
  • 1篇猪生长激素基...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分离
  • 1篇细胞系
  • 1篇纤维细胞
  • 1篇罗伯逊易位
  • 1篇基因
  • 1篇激素基因
  • 1篇核表达
  • 1篇核型
  • 1篇核型分析

机构

  • 3篇青岛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孙金海
  • 2篇吴明明
  • 2篇马康
  • 1篇朱艳菲
  • 1篇于光辉

传媒

  • 2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转双基因猪pGH基因与IGF-1基因的表达被引量:2
2014年
为确定猪生长激素基因(pGH)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F0代保育期转双基因猪和同窝非转基因猪体内mRNA水平的表达差异情况,利用SYBR GreenⅠReal-time PCR法检测精子介导纳米基因载体法获得的F0代2月龄转基因猪pGH基因与IGF-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根据荧光定量结果绘制熔解曲线和扩增曲线图谱,分析图谱并用F=(1+E)-ΔΔCt公式计算其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F0代转双基因猪pGH基因的mRNA表达量是同期非转基因猪的1.2倍,IGF-1基因的mRNA表达量是同期非转基因猪的1.53倍,说明这2种外源基因均成功导入,并能在猪体内表达。本实验建立了能够稳定测评家猪生长激素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表达水平的方法,为进一步分析pGH-IGF-1生长轴对家猪生产性能的具体影响及转基因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资料。
胡义洁吴明明朱艳菲孙金海
关键词:猪生长激素基因
猪H-FABP基因的克隆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被引量:3
2015年
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H-FABP)是影响家猪肌内脂肪含量的重要候选基因之一。本研究以长白猪为实验材料,采用RT-PCR方法克隆H-FABP基因全长编码序列,并构建pEGFP-N1-H-FABP融合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PK15细胞,48 h后进行荧光表达检测。获得了猪H-FABP基因去终止密码子全长编码序列399 bp,成功构建pEGFP-N1-H-FABP融合表达载体,瞬时转染后在PK15细胞中顺利表达。本实验为进一步从细胞水平上解析及验证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戚顺民马康吴明明孙金海
关键词:H-FABP真核表达长白猪
13/17罗伯逊易位猪成纤维细胞系的建立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在细胞水平上研究13/17罗伯逊易位猪群这一种质资源,试验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对13/17罗伯逊易位杂合子猪、纯合子猪及正常核型家猪耳组织进行了分离培养,构建了3个成纤维细胞系,并对其进行了形态学、生长动力学、核型分析、绿色荧光蛋白报告质粒转染和微生物污染检测等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3种核型家猪细胞形态均为标准成纤维细胞形态,细胞内波形蛋白呈现阳性表达;细胞生长曲线均呈"S"型;杂合子猪细胞染色体2n=37所占比例为92.5%,纯合子猪细胞染色体2n=36所占比例为93.8%,正常核型家猪细胞染色体2n=38所占比例为96.3%;外源质粒能在细胞中进行稳定表达;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检测结果呈阴性。说明本研究已成功建立13/17罗伯逊易位猪成纤维细胞系。
马康戚顺民于光辉孙金海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系细胞分离核型分析生物学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