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2096)

作品数:23 被引量:913H指数:14
相关作者:刘池洋王建强赵红格邱欣卫高飞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西安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盆地
  • 6篇鄂尔多斯盆地
  • 4篇油气
  • 4篇砂岩
  • 3篇铀矿
  • 3篇青藏
  • 3篇青藏高原
  • 2篇地质
  • 2篇压裂
  • 2篇三叠
  • 2篇砂岩型
  • 2篇砂岩型铀矿
  • 2篇水力压裂
  • 2篇盆地动力学
  • 2篇气煤
  • 2篇
  • 2篇成矿
  • 2篇成矿域
  • 2篇
  • 1篇地层

机构

  • 22篇西北大学
  • 5篇西安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吉林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郑州工程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西安地质矿产...
  • 1篇中国石油
  • 1篇延长油田股份...

作者

  • 20篇刘池洋
  • 8篇王建强
  • 6篇赵红格
  • 4篇邱欣卫
  • 4篇高飞
  • 3篇房建军
  • 3篇赵俊峰
  • 2篇吴柏林
  • 2篇田建锋
  • 2篇马艳萍
  • 2篇杨兴科
  • 2篇韩鹏
  • 2篇邓煜
  • 2篇陈建军
  • 1篇姚亚明
  • 1篇宋立军
  • 1篇桂小军
  • 1篇张英利
  • 1篇赖绍聪
  • 1篇何明喜

传媒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地球科学与环...
  • 2篇中国地质
  • 2篇地质学报
  • 2篇沉积学报
  • 2篇地学前缘
  • 1篇世界地质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石油学报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Acta G...
  • 1篇中国矿物岩石...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7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流体改造及地貌高差:含油气盆地分析和评价的重要内容被引量:5
2008年
云参1井是楚雄盆地云龙凹陷部署的第一口参数井,在钻进过程中发生严重井漏。对其发生条件和周邻环境的综合剖析揭示,云参1井严重井漏是该地区在较广阔范围内发生非封闭性流体运动及交换的表现,与盆地后期强烈而不均匀的改造造成较近距离地貌起伏高差较大有成因联系。这说明,流体改造是盆地后期改造的重要形式。地貌高差是流体改造作用发生所需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二者共同导致了流体改造型盆地的形成。所以,地貌高差与流体改造是含油气盆地地质研究和评价的重要内容。同时指出,对地表起伏较大、大气降水量多、水系发育和河流切割较深的盆地或地区(如在我国西部和南方诸盆地),在油气评价和勘探部署时,应加强对流体改造在油气聚散、成藏、改造和分布等方面可能产生影响的研究。
房建军刘池洋王建强邱欣卫马艳萍赵俊峰
关键词:楚雄盆地
青藏-喜马拉雅构造域演化的转折时期被引量:51
2009年
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为全球新生代最宏伟的地球动力学运动和最重要的地学事件。其深远的影响几乎涉及地学的所有领域;影响范围广阔,在东南亚和中亚形成了有直接响应关系的、广阔的喜马拉雅构造域,并涉及东亚、西亚、北亚和周邻海域等更广阔的地区,称其为青藏-喜马拉雅构造域。青藏高原的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从其对周邻地域的影响来看,可分为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的软碰撞、硬碰撞早期的陆内拼接和晚期的青藏地区相对整体变形3大阶段。软碰撞(60~44Ma)的影响范围主要限于雅江碰撞缝合带及其附近。在硬碰撞早期的陆内拼接阶段((44~22±2)Ma),构造变形、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成矿效应等主要发生在今青藏高原内部及边缘,仅通过深大走滑断裂对高原周邻广阔地区局部产生较明显影响。在硬碰撞晚期((22±2)Ma至今),青藏高原所在地区各块体之间发生不同层次较为强烈的挤压缩短汇聚,进而拼接,直至彼此镶嵌焊接为一个相对联系密切、较为完整的整体,高原所在地区才开始进入相对整体的变形阶段;印度与亚欧板块的进一步碰撞和波及高原的主要地质事件及深部作用才开始对周邻地域产生较明显的影响。渐新世末—中新世早期((20±2~4)Ma)为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的重要转折时期。以此为界限,在之前和之后,高原内部的构造变形、沉积充填、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成矿效应等差别明显。这表明,在此转折时期前后,青藏高原的地球动力学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此后,高原演化进入了相对整体运动和变形阶段,对周邻广阔地域的山隆盆降、矿产聚散、环境变迁等方面开始有显著影响并逐步增强,青藏-喜马拉雅构造域始呈阶段性地向外扩展、形成。与东—东南亚滨太平洋等地区的区域研究对比表明,青藏高原的构造动力学环境发生重大转变,�
刘池洋赵红格张参王建强
关键词:青藏高原
沉积作用对水力压裂裂缝缝长的限制作用被引量:11
2008年
通常情况下,水力压裂的裂缝缝长需根据储集层物性与产能要求进行设计,渗透率低的产层裂缝应长一些,渗透率高的产层裂缝应短一些,但对于河流相沉积地层,还需要考虑沉积作用对水力压裂裂缝缝长的控制作用。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石盒子组属于河流相沉积,河道走向与水力裂缝延伸方向呈垂直关系,在压裂过程申通过微地震监测、压裂效果分析、压力恢复试井解释、压裂压力拟合等手段,从不同角度验证了河道砂体宽度对压裂裂缝缝长的限制,证实了沉积作用对水力压裂裂缝缝长的影响。基于对河流相砂体宽度特征与裂缝横向延伸机理的研究,优化盒3段的裂缝半长为90~120m,盒2段、盒1段裂缝半长为150~200m。
张林赵喜民刘池洋赵勇李志航王昌龄
关键词:大牛地气田河流相地应力
羌塘盆地雀莫错沉降-堆积中心成因:热力衰减塌陷沉降被引量:16
2005年
在羌塘盆地东北部雀莫错地区侏罗系厚度巨大、层序齐全。其中,侏罗纪最早沉积的雀莫错组和最晚沉积的雪山组,现今地层残存厚度均超过1 3 0 0m ,分别属盆地内同期显著的局部沉降-堆积中心。这两期沉降-堆积中心的发育背景和演化过程颇为相似,即前期均有热力-岩浆活动的证据和与之有关的隆起背景;随后,早期沉积较薄甚至遭受剥蚀的隆起区发生快速沉降,接受巨厚沉积。这种隆、坳特征在时间上前后相随、上下叠置的特别现象,为热力作用形成的构造所特有。这一特征是雀莫错地区经历了(1 )早期深部热力-岩浆作用上拱、岩浆喷溢,地壳表浅层隆升剥蚀,和(2 )晚期深部热力衰减冷却,表浅层塌陷沉降之全过程的表现和记实。近年完成的航磁和大地电磁测深资料所反映出的深部结构方面证明此热力塌陷构造的存在。上侏罗统雪山组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Ro)高达1 6 3 %~1 83 % ,为中生代热异常的发生提供了证据。雪山期塌陷沉降型火山机构的热力衰减塌陷和伴随的岩浆活动,一直间断延续到晚白垩世-早第三纪初。随后。
刘池洋杨兴科任战利郑孟林赖绍聪
关键词:羌塘盆地侏罗纪青藏高原岩浆活动
盆地构造动力学研究的弱点、难点及重点被引量:58
2005年
盆地构造动力直接控制着盆地各种地质作用的发生和盆地类型及其演化;进而总体制约着沉积矿产形成和烃类成藏的条件、特点和分布规律。目前盆地构造动力学研究的弱点、难点及重点主要有以下4方面:(1)特征或成因复杂的构造,如走滑构造、横向(转换)构造、拆离滑覆构造、较大型断层的分段性和断裂带的结构等。(2)非应力成因的构造:在盆地和构造形成的动力中,热力和重力与应力相并列,但却研究薄弱。前两类动力作用的影响更为深远,其构造特征复杂、独具个性,仅从应力分析常会得出与实际情况相差较远甚或相悖的结论。(3)后期改造与古构造恢复:在盆地形成演化末期或之后,多种不同形式的强烈改造,常使盆地的原始沉积面貌大为改观。如后期差异升降与差异剥蚀将改变盆地的原貌,并明显影响油气的聚集和赋存。对后期改造研究与原盆地和古构造恢复意义重要、难度颇大。(4)盆地动态演化与动力学背景:如盆山耦合关系、稳定地块的作用、盆地动态构造演化与深部作用过程、区域构造环境和其时空坐标、总体构造特征的再认识等。
刘池洋
关键词:走滑构造盆山耦合
多种能源矿产赋存与盆地成藏(矿)系统被引量:81
2006年
沉积盆地是诸多沉积矿产成生、赋存的基本单元和成藏(矿)的大系统,具有既相对独立又统一的成藏(矿)环境和动力学背景,有其自身的成矿特点和规律,可命名为盆地成藏(矿)系统(单元)以与造山带等成矿系统相并列和区别。目前国内外的矿产勘查、开采利用和研究揭示,油、气、煤和铀主要赋存在沉积盆地中。这4种重要能源矿产同盆共存富集存在普遍、含矿层位联系密切、空间分布复杂有序、赋存环境和成藏(矿)作用有机相关、成藏(矿)-定位时期相同或相近,表明其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和统一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在盆地演化和后期改造过程中,油、气、煤、铀等沉积矿产同盆成生共存、相互作用、各自成藏(矿)和改造定位。它们成生-成藏(矿)和定位的主要期次,与盆地演化-改造的阶段及主要地质事件有明显的响应联系和密切的耦合关系。文中讨论了其中部分相关前沿科学问题,初步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演化-改造阶段及其主要地质事件与油、气、煤、铀成藏(矿)作用期次的时序对应关系。
刘池洋赵红格谭成仟王建强
关键词:盆地动力学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汭水河地区上三叠统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31
2010年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物源及其演化是进行区域原盆恢复和认识区域构造演化及华北克拉通西部破坏的关键。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汭水河地区晚三叠世延长组砂岩为研究对象,采用锆石LA-ICP-MS测年方法,通过砂岩样品中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其变化,结合区域背景及古水流资料,系统地研究了盆地西南部延长组物源及其演化。研究认为,晚三叠世早期(231~225Ma),盆地西南部延长组沉积物源主要为盆地东北部阜平杂岩及盆地北部的海西期岩浆岩,部分搬运来的物质与来自秦祁造山带的剥蚀物质一起经宝鸡—武都裂陷槽流入松潘—甘孜地区;晚三叠世中期(225~218Ma),来自秦岭造山带的挤压开始增强,盆地西南部延长组地层中来自南缘秦岭造山带的物源开始增加,盆地西南部沉积物源开始与松潘—甘孜地区出现明显差别,宝鸡—武都裂陷槽开始关闭;至晚三叠世晚期(218~210Ma),秦岭与祁连造山带完成拼贴,宝鸡—武都裂陷槽最终完全关闭。
宋立军陈隽璐张英利刘池洋吴冲龙张小浩
关键词:碎屑锆石沉积物源晚三叠世
中东亚成矿域油气煤铀同盆共存富集规律
<正>中-东亚巨型能源矿产成矿域东起中国东北的松辽盆地,西止中亚里海,东西连绵逾6000 km;包括中国北方、蒙古和中亚5国及周邻。中-东亚成矿域油气煤铀资源极为丰富。其中已探明的砂岩型铀矿床的铀资源量占全球的55%,是...
刘池洋吴柏林王飞飞邓煜张龙王建强赵红格王文青
鄂尔多斯盆地演化-改造的时空坐标及其成藏(矿)响应被引量:524
2006年
鄂尔多斯盆地的发育时限为中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晚白垩世以来为盆地的后期改造时期;盆地主体具克拉通内盆地特征;现今盆地为经过多期不同形式改造的残留盆地。该盆地叠加在早、晚古生代大型盆地之上,又属多重叠合型盆地。鄂尔多斯盆地集油气、煤和铀于一盆,多种能源矿产丰富。根据盆地及周缘地区主要地质构造特征和地质事件,结合对盆地各区裂变径迹年龄的综合研究认为,在盆地发育时期(T2—K1)至少发生了4期明显的构造变动,将盆地的沉积-演化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中晚三叠世和早中侏罗世富县—延安期为盆地发育的两个鼎盛阶段,广泛接受沉积,湖盆宽阔,沉积范围为今残留盆地面积的2倍多;形成重要的含油和成煤岩系。这两个阶段被期间发生的区域抬升变动(J1)所分隔。抬升导致沉积间断,延长组顶部遭受强烈而不均匀的侵蚀下切,形成起伏较大的侵蚀地貌。延安期末盆地抬升变动不强烈,沉积间断和剥蚀延续时间短。随后又复沉降,进入盆地发育的第三阶段中侏罗世直罗-安定期:沉积范围仍较广阔,但湖区面积明显减小。晚侏罗世构造变动强烈,在盆地西缘形成逆冲-推覆构造带,在其东侧前渊局限堆积厚度不等的砾岩,盆地中东部地区遭受剥蚀改造;今黄河以西地区初显东隆西坳格局。在早白垩世阶段,沉积分布仍较广阔,不整合超覆在前期西缘冲断带和南、北边部隆起之上。在盆地演化的前三个阶段,沉积中心均分布在延安附近及其以东;而堆积中心则位于邻近物源的盆地西部,且不同阶段位置有别;直到早白垩世,盆地的沉积中心和堆积中心的分布位置才大体一致,主要位于盆地西部的中南段。早白垩世末,鄂尔多斯盆地整体抬升,大型盆地消亡;盆地开始进入后期改造时期。在晚白垩世以来的盆地后期改造时期,鄂尔多斯盆地主要发生了以�
刘池洋赵红格桂小军岳乐平赵俊峰王建强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盆地演化裂陷盆地
沉积盆地成藏(矿)系统被引量:18
2007年
沉积盆地集有机和无机、金属与非金属矿产于一盆,构成了相对独立的矿产赋存单元和成藏(矿)大环境;称之为沉积盆地成藏(矿)系统。盆地成矿系统一般处于低温、低压环境和开放体系中;成矿流体、生物-有机质(流体)在其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且常受温度变化的明显影响;成矿作用一般与岩浆活动无直接成因联系。形成沉积矿产的成矿物质,初始赋存大多呈分散状;从其初始聚集到成矿作用发生和矿藏形成,所处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般都经历了原始成矿物质聚集→转化成矿→富集成藏及改造定位3个阶段。成矿物质运移的动力主要来自压实作用和异常压力、构造作用、渗流携带作用、分子扩散、挥发作用和浮力等;运移的途径主要为孔隙、构造作用形成的断裂和非构造产生的微裂隙及不整合面等。矿源岩与储集层的关系多样,可有自生自储、新生古储、古生新储等组合。沉积矿产的聚集成矿场所,一般为由渗透性差的泥岩、膏盐层等封盖的圈闭构造(背斜、断层、岩性等),或处于地球化学环境、构造特征、岩性-岩相等突变的边界-转化带。原始成矿物质聚集与矿藏形成—定位之间间隔的时间一般可较长,时差可达几亿年。沉积矿藏形成通常具动态成矿过程,一般成矿期次多和后期改造明显:既可使已形成的矿藏多期叠加进一步富集,也可使其遭受改造而发生改变或形成次生矿藏。以上特点决定了沉积矿藏的形成,特别是其定位时代相对较晚。同盆共存的各类沉积矿产资源丰富、特征多样;其成矿作用和分布组合关系复杂,具有共存多样性、共荣亲和性和排他性等特征。以上特征在不同类型沉积矿产似不尽相同,各自还有其个性特点。根据地球构造动力学环境的不同,可将盆地成矿系统分为裂陷伸展、聚敛、转换、克拉通等类型;各类环境中矿产的成
刘池洋张复新高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