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GS05348)
-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3
- 相关作者:苟国俊徐惠刘小育史星伟张斯凡更多>>
- 相关机构:兰州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国际合作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PANI/CeO_2纳米复合纤维材料的合成和表征被引量:2
- 2010年
- 用水热法制备了纳米CeO2,并利用其氧化性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出PANI/CeO2复合纳米纤维。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等检测技术对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两相间存在化学键合作用;酸浓度和无机纳米相影响了聚苯胺纤维结晶。当CPANI0.1mol/L,随着酸浓度的升高,PANI/CeO2的结构形态从球状逐渐发展成纤维状,CeO2粒子的粒径会影响聚苯胺结晶状态,粒径越小,越易形成结晶规整的纤维结构。
- 徐惠史星伟苟国俊刘小育
-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铈复合材料
- 水热合成微孔纳米羟基磷灰石被引量:4
- 2008年
- 以Ca(NO3)2.4H2O、P2O5为原料,水-乙醇为溶剂,在碱性介质中,采用水热法合成微孔纳米羟基磷灰石晶体(HAP),研究了水-乙醇的体积比对产物组成、晶体结构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热分析(TG/DTA)、透射电镜(TEM)等检测技术对HAP的晶相、化学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当V(水)∶V(乙醇)=1∶1时,可得到晶体发育完整、晶体表面孔洞分布均匀(孔密度约为3×10^9个/cm2)和孔径约为1~2 nm的六方柱状纳米羟基磷灰石晶体(60 nm×100 nm)。
- 徐惠张斯凡刘小育苟国俊
- 关键词:微孔羟基磷灰石水热合成晶体
- PANI/Co-T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利用前驱体原位聚合的方法在超声条件下制备了PANI/Co-TiO2纳米复合材料,用FTIR,SEM和TEM等对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Co^2+的掺杂量对复合材料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为球体,粒径为1~12nm,Co^2+的掺杂对复合材料的团聚有一定抑制作用,减小了TiO2颗粒的粒径,材料电导率随着Co^2+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 徐惠史星伟苟国俊翟钧
- 关键词: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电导率
- 水热法制备Ag/TiO_2纳米复合材料及其抗菌性能被引量:5
- 2009年
- 采用水热晶化法制备Ag掺杂量不同的Ag/TiO2纳米复合抗菌材料.用XRD、SEM等手段表征Ag/TiO2复合材料的晶相和形貌.研究光源、Ag掺杂量、紫外光照时间、不同实验菌种等因素对Ag/TiO2纳米复合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不同水热温度制备出来的纳米Ag/TiO2复合材料中的TiO2都以锐钛矿晶型存在;在无光照的情况下,纳米Ag/TiO2复合材料有较强的抗菌性能,当n(Ti)∶n(Ag)=1∶0.2时,有最佳抗菌效果;长波紫外灯照射12 h后,由于Ag+被还原,复合材料总的抗菌性能有所下降.
- 徐惠史星伟刘小育徐增辉苟国俊
- 关键词:水热法抗菌性能
- 微孔纳米羟基磷灰石的水热合成与结构表征被引量:4
- 2008年
- 以Ca(NO3)2.4H2O,P2O5为原料,水-乙醇体系为溶剂,在碱性介质中,采用水热法合成微孔羟基磷灰石,并考察了水热温度、时间对晶体结构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热分析(TG/DTA)、透射电镜(TEM)等检测手段对HAP的晶相、化学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160℃下水热8小时,可得到粒径为70×167nm的六方柱状微孔纳米HAP晶体,晶体表面孔径大约为1-2nm,孔密度大约为3×10^9个/cm^2。
- 徐惠李春雷张斯凡苟国俊
- 关键词:微孔羟基磷灰石水热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