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W01005)
-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 相关作者:陈延斌戚卫红徐锋戚卫红更多>>
- 相关机构:徐州师范大学徐州工程学院徐州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公民品德塑造重在从青少年抓起——徐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的调查与思考被引量:6
- 2004年
- 本调查报告认为 ,当代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基本状况是积极向上的 ,文明素质较高 ,但也存在不少值得重视的问题。中小学德育要针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实际 ,切实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 陈延斌徐锋
- 关键词:未成年人道德
- 教化与实践的统一:公民道德养成之路被引量:1
- 2009年
- 公民道德养成是教化和实践结合的过程,但我们多年来的道德建设工作中却存在着严重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相脱节的情况,其主要有社会客观背景、德育方法、道德本身特性和某些公民个人利益的畸形强化四个方面的原因。因此我们应开展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主体性、可操作性、循序渐进等各项活动原则,以实现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的有效结合。
- 戚卫红陈延斌
- 关键词:养成教育道德教育道德实践
- “道德场”之存在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道德场"是借助物理学中的场思维研究道德问题得出的新概念。道德场具有客观实在性,它由道德场源、道德场实体、道德场力、道德场特殊因子构成。道德场格局的再造是组织与自组织的动态过程,道德场既有可叠加性、延迟性等场的一般性特征,又具有主动性、历史性和影响广泛性等特殊属性。道德场的提出为我们分析社会道德现象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有利于增强公民道德养成中的"双向互动"效应,更能起到健全人格、张扬个性、塑造完整生命之社会道德功效。
- 戚卫红陈延斌
- 关键词:道德场社会道德建设伦理学
- 公民、公民社会与公民道德建设被引量:4
- 2004年
- "公民社会"是中国知识界的新课题,公民道德建设则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性工程。公民社会的建设,取决于公民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的水准。公民道德是我国道德体系建设的基础,确立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具体贯彻和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实践中,必须正确理解、认真处理好基本道德规范的"基本"和"重点"、"基本道德规范"与公民"基本道德要求"的关系以及"三德"着力点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 陈延斌戚卫红
- 关键词:公民公民社会公民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