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2006301040)
- 作品数:2 被引量:155H指数:2
- 相关作者:殷鸣放赵林张远吴嘉平更多>>
- 相关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森林碳汇研究的计量方法及研究现状综述被引量:142
- 2008年
- 随着《京都议定书》的签定,碳汇造林的广泛开展,森林碳汇的计量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介绍了现今国内外普遍运用的碳汇计量方法,包括生物量法、蓄积量法、生物量清单法、涡旋相关法、涡度协方差法、驰豫涡旋积累法,并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我国的林业现状,对大面积的人工纯林碳汇计量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想法,即从树木的年龄入手研究人工林不同林龄时的碳汇储量,为评价人工林的碳储功能提供依据。
- 赵林殷鸣放陈晓非王大奇
- 关键词:森林碳汇二氧化碳
- 辽东湾沿海水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时空动态模拟被引量:13
- 2007年
- 【目的】利用遥感信息技术和DNDC生态过程模型相结合对水稻田排放的温室气体通量进行模拟和定量估测,并分析其排放的时空动态格局【。方法】利用遥感技术对覆盖辽宁省大洼县的卫星图像(LandsatTM和CBRES2)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分类,提取研究区1988年和2005年的水稻田空间分布特征信息并计算其面积。应用DNDC模型对这两个时期进行温室气体(CO2、N2O、CH4)排放通量模拟,分析辽东湾沿海地区水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时空动态。【结果】与1988年相比,2005年的水稻田的面积约增加7066.2公顷。1988年整个研究区CO2、N2O和CH4排放总量分别为-1.20TgC、2.57×10-4TgN和1.4×10-2TgC,而2005年为-0.72TgC、2.69×10-4TgN和1.7×10-2TgC。空间分布上表现为CO2在东、南部为高吸收,中北部低吸收的特征;N2O在中东部和西部地带排放低,北部排放高的特征;CH4在中东部和西南排放高,北部和东南部地带排放低。同时,净全球增温潜势具有在2005年比1988年空间差异小的特点。【结论】人口和经济因素是影响水稻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水稻田是一个重要的CO2汇,是N2O和CH4的排放源,并且排放通量的时空差异明显。
- 张远齐家国殷鸣放吴嘉平
- 关键词:温室气体DNDC模型水稻田排放通量遥感图像